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何必“为王”?

北京课外辅导情况分析——您的慧眼不应朦胧

真实青春自芬芳——献给行走在青春路上的同学们

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版(带重点标记)

北京各区模拟题中有关《论语》的考题汇编(1)

北京各区模拟题中有关《论语》的考题汇编(2)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解析(一)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解析(二)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边城》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红岩》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平凡的世界》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阅读——《呐喊》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阅读——《红楼梦》

北京高考名著阅读个性化解读——《巴黎圣母院》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1)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2)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3)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4)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5)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6)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7)

教育界一直不乏热点话题,小到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大到国家的教育改革,于是乎“语文为王”的呐喊声不绝于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从不愿意喊什么“语文为王的时代来临了”之类的口号,我只愿意从中学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本质去分析一些问题。

我认为所谓“语文为王”的说法,只是语文老师对自己学科所处地位不满而引发的一种情绪宣泄,也或者是教育机构为了利益而进行的宣传噱头。语文老师表达情绪实属正常,因为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语文一直处于被大家忽略的境地,虽说众人皆知语文学习是很重要的,但缘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不给予必要的重视,本也无可厚非。而机构高喊“语文为王”。只是因为要为语文课的设置来服务的。宣传语文课就高喊“语文为王的时代来临了”,若是宣传英语,数学等,那必然就是那些学科为王的时代来临了,仅此而已!

不用喊什么口号,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物极必反。社会因为某个原因对某一领域的重视和关注并非一成不变的。前些年的时候,中国需要大搞经济建设,提高国家实力,所以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言论。而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中国已经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我们的口袋逐渐鼓了起来,当我们的生活逐渐富了起来,我们是幸福的、欣喜的。而反观社会,却发现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备受道德谴责,可是根源是什么呢?我想我们的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物质基础有了,而精神建设却没跟得上去。大概这就是近几年国家极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和信仰教育的主要原因吧。

国家的意志必然体现在考试当中,中学所有的学科中,最能够承担思想教育的学科当属语文,因此,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是希望扭转原来语文边缘化的现象,让青少年把语文重视起来。表现在具体事件上,那就是教育改革。大家看,教育改革中,语文总是最受关注的,尤其是教材的改编。另一个表现就是在考试当中的控制和引导,比如试题的难度、判卷的尺度等等。大家看下面一组数据:

语文平均分的逐年降低,说明了两个问题,高考语文的难度越来越大,并且说判卷的尺度越来越严,因此,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一目了然。

以前我们总说语文125分是一个关键点,现在看来要稍作调整了。但起码应该说:

211院校录取线相对应语文的分数是110,985相对应120,那么如何达到120以上的分数呢?

进而分析一下目前北京高考的试题类型及赋分情况:

本图表是常规统计,每次考试会有小调整,2020年的高考有可能调整较大,但基本内容不会变。

按照各个板块的难度和学生们易丢分点统计,得120分意味着要把丢分控制在30分以内,具体落实到各个题型和版块,必须这样严格控制丢分:

对该表进行一下说明:第一大题丢分空间应该在3分以内。第三大题默写部分不应丢分。另外微写作只丢1分不现实,但起码应该保证得7-8分。该图标来源于网上,我认为不太科学,所以做这一说明。

以上分析是理想状态,总体而言,120分是语文的一道坎,也是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关键点。

下面是高中语文学习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说明:这张图表也是来源于网上,整体合理,但是我还是要做一些补充和调整,高一阶段必须加上造字法、基本语法和成语学习这三个部分。高二要加上熟悉高考命题规律及答题思路这一部分。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所有学科其实都是“王”,关键是需要同学们首先找到自己提高的空间,然后尽量寻求一种各科之间的平衡。历年高考中,很多同学距自己理想的大学仅一步之遥,就在语文上面。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可以考其他科的优秀来弥补语文方面的劣势。

最后再说一遍,语文本就重要,何必总喊“为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