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冰拉磨扎马角,看看“古中国”晋南有哪些奇特春节社火
据考古资料显示,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运城永济)、禹都安邑(今运城夏县)都在山西南部的古河东地区,这里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华夏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直根”所在。晋南历史悠久而厚重,文化多元而博大,独特的地理文化生态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春节节日民俗。
晋南除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存在的秧歌、锣鼓、舞龙等社火外,在黄河岸边的个别村落中还遗留着一些为当地独有的奇特民俗,经历代演变而成为当今的春节社火,如永济市长旺村的“背冰亮膘”、芮城县匼河村的背石磨、临猗县孙吉镇的“扎马角”、稷山县的“高跷走兽”等。
背冰、扎马角、背石磨等只有当地才有的民俗,大都具有黄河文化特色,既展示黄河汉子粗犷、彪悍、勇敢的个性,也体现百姓实现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每每这些活动在当地上演时,十里八乡的乡亲都会蜂拥而至,兴致高昂地加入狂欢。
“永济长旺背冰”是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产项目。据传,在清朝咸丰年间,长旺村有个小伙子担任洪秀全队伍中的先锋官,他为了突破清军布下的火阵,带了一群身背冰块的勇士向火阵冲去,经过奋勇搏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后来,长旺村人为了纪念他的壮举,开始了背冰这种独特的社火活动。背冰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也是对黄河汉子体质、力量、抵抗严寒能力的严峻考验。
山西永济长旺村,男人们赤裸上身背负坚冰,为村民进行精彩的背冰亮膘表演。
山西芮城匼河村,几名男子赤身背着石磨盘转圈表演,展示他们的强壮。匼河是芮城县西南黄河之滨的一个乡村,因三面环水而取名匼河。远在180多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华夏先祖的一支部落——西侯度人就曾经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的早期文明,被考古界称为“匼河文化”。千百年的文化沿袭,匼河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匼河二杆子”精神,没到春节期间,男人们在凛冽寒风中身穿短裤、头裹丝带,背石磨、扛碌碡、拉石碾,展示彪悍和强壮。
匼河村的一名男子在寒风中赤身拉着石碾子进行展示。
山西稷山太阳乡西里村,几名男子拉着鼓车奔跑。据传,跑鼓车项目由古时的战车演变而来。
高跷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兽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而来,每个走兽都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或典故,每个故事都表现了征服邪恶的主题。高跷走兽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山西稷山北辛庄村,民间艺人在表演高跷走兽。高跷走兽是仅存于稷山县的一种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它将人与兽巧妙组合,由两人共同表演的连体高跷。
山西临猗孙吉镇,一场“扎马角”活动正由村民自发上演。扎马角原为祈雨仪式,后演变为求吉驱灾的社火活动。活动过程主要包括上马、逗马、下马。“上马”指汉子们用筷子粗细的钢钎从脸部穿过,成为“马角”;“逗马”是人们以摸“马角”屁股的方式引逗“马角”用麻鞭抽打自己,驱邪去晦气;“下马”指“马角”拔掉钢钎。
“扎马角”存在于临猗县黄河岸边的几个自然村,如屈村、南赵、北赵、安昌、蔡村、薛公村等,一般在正月十五前后进行,参与活动的人被称为“马角”。当地村民认为“马角”代表勇敢、彪悍、吉祥,纷纷在活动中故意“逗马”,让“马角”用麻鞭抽打自己,甚至将“马角”们请进家门,以鞭打晦气,求得一年吉祥幸福。
除了以上的奇特民俗社火,春节期间,晋南各县市还保留着一些北方民族相对普及的社火项目。图为山西稷山,人们在乡村表演传统的滑稽社火。
山西永济,社火活动上的传统社火--高抬。
山西临猗,在当地富有盛名的女子威风锣鼓。
山西永济,妇女们表演的背花锣鼓。
如想及时获取更多图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