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李振伟作品

掘井记

李振伟(河南)

1983年,我十一岁,在离家几里地之外的大秦小学上学。那时候的小孩上学晚,我十一岁才上四年级。

那一年的夏天,我和另外两个小不点,在我家自留地里为我家掘了一口水井。

八十年代初,户户分了几分自留地,种些瓜果时蔬。买鸡蛋换来的几个小钱,灌油买盐,扯布置衣,用钱的地多了去,舍不里花钱买菜,就自家种点。

村子里的自留地旁边有一个浅塘,浇水时大家就去塘里去掂,取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那一天我娘叫我去地里浇水,掂了几个来回之后,几十斤重的桶扳子就把我的手勒得生生的疼痛,我坐在菜地里的小路上胡乱看。

忽然我看见邻居辫婶子家里的菜地里生楞楞竖起了一个奇怪的家伙。

那是一个树桩子,树桩子上还有一个细长一点的杆子,细杆子斜吊在桩子上,细杆子还有一根更细更长的竹竿,在风中不经意的摇摆。

奇了怪了,这个家什戳在哪儿是为了什么?

这个疑惑在我心中盘旋了两天多,直到第三天下午,辫婶子耍动着她粗黑的长辫又一次走进她的田园。

那天,逐渐西下的斜阳金色的余晖晕染出辫婶子强壮的身躯,她的长辫从后脑直垂到她圆肥的大臀,周边闪现出奇异的光亮。她耍动了一下辫子,辫子盘在了脖子里,捋起裤腿,挽起袖子,露出同样粗壮的胳膊和小腿。弯腰又起身,细长竹竿的末端从井里轻巧的吊出一桶桶水来,白花花的水源源不绝的流向绿色的菜畦。

辫婶子比我大一岁的女儿云儿蹦跳着跑来,看着我迷惑又羡慕的眼神告诉我说那叫撅杆子。

云儿有一双乌灵灵的眼睛,云儿水灵的眼睛老在我的眼前晃来悠去。   我就想要在我家地里也竖上这么一个撅杆子。可我家地里压根儿连井都没有,我不知我爹每天在捣鼓啥,整天整天不见他的影子 。

为什么他不也弄这样一个玩意呢?

我心里就是想有辫婶子家一样的水井。

我想试试,先一个人干,先弄个井出来。

第二天早晨,天微微亮,我翻身起床,拎了铁锹,来到地里。我娘不知道,我爹也不知道,知有我心爱的形影不离的汪汪狗知道,他摇动着尾巴,有时跑到了我的前面。

太阳从东方的天空慢慢升起,东方,还是一片迷蒙磅礴的绯红。勘察完毕,铲开地上的一片杂草,我的伟大创举开始了。

早饭时刻,我已经站在了齐腰深的土坑里,汪汪狗蹲在上面呜呜的鸣叫,我的手上已经磨出了几个大小的水泡,心中的喜悦掩不住丝丝的疼痛,我有些犯愁,再往下,就难整喽!

回家吃饭,吃完再说!

早饭后,亮子和虎子来找我,说是去村外的西河摸鱼,亮子煞有介事的说昨儿个华子摸了一肚笼大大小小的鱼。 虎子是辫婶子的宝贝儿子,云儿的亲小弟。

我高兴坏了,我要告诉他们属于我的秘密和梦想,让他们帮我。

我们三个,地里打草,坑中洗澡,树上捉迷藏,墙缝掏鸟,上下就像绑在了一起。这在我们李芳村,任谁都知道。

农村的娃不金贵,随便跑,吃饭时爹娘数数够就中。

午饭时刻,我们兴尽方归。

娘扯住了我的耳朵。吃过早饭,她去菜地割韭菜,上午做韭菜面片,看见了我的杰作。我娘平时不轻易打骂我,但我怕我娘,我知道我娘今天为啥怪我,我说娘,我要辫婶子家一样样的撅杆子。

娘没放下手,问:“就你小子,能中?”

我说娘:“你白管来。”

娘松开扯着我耳朵的手。耳朵,轻微的疼。

第三天早晨,阳光再一次照亮了菜园子,园中的菜叶上的露珠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亮子和虎子不约而至。  我们轮番在坑中挖掘,坑渐渐深了。下面的人喊声起,上面的人说注意躲,就慢慢拉。

我们的配合的如此协调,堪称天衣无缝。

遇到了沙强,虎子说快见水了,我信虎子,他爹挖井时他在,他看见了。果不然,土地渐渐的湿润起来,再一锹,细细的泉眼里汪出水来。

脚下的水,有点凉,桶里溅出来的水淋在身上,也凉。

看着我们掘出的井,爹有点出乎意料的拍了拍我的头,娘也偷偷的乐了,她的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这笑容,我能感觉到到。

没几天,我家的菜地里也竖起了辫婶子家一样样的撅杆子了。

从此,隔三差五,在早晨或傍晚的阳光里,菜地里就多出了一个身手敏捷的提水的孩子,撅杆子上下提水时吱扭扭的声音,可好听……

还有里,不知咋的,云儿总说我家的黄瓜更嫩更水灵,我家的番茄更酸更甜。我就常常摘些,叫虎子给她吃。  后来呀,岁月让我渐渐明白,人生在勤,唯有勤劳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是为记。

时庚子年5月3日 沙泉 随园

【作者简介】李振伟,男,1972年生,笔名沙泉,中学数学教师。

  如果觉得好看,请您点一下“在看”↓↓

(0)

相关推荐

  • 我写《张桂芬》(大结局)——垣城映雪

    我写<张桂芬>(大结局) 作者:垣城映雪 续写征稿 ( 这个文老长了,七八千字.编辑没有看过来,怕你们也看不到结尾,所以文末广告我也没放.就在前面来两句介绍一下作者打个幌子得了--垣城映雪 ...

