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嫁给多尔衮,史书上没有记载,为何民间却说得这么真切

在清朝历史上,有两个太后的知名度非常高。一个是近代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另一个就是清初时的孝庄。两个太后的评价却完全相反,慈禧背负骂名,至今不绝,孝庄太后却因为培养了一代雄主康熙而被人夸赞。

其实,关于孝庄还有两件逸闻,从清初火到现在。第一件是为了说服洪承畴投降,不惜委身于他,第二件就是为了拉拢多尔衮,让自己的儿子福临顺利继位,毅然下嫁。其中,“太后下嫁”又与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龙换凤一起,被列为“清初四大疑案”。

说是疑案,其实在正儿八经的史学界,并没有多大波澜。正史研究讲的是证据,这四大疑案,没有一件有凭有证。就拿“太后下嫁”来说,记载清朝皇帝的起居录中没有片语只字,后宫档案中更是没有影踪。有人会说这是后来的清朝统治者羞于启齿,删改了相关记录。但是,如果发生这种大事,一定会晓谕全国,甚至还要告知朝鲜这类藩属国。

可我们现在在民间,就是找不到当年官方的任何记录,即使是在《李朝实录》中,记载了当年许多大事,就是没有“太后下嫁”的说法。因此,至少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这是无稽之谈。那么,为什么这个故事,有如此大的影响和生命力呢?为什么传得如此真切呢?

这要从当时的背景说起。建州女真本来是明朝管辖中微不足道的小部落,但他们却在明朝衰败的时候,迅速扩张,最终取而代之。清军入关,击破了明朝很多遗老遗少的梦想,清朝实现国家的一统,更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抵抗清朝的武装力量并不少。为了表达对女真人的愤恨,编排的故事也不少。

“太后下嫁”,就是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明朝抗清忠臣张煌言所著《建夷宫词》中,其中有一首写道: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最后三个字,就是这个故事的起源,随后几百年的传说,都与此相关。然而,张煌言是明朝忠臣,自然会百般诋毁清朝统治者。另外,顺治时期,他一直在南方奔波于反清复明大业,又怎么会得知千里之外的情况,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呢?

其实,张煌言的诗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往心里去,更不会当作历史,可“太后下嫁”却如同导火索,植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迅速扩散开来,不得不说是有几分原因的。

首先,当时的满族人本身就有“收继婚”的习俗。女子的丈夫去世,丈夫的兄弟可以收寡妻为已妻。汉族人很痛恨这个习俗,尤其是儒家思想下,更是将其当作不伦行为。《明律集解》中明确提出“兄亡收嫂,弟亡收妇者,各绞。”

尽管清朝后来也禁止收继兄弟之妻,不过在当时,汉族人始终将清廷当作蛮夷。因此,太后下嫁的理论依据是存在的,法律障碍也并不存在。

其次,福临的意外登基,更让人将孝庄与多尔衮联系起来。皇太极驾崩的时候,并没有指定继承人,最有力的竞争者,莫过于皇长子豪格与弟弟多尔衮。两人矛盾已久,为了皇位更是剑拔弩张,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满族高层分崩离析。就是关键时候,他们选择了第三个方案:都不称帝,将皇位让给皇九子福临。

当时福临才六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可能君临天下。可就是这个相互妥协的结果,让人想入非非,始终认为是孝庄说服多尔衮的结果。而且多尔衮此后大权在握,甚至以“皇父摄政王”相称,似乎更加坐实了人们的猜测。

再次,清朝高层的不解释行为,也加速了这个说法的传播。其实,皇室对于这个说法不予评价是可以理解的,总不能每个皇帝,时不时出来辟谣吧?清廷也总不能向天下发话:孝庄太后没有嫁人!可民间不管这么多,不说话就等于默认,就让这个说法更有市场。

从故事情节来说,很可能是受到了辽国萧太后与大臣韩德让关系的启发。然而,当年萧太后是正儿八经嫁给了韩德让,而孝庄太后的下嫁,证据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