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8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继续去学习伤寒论的课程,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去看第27条的条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我们首先看一下胡希恕老师的解释,胡老认为太阳病发热恶寒,表邪未解可知,但热多寒少,而脉微弱,为外邪已衰,病有欲愈之兆,虽无汗,但体表已无充实的津液,故谓之无阳也。不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轻剂,稍解肌透表则愈。此与前之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均为仲景示人以何方之法,三方药量均极轻,故主邪微病轻之证。由此三方可知,方证互见者,即以何方治之,证多者多用,证少者少。用法极简易,不过古法,是以药和之,自仲景以改为何方、经,依据经验,略加修改更为方便。现以麻黄汤桂枝汤为例以说明之。

桂枝汤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12枚、炙甘草二两组成。麻黄汤由麻黄三两,桂枝三两,杏仁三两,甘草一两组成。二方中都有桂枝和甘草,若合方则每味药均按大量用则可,不需要把相同的药量加在一起。两方各自原有的药,则可按原量即可,故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应为桂枝三两,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杏仁三两,大枣四枚,炙甘草二两。若各半汤,即各取1/2的量,若病轻,可各取1/3的量。又如桂枝二麻黄一汤,应取桂枝汤的1/2的量,麻黄汤的1/3的量,相同的药味,亦如上法处理之。

我们去看一下这个桂枝二越婢一汤,换算成这个现代的剂量,桂枝大概是十一点三克,芍药是大概十一点三克,麻黄也是11.3克,炙甘草也是11.3克,大枣四枚,生姜约16.3克,生石膏约在15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分量,跟桂枝汤和越婢汤原方的分量,相对而言是比较轻的,这也说明,我们医生这种临床经验是非常的丰富,我们说病重则药也重病,轻则药也轻。

我们下面再看一下刘渡舟老师的一个解释。刘老认为,太阳表证发热多,而恶寒少,表明寒邪束表日久,邪气已有化热之趋势,如果完全化热,就会出现但热不寒而反恶热的一个阳明里热证,现在他还有恶寒,因此说明还没有完全的化热。脉微弱是与脉浮紧相比较而言的,也就是脉的浮紧之势已略有减轻,也反映出寒邪有化热之趋势,此无阳也,成无几在对第161条无阳则阴独作注时说,表证罢,为无阳。

可见无阳在此只已无伤寒表实证而言,故不可再用麻黄汤发汗,后世不少注家把这一条做了语句上的调整,改为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还把脉微弱,当作极微的阳衰之脉。把无阳者做亡阳,不过这条讨论的是表郁里热的证治,与亡阳并无关系。做亡阳的解释与张仲景的原意不符,还是应该遵从成无己的注解,断为表郁而生热之轻症,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来治疗。

桂枝二越婢一汤,即桂枝汤与越婢汤的合方,也可以说是桂枝汤加麻黄石膏,并自小其剂而成,用桂枝汤加麻黄解表开郁,加石膏清阳郁之热。因为它的用量较轻,发汗解热之力较弱,所以仍属小汗方的一个范畴,当表汗部分发热,出现热多寒少,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都不适合应用的时候,只能选此方辛以透表,凉以解热,也即辛凉解表之法方。方名越婢有两种解释,其越有发越之意,婢同卑,指地位低下,力量弱小。

越婢,指发越之力如卑,不如大青龙汤发汗清里的作用大。其二,外台秘要把越婢汤称为起脾汤,认为这个方子有发越脾气,通行津液的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都是发小汗的方剂。用于因为之小邪不解,因为小邪不解,都有寒热交作如疟的情况,或一日二三度发,或一日再发,或热多寒少,或身必痒,与典型的太阳表证的发热恶寒不同。

临床遇到这些情况,要注意是不是这三个小汗方的适应症。这三个方子既然是小汗方,在用量上一定要注意小而轻,不可失了张仲景医圣的原意。

好,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医案去加深对条文的理解。

第一个医案是刘渡舟刘老的一个医案,刘某,女,十岁,深秋,感受寒凉之气,发热恶寒,每日发作好几次,拖延数月未愈,脉浮无力,舌质红,苔薄白,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此种情况属于风寒郁表日久不解,寒将化热的轻证,治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处方:麻黄三克,桂枝五克,白芍五克,生姜三克,大枣四枚,生石膏六克,炙甘草三克,玉竹三克,共服二剂,得微汗出而解。这个一样患者是个女孩子,十岁,发热恶寒,每日发作好几次,拖延数月未愈,脉浮但无力,他不是浮缓,也不是浮紧,所以麻黄汤跟桂枝汤都用不上,舌质红,苔薄白,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啊。刘渡舟老断为风寒郁表,日久不解寒将化热的一个轻证,用了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个处方分量非常轻,麻黄三克,桂枝五克,白芍五克,生姜三克,大枣四枚,生石膏六克,炙甘草三克,加了一个玉竹三克。效果非常好,服了两剂,就痊愈了。

