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世界的那扇门
“终于,我摸到了窗口。这是我的眼睛,我最初就在这儿打量世界。”读余秋雨先生的《老屋窗口》,突然想起女儿刚出生时我们住过的旧居。那是学校久已废弃的一个小饮料厂,狭长的小院子内相对坐落着两排破旧的平房。平房内住着的都是刚结婚不久的年轻老师。一家一间,我们是其中之一。我们住的那间大约有二十平,门是两扇的,没有窗户,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关一扇门,另一扇门除非睡觉或出门就是开着的,我们就是通过这扇门透光透气,而这扇门应该就是女儿的眼睛了,我想女儿的世界就是从这里打开的。我们成人面对诺大的世界常常觉得乏味,可孩子对巴掌大的一片天地却赋予了满腔的热情,我的女儿就是如此。女儿长到可以学步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要到门口看风景了。每天早上,一打开门,坐在学步车里的女儿便借助车子窜到门口(如果不是门槛拦着,她一定会冲出门去的),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望着门外。一会儿仰视,一会儿俯瞰,一会儿左顾,一会儿右盼,忙得不亦乐乎。当时疲惫忙碌的我是顾不上研究女儿在看什么的,现在想起来,也许她在看天上悠闲的白云,看空中偶尔掠过的飞鸟,看地下蠕动的虫子,看院内同样破旧的平房,看门前经过的邻居叔叔阿姨匆匆或缓慢的脚步,也许还有那时不时造访的卖豆腐的大伯伯……当然我家墙边瘦弱的蒜苗和隔壁王老师家郁郁葱葱的丝瓜秧以及公用水管旁种的各色时令蔬菜也一定是她眼中的风景。她那时还不会说话,我无从也无心知道她幼小的脑袋在想着什么。我只知道,一天又一天,女儿重复着每天单调的功课,打量着对她而言每天都新奇的世界。这让我很是窃喜,她的痴望省了我多少的功夫,让我这颗不停旋转的陀螺可以暂时赖在地上,得到片刻的休憩。旧居的记忆于我并不深刻,也许住的不久,(只有一年多)。也许我刻意遗忘住在那里的艰苦岁月。从那里搬走的时间,女儿只有一岁多。不久那里就扒了,在旧址上挺立的是我们学校的办公楼。(不过现在搬进新校,办公楼也许已不存在了吧?)我从没有给女儿讲起过她痴痴望着门外的情景,女儿压根就不知道她是从那里开始打量这个世界的。而打开她世界的那扇门早就烟消云散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