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都没拿对,苏轼行书怎么能排进前三?执笔对不对苏轼有话说
初学书法时,在日常练字的过程中,总是不能把字写好。这时是不是怀疑过自己的笔不好?用纸不好?还有执笔不正确?
确实,书法中对笔墨纸砚的要求都很高,笔要“中山兔毫”“锋齐腰强”者,砚要“煎涸新石”“浮津耀墨”者,墨要“庐山松烟”“强如石”者,纸要“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启功执笔状态
这些都是书法达到极致的捷径,初学日常虽不至如此,也要讲究。至于执笔就更要讲究,并且要在日常书写时就讲究,“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反驳,认为执笔不重要,还要搬出古今两位书法大师来助阵。现代的就是启功先生,他说过执笔如同执筷子。用筷子似乎不用学,人人都会。几乎没人记得自己小时候是怎么就会用筷子的了,因为那时小,不记事儿,看看现在给小朋友儿童筷子训练器,就懂了用筷子也是有方法的。
儿童筷子矫正器
第二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宋四家之首苏东坡,他的《寒食帖》还排上了行书第三名,仅次于王羲之和颜真卿。他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且宽。”这样的书法大师对书法学习的主张肯定没有错!
我也觉得这话没错,对桌写小字,五指执笔,手腕相对轻松。站立写大字时,就要五指撮笔才能使手、腕顺畅。面壁书写时,只能单包斜执笔,才能使手臂灵活,不掣肘,使笔处于最佳状态。
苏轼寒食帖局部
苏轼虽然说了“把笔无定法”,但这句话并不能当成执笔没有规矩的挡箭牌。苏轼说这句话有一个前提——“虚且宽”,是说把笔松紧的原则。这跟启功先生说执笔跟用筷子一样是同样的道理。
用筷子的目的是夹到菜,席间抢菜一定是筷子功夫熟练的,不然也抢不到。用筷子熟练了就要灵活,筷子伸平一点可以夹到远一点的菜,而夹面前的菜可以稍微竖一下筷子,不能都一个状态。
三指单钩
写字也一样,竖画时笔杆可以向上倒着点;写横画时就不能再向上倒,但可以向左倒一点。与用筷子一样,用起来都是胸有成竹,驾轻就熟,不用临时再考虑笔的偃仰顿挫。
宋人只知道苏轼用笔不同于时人,今天也有人因此觉得执笔不重要,毕竟笔都拿不对的苏轼,他的行书却排进了前三。
既然苏公执笔有问题,怎么还能写出排行第三的行书呢?其实这跟他字的不足之处也有关系。
对壁书写
苏轼的执笔,用黄庭坚的话是“不善双钩悬腕”,陈师道说“以书抵案”,不是今天人们倡导的悬腕五指双钩执笔法。他用单钩枕腕,但不是人们说的“斜执笔”。这从他的字形就能看出来,他的字右下往往拘谨不够舒展,这有枕腕的影响,也有执笔的影响。
如果斜执笔,右下方的空间足够大,不会使右下不够用。单钩竖执,手与纸的支撑点跟笔之间的空间被压缩,所以空间才不够用。正是他执笔不够“虚且宽”,才使他的字“左秀而右枯”。造成他执笔不够“虚且宽”的主要原因却是为了不使笔斜执,达到“中锋用笔”。
撮笔
中锋用笔使苏轼的书法点画有势、有力,这是书法品质的主要标准,书法所有的神采都通过这些来表达。虽然苏轼的字形如“石压蛤蟆”,但不影响神采的抒发。
同时,他在《论书》中也说了:“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这也是苏轼主张中锋用笔的一个证据。不管用什么样的执笔方法,目的都是使笔锋垂直,形成中锋。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曾经问过张旭,学书法最后能达到古人的水平,最关键的是什么。张旭是这么回答的:“妙在执笔,令其圆畅”。他的说法跟苏轼的一样,只要保障中锋状态下执笔,使运笔灵活,才能是书法写出先贤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