第二个医案,是属于现在也比较火爆的,比较出名的一个王付老师,王付教授的一个医案。汤某,女,37岁,2003年1月14日就出诊,自述头痛已数年,经多家医院检查均认为是神经性头痛,多次经中西医治疗,可头痛未能达到有效控制。刻诊:整个头部都疼痛,口干,且欲饮水,头痛甚于中午,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略红,苔略浮黄,脉浮。辨证为太阳温病症,其治当解表,疏散风热,以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味。我们去看一下这个方子,桂枝九克,麻黄六克,白芍18克,生姜九克,大枣九枚,石膏25克,川芎12克,知母15克,薄荷12克六剂,一日一剂,水煎二次,分二服。二诊,头痛有好转,口干明显减轻,又以前方六剂。五个月后相遇,其曰一切正常。就是说他前后服用了12剂,结果数年的头痛就痊愈了,所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案子,它里边,加了一个川芎、知母,增强这个解阳明内热的一个药,还加了12克的薄荷。

我们继续去看课本的28条条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先看一下胡希恕胡老的解释。胡老认为本条大意是说,医者误于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二三表证,而与桂枝汤,又误于心下满,微痛的二三里证而下之。殊不知此证乃小便不利,蓄水在里,而表不解,既不是桂枝汤证,亦无关乎里实证,故服桂枝汤或下之均属误治,仍不解,所幸未成坏病,正因如此,故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个胡希恕老师,还有一些老师认为这个桂枝去桂,当是去芍药之误。

这个条文,包括一部分的经方大家也认为没有误,所以说这个条文是有争议的一个条文,我们知道这个就好,我们暂时先搁置这个争议,我们先通过这个解读条文,先去了解一下,这个争议到底是去桂还是去芍药,等我们以后这个水平提高了,临床经验多了,我们再去探讨这个问题。

胡希恕老师认为,心下停水而患外感,就会产生这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小便不利,蓄水在里,上下气有所主,表里已经失宣通,故非汗下之法所能奏效。从本条论治,可悟表证里有停饮,尤其小便不利者,若不利水,则表不解,此即所谓北户不开,南风不入的意思。若抢发汗激动里饮,则变证百出。此古人经久实践所所得的结论,对治疗至关重要。学者当细言之。

以上是胡希恕胡老的解释,下面我们去看一下刘渡舟刘老的解释。刘老认为这条论述汗下之后,水邪内停的证治。对于这条文,注家争论较多,焦点在于有无表证,以及去桂枝还是去芍药的问题,《医宗金鉴》认为去桂当是去芍药,成无己则模棱两可,不说去桂枝还是去芍药,提出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为宜。柯韵伯、陈修园则维持原意,主张去桂枝加茯苓白术。这一条开头说服桂枝汤或下之,可知前医认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为桂枝汤证,可以发汗。又或者认为心下满微痛,为可下之证,但经过了汗下以后,前述诸症仍然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不知道,小便不利是辩证的关键所在。小便不利为气化不利,水邪内停的反应。 太阳之气的气化作用,与水液代谢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水邪停留,导致太阳腑气不利,气化失司,可出现小便不利之证。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气脉不利,可出现头项强痛和翕翕发热之证,是表证而非表证,导致里气不和,可出现心下满、微痛之证,似里实而非里实,因此汗下两法都不适宜,只有用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以健脾利水,水邪去了,太阳经腑之气不郁了,病也就好了。

方后注说,小便利则愈,说明本方的作用不是在于发汗,而是通利小便,无需桂枝走表已解肌,故当取之。有人说,既然不发汗而专门利小便,为何不用五苓散呢?五苓散的方后注说,“多饮暖水,汗出愈,”其证,是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脉浮,用发汗利水的方法,使外窍得通,则里窍自利,是为表里两解之法。相比而言,本方则仅仅利水而已。里窍通水邪去,则经脉自和,是利水以和外之法。唐容川说,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外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外达则水自下行,而小便利矣。

