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清冷的一首,苏轼想模仿,可他也知道比不上

在各种文体之中,诗歌是最为特殊的一种。它不像小说需要人生的阅历和感情,更多的则是要依靠一种天赋。所以,小说家往往是饱经风霜才能写出打动读者内心世界的故事,而诗人则少年成名的很多。在唐朝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早年的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莽夫,而经过十来年的学习,竟然后发制人,变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此人叫作韦应物,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曾孙,他的家族是当时关中望族之首。这样的出生,自然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了,十五岁的时候,韦应物就被送到唐玄宗的帐下,当一名近侍。由于长得一表人才,唐玄宗也很喜欢这个少年,这更让韦应物嚣张跋扈。

据说,唐玄宗每次出行,这位少年都骑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地走在最前面,气度非凡,众人无不投入羡慕的目光。韦应物恃宠而骄,到处横行乡里,他还放弃了先辈们所读的书籍,宁愿做一名目不识丁的武夫。

然而,一切的童话故事都被终结在天宝十四年。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连唐玄宗都逃往蜀中,韦应物也陪同在旁。他看到了昔日高高在上的天子也坠落云端,如同丧家之犬;他看到曾经美艳动人,宠冠后宫的贵妃也不得不在马嵬驿献祭了自己的生命;他更看到了花团锦簇般繁华的盛世,就如同纸片一样不堪一击。‘

这一切,让他突然顿悟,自己拥有的容貌、武力、宠幸,不过都是过眼云烟。于是,他竟然萌生了读书的愿望,他要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战胜因岁月和战乱而带走的一切。他清心寡欲,随时随地焚香扫地而坐,也随时读书习字。

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自己家族中那些儒生们。他远学陶渊明,近学王维、孟浩然。当时人以王孟韦柳并称,而后人则认为他甚至超过了王维、孟浩然,直接继承了陶渊明的衣钵。因为王、孟的诗中,空有陶渊明田园诗之表,而没有他忧国忧民的灵魂。这首《寄全椒山中道士》就是其中名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首诗的意思不难理解:今天我在郡斋之中都感觉到很冷,突然很想念在山中的你。你还一定在山中砍柴,回来生火煮一些清苦的菜。本来想带着一瓢酒去看望你,希望能在风雨中给你些许安慰。然而,落叶却堆满了空山之中,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踪迹呢?

随意一看,这首诗绝对没有什么出奇的,甚至连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没有。然而,这就如同陶渊明的诗一般,韦应物的这首诗也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咀嚼到那种清冽甘甜之美。

诗人本来是寄给友人的诗,自然诗发出对思念友人的感慨。全诗的题眼就在一个“冷”字,因冷而思念友人,希望能带着酒去给他暖暖身子,共同寻找一些安慰。然而,诗人又一想,这个隐居的友人,时而在这个洞穴生活,时而在那个洞穴生活,并没有固定的地方。那么,自己又怎么能在这个落叶掩埋了足迹的时候找到了他呢。读到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光是气候冷,气氛冷,更感受了作者寂寞之冷。

它不需要多写一个感受,却在反复回味中烘托了空灵悠远的意境,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不朽的名篇。后世的苏东坡对此诗十分钟爱,第一次看到就很惊讶,后来曾经仿造着写出一首诗,并有一句“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然而苏东坡并不满意,却只能尴尬表示并不是自己才华比不上韦应物,而是不该去唱和神作。(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则在《岘傭说诗》为苏轼解释:

《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