  • 我们和婶子

    我们和婶子 今年3月20日晚上8点35分,随着心电图drs波群慢慢变成一条直线,医生宣布抢救无效--我的婶子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6岁. 婶子出生于河南省西平县,自幼失去父母,跟随姨妈长大.姨夫待承婶 ...

  • 亚凌随笔:造孽的儿时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 ...

  • 梦 回 故 里

    梦 回 故 里 昨天晚上我又做梦了,梦到儿时家乡的模样,梦到儿时的左邻右舍,梦到我家的土坯屋.呀!我看到我家的枣树了,那一朵朵淡绿.微黄的小枣花向我微笑.那一条条枣枝,张开臂膀争先拥抱我,然后牵起我的 ...

  • 汝城朝佳山||娘的那片菜地……

    文 | 何优秀   图|郭应华 ☆☆☆☆前言☆☆☆☆      暖水美女说,看了你的那篇<娘的那片菜地>,有情有景,对景思情,字句工整.你看着菜地对娘的思念之情,全部凝聚笔端,看得我眼都湿 ...

  • 李传林:我家的提筐子

    我家的提筐子 李传林 因家中父母都不在了的缘故,好长时间不回家了,今年国庆节回家看望我老大哥,俺俩一属,他比我大一旬,属狗的,今年70岁,身体还算硬朗.在帮助大哥拾掇我家闲着的小西屋时,猛然抬头,一眼 ...

  • 于同小说:铃 铛(20)

    于同小说:铃 铛(20) --时光穿越八十年,回到我的故乡---达户井 二十五 铃铛屋里热气腾腾的,也不知为啥,家里的媳妇孩子们有事没事的都愿意往铃铛屋里跑.今儿一大早晨的,三个侄媳妇来了俩,凤才媳妇 ...

  • 【散文】 虎子 河北 蓦然回首

     原创散文  虎子    河北 蓦然回首    序言   虎子, 是狗,确切说是爹养过的三条狗的名字.许是出于怀念,许是出于叫着顺嘴,总之,爹的三条狗都叫虎子.为了便于区分,我把它们分别叫:大虎,二虎 ...

  • 【145】“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李振伟作品

    理 发 李振伟(河南) 今天吃午饭的时候,与同事孟龙上幼儿园的三岁的儿子同一餐桌. 这小家活儿瞄了我一眼,敏锐的发现了我有点长的头发,口无遮拦的信口便道:"长毛!". 惹得她妈妈急 ...

  • 【024】“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李振伟作品

    站台下的琴声 李振伟(河南) 河南省平舆县城区解放街工商银行楼前,有一个公交站台,1路,3路,4路都要从这里经过.每天,一辆又一辆公交车从这里短暂停下,又匆忙驶去.上下车的乘客熙来攘往,奔向各方. 今 ...

  • 【021】“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李振伟作品

    寻月记(外一篇)    李振伟(河南) 阳历11月9日,己亥年冬月十四日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在学校食堂吃过晚饭,将出校门,忽然抬头看见东方高远夜空中的将圆的月,近处有四处活动的学生的喧闹,学校和置地 ...

  • 【069】“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李臣宗作品

    相遇大爱 拥抱春天                     李臣宗(四川)   已亥末,庚子初,甲子转,江成哀嚎,鄂域呜咽,神洲颤栗.一场迅猛的瘟疫滚滚而来,史无前例的灾害"新冠病毒&quo ...

  • 【045】“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董成伟作品

    最远的和最近距离                                  --写给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妻 董成伟(山东)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老婆, ...

  • 【032】“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董成伟作品

    老婆,茶花开了妈妈好多了 老婆,我们一直在等你回家吃饭 --谨以此文致敬默默奉献在防控一线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董成伟(山东) 对于灾难,我们从来就不陌生.从抗洪救灾,汶川地震,到非典,面对突如其来的灾 ...

  • 【015】“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董立伟作品

    一个鸡蛋 董立伟(河南) 一九七六年腊月,我出生在豫南一个叫殷店的地方,这是一个沧桑古老的寨子,周围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寨子像用圆规画出的圆,一圈寨河在悠悠岁月里安静祥和地潺潺流淌,见证着祖祖辈辈的辛勤 ...

  • 【162】“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冯树国作品

    公 粮 冯树国(河北) 三夏抢收抢种己经完成,农民朋友的工作已转向夏管.昔日的这个时间该是缴公粮的时间了. 公粮,是为国家交的粮食叫公粮.公粮,是国家对农村有农业收入的单位或农户征收的农业税. 记忆中 ...

  • 【160】“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赵宏制作品

    那远去的叫卖声 赵宏制(河南) 我的家乡在豫南平原一个叫下地韩的小村庄,村后的小洪河滋润着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在3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家乡的市场经济逐渐复苏,推车担挑.走街串巷.兜售商品的小商小贩日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