此方是太阳之水不下行,故去桂枝,重加苓、术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自外达,而头痛发热等证自然解散,无汗者必微汗而愈矣。然则五苓散重在桂枝以发汗,发汗即所以利水也。此方重在苓、术以利水,利水即所以发汗也。是之水能化气,气能行水之故。所以左宜右有唐氏的论述,可谓是深得此方治疗之旨。

陈慎吾先生曾治一数年低热患者,主要证候就是翕翕发热,小便不利。他用本方原方治疗,只用了两三剂就热退病愈了。可见经方只要用的得当,效果是很好的。陈修园用本方治力布解织田的越难也很著名,就不再说了。总之,从理论的分析,到临床的验证,都以去桂枝为是,方中芍药可助疏泄以治心下满,苓术走里,以健脾利水,姜枣降,健脾和中,调和营卫,共奏健脾气,利水邪之功效。

这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本人觉得也是应该去桂枝的,前两天刚好有个患者,我给用了这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过两天看看他反馈怎么样,到时候再在群里边分享一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一个辩证的要点,这是一个重点,我们记一下:小便不利,胃部胀满,翕翕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这几个要点我们要注意一个鉴别。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医案,去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下。

第一个医案是刘渡舟老师的,陈修园于清朝嘉庆年间,治吏部解织田令卿之头项强痛,身疼,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解表的药,无汗反烦,服了解表药没有汗出反而觉得烦躁。六脉洪数,洪就是大的意思,数就是跳的快。初诊疑为太阳阳明合病,必思良久,一开始认为是太阳阳明合病,结果沉思了很久,又觉得钱并在无形之太阳,太阳经病在有形之太阳,但是有形之太阳,小便得利,则所有病气俱已随无形之精气而汗解矣,就是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就治好。我们再看这个患者的表现,头项强痛,身疼,心下满,小便不利,确实是非常符合桂枝去桂加茯苓汤的这个条文。

第二个医案,我们去看这个王付教授,就是现代比较有名的一个老师,也出了很多书,虽然我没有怎么看过他的书,但是这个医案,李某,女,32岁,自述阴部潮湿已一年余,曾经中西医治疗,可效果不够满意,近日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阴部潮湿,白带量多,四肢困重,手足汗出且不温,饮食不佳,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辨证为脾虚水气证。治当健脾益气利湿。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味:芍药九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九克,白术24克,茯苓24克,大枣12枚,苍术15克,桂枝十克,薏仁15克。六剂,一日一剂,水煎二次,二服。二诊,阴部潮湿明显好转,又以前方六剂之后。累计服用前方有20余剂,服了20多天,他这个是一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其实他后面还加了一个苍术,还加了桂枝,还加了薏仁,属于一个化裁方,但是效果不错。

好,今天晚上就讲了这个桂枝二越婢一汤,还有这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大家回去可以仔细的鉴别一下,揣摩一下。

(0)

相关推荐

  • 杨兆林临证实战疑难医案研讨十二:疑难痼疾索源及基础辨证至关重要

    杨兆林师父病案研讨 杨兆林师承各班疑难医案研讨十二:再离奇古怪疾病,皆有法可循 十天前经人介绍来一位特殊病人,患者右腿抖有六年了,各项检查也做了,北京郑州等名医寻遍,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已经失去信心,后 ...

  • 白发伤寒论|第六十讲(314.315.316)

    第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病一开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有没有提下利,到后边就渐渐出 ...

  • 韦安理老师讲“颈椎、腰椎疼痛的经方治疗”(上)

    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继续跟大家交流一下颈椎,腰椎疼痛的经方治疗,主要还是通过案例来讲述我自己怎么治这方面的疾病. 上次在佳明读书会讲课了以后,我们好多好多朋友加我微信,问了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9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9日课 我们打开课本,我们看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0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啊,晚上好,我们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去看第30条的一个条文,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 年 10 月 21 日

    2021 年 10 月 21 日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继续进行伤寒论的学习. 一.原文:"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 主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4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4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继续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我们去看第40条的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渴,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6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6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晚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我们去看第46条的条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5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5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啊,晚上好啊,我们继续进行这个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我们去看课本 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年10月27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 2021年10月27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一.条文 1."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31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31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我们去看第67条的条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I7,18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第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病,酒客是好酒嗜酒之人,可称洒鬼,咱就称其酒鬼吧,明了些. 酒后身体发热脸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