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渐行渐远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房和车成了标配,
成了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关注学历多过学问,
关注文凭多过文化,
关注成果多过成长,
关注人情多过感情,
记忆中不是一直都这样的,
我们曾经有过更纯粹的时光:
读书时,
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男孩
偷偷放了张纸条在我课桌里,
铅笔字工整干净,
我读了以后开始重新认识这个
平时压根没放在眼里的男生——
他抄了叶芝的《当你年老》,
那是一首诗一曲吉他
一个投篮和射门
就能打动女孩儿芳心的年代。
那时有群人叫“文学青年”,
那时社会上的大佬都是诗人和作家,
我们订《收获》《中篇小说选刊》
《萌芽》《星星》《十月》《意林》……
我们谈论舒婷北岛顾城路遥海子,
普希金泰戈尔惠特曼勃朗宁夫人雪莱拜伦,
他们是少男少女心中的“女神”和“男神”,
我们业余时间写诗,
好友间写信就是一封长长的诗歌,
焦虑什么时候可以写出一篇好诗?
刚毕业,
我们都没钱,
聚会的规格是喝啤酒吃烧烤,
那时羊肉串1毛钱一串,
我们行酒令,
也用唐诗宋词联句,
每个人说一句,
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要成为
下一个接句人的第一个字,
记得有人说“劝君更尽一杯酒”,
我随口接了一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我刚说完,
座中有人哭了,
因为刚失恋……
我们定期读同一本书,
读了以后一起热烈探讨,
读《曾国藩》
读王小波的所有书,
我们评判一个人的用语是
“有趣,有才”,
这些也成为我们
接纳新朋友加入的无形的标准
我们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
......
那些日子走得好快。
然后
大家都忙碌起来,
见面开始聊谁买房了谁换车了
谁跳槽了谁去读商学院了
谁出国了谁离婚了
还有,
谁进去了,
只是,
不再谈最近读什么书了。
然后,
我们很久不见面,
朋友圈里点赞就算问候。
然后,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社会,
开始流行嘲笑文学青年,
尤其是文学女青年。
然后,
我们发现自己老了,
中年危机提前来临。
那些青春梦想、
爱人和诗,
都留在昨天,
还有
拥吻时从恋人肩头看过去的
树顶上的日落,
牵手走过的深蓝色山谷
溢出来的寂静
就这样渐行渐远
......
2014.11.15.于上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