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万能结构模板

任务驱动型作文万能结构模板
豆党锋
所谓“起”就是紧扣试题限定的写作任务开篇,根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不同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起”。
一、情境设置类之“起”——融入情境
如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彩》之“起”——
……曾说:“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古往今来,中华儿女历经风雨、饱经沧桑,以勤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铸就了民族的灿烂与辉煌。同学们,热爱劳动吧,让我们用勤劳书写光明未来,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彩。
本题的写作任务是让考生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主题发表演讲,本开篇考生通过引用……的名言来融入情境,从而准确地接住了任务——让我们用勤劳书写光明未来,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彩。
二、权衡选择类之“起”——做出选择
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书香漫卷话阅读》之“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一直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而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更是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因此,于我们中学生而言,虽说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有多个,但我认为阅读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本题的写作任务是从提升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中做出权衡选择,本开篇准确地接住了任务——我认为阅读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可谓短小精悍。
三、观点看法类之“起”——亮出观点
如2016年浙江卷优秀作文《渴望真实,绽放灵韵》之“起”——
纵观当下,“虚拟”正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该如何对待它?在我看来,过分沉浸其中和过于远离排斥都是片面的,我们应承认它,但也没必要过分崇尚。
本题的写作任务是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发表自己的看法,本开篇开门见山地指出,对于虚拟世界“我们应承认它,但也没必要过分崇尚”,如此,既接住了任务,又观点明确。
四、关联组合类之“起”——呈现组合内容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创新中国》之“起”——
亲爱的外国青年朋友,欢迎您来到世界早已熟知的文明、开放、自信而又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不过今天我要给您展现的是中国的新标签——高铁与移动支付下的创新中国。
本题的写作任务是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本开篇考生紧扣写作任务,并指出要给外国青年展现的是高铁与移动支付下的创新中国,明确告诉阅卷者自己所组合的内容是“高铁”与“移动支付”,可谓短小精悍。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起”部分一定要紧扣写作任务,并且要精简语言,进而打造“凤头”,切忌泛泛而谈、偏离任务、长篇大论。
所谓“承”就是对写作任务做一下简单的阐释,一般是文章的第二段或第二、第三段。“承”有不同的“承”法:有紧承上文做正面阐释的“正承”,有紧承上文做反面阐释的“反承”,亦有作为“起”与“轉”之间过渡的“过渡承”。
如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让心中燃起劳动之火》之“承”——
大家好!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既是指引人们迈向幸福的光亮灯塔,亦是延续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但揆诸当下,“劳动无用论”却甚嚣尘上。因此,我希望借此次演讲,让同学们对劳动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起】
劳动究竟是什么?也许你我都难以精准概括。但请大家环视四周:那堆砌整齐的一砖一瓦,是工人们的劳动;那干净整洁的一道一路,是清洁工的劳动;那骄傲成长的一草一木,是园丁们的劳动……甚至连我们写下的一笔一画,也是各自的劳动。你我都在以劳动丈量时间,用劳动编织生活,无须刻意找寻,在校园里随手定格,你都可目见汗水——劳动的汗水在熠熠发光。劳动,它就在你我身边。【承】
考生开篇先接任务,表明演讲的背景及主题,这是文章的“起”。接着考生在第二段便对“劳动”的内涵进行了解释说明及拓展,这是文章的“承”,并且属典型的“正承”。
再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中国、中国》之“承”——
中国,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国度,我身处其中。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是什么样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他是老人,亦是婴儿。【起】
中国,他有着老者古朴的褐色,风风雨雨,岁月打磨,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他站立着,将往昔记忆温柔抚摸;中国,他有着老者沉默的智慧,经年走过,年月蹉跎,凝聚五千年的智慧,千山万水,脚踏实地。【承】
选文“起”部分接任务,“承”部分从整体上对中国的特征——“是老人”做了简单的阐释,为下文主体部分全面介绍中国做铺垫,属典型的“过渡承”。
所谓“转”就是紧扣写作任务全面展开写作,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操作是:针对权衡选择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选择的理由进而将观点展开;针对观点看法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对事件或现象的看法;针对关联组合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可从所选组合材料的内在逻辑展开行文;针对情境设置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可联系具体情境紧扣任务及写作指令展开行文。
一、情境设置类之“转”——联系情境紧扣任务
如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深度五四,接力复兴》之“转”——
它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的阻挠,走上街头,发动民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不平等条约”“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游行的横幅里有着太多的愤怒,愤怒于正义公理的缺失,愤怒于北洋政府的懦弱,愤怒于内忧外患的现实。“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学生们发自肺腑的呐喊声里有着太多的期盼,他们期盼着国家主权的独立,期盼着国家领土的完整,期盼着国家未来的兴盛。
它是一股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五四运动,不仅拯救民族于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而且凝聚了民族力量。这力量,承载着曹子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传递着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这力量,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唤醒了东方的雄狮;这力量,让中国走出了百年的梦魇,走上了独立富强之路。
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不断丰富着。王进喜、时传祥的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王选、张瑞敏的不惧风险、勇立潮头,黄大年、南仁东的无私奉献、积极进取,这些带着时代烙印的先进人物,正激励着一代又ー代的青年人走上新征程,步入新人生。
本部分从三个层面上联系设置的情境,并紧扣写作任务展开行文思路,通过“它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它是一股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等关键句将情境与任务有机结合,可谓内容丰富,思路清晰。
二、关联组合类之“转”——紧扣所组合材料的内在逻辑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君子中国》之“转”——
何为君子?是《周易》中“自强不息”的男子,还是鲁迅笔下“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的勇士,抑或是林语堂所说的“敢做我自己的胆量”的人?在我看来,君子是一种自觉与自强的有机结合体。他们文质彬彬、出口成章,并有着“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忍不屈。一个社会繁荣的程度,从来都寄望于默默奉献的耕耘者。这些耕耘者,正是君子,正是有着家国情怀、民族责任感的中流砥柱。
君子何寻?毛泽东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君子就在身边,或是江苏江阴代名为“炎黄”资助青年完成学业的张纪清老人;或是坚信“每一辆车都有终点,但为民服务没有终点”的人大代表王曼利;或是辽宁义务打扫全楼楼道使得邻里关系和谐如春的赵志有……他们虽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却有着不平凡的举动,他们用这不平凡的举动书写了一个大写的君子,成了时代风流人物。
本部分以“何为君子”与“句子何寻”为写作线索,将试题材料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敢想,敢说,敢作,敢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名言警句形成有机关联,巧妙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三、观点看法类之“转”——紧扣材料多角度评论
如2016年上海卷优秀作文《评价与被评价》之“转”——
现代社会中的“评价”,满足的是人们内心毫无意义的窥伺欲。从微博和朋友圈的兴起,我们就可以轻易看出人们是多么喜欢用几秒的时间入侵他人生活并留下自己的评价痕迹这一行为。同学去旅游了,留下的是不相关的人的评价;明星发微博了,粉丝们状若疯狂的评价;亲戚晒孩子了,跟随着客气有礼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看似种类繁多,其实内容相似且空洞,是窥探他人生活后“到此一游”式的满足。但许多人认为这娱乐了自己也称赞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在某些时刻,评价更是对与自己主流认识不同的行为的批判。人们在猎奇的新闻下方嘲讽辞职去西藏生活的女孩,批判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人为“五毛”“美分”,试图说服所有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萨特曾这样感叹:“多么奇怪啊!人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说服他人与庆祝观点相同上。”网络上无处不在的评价,有多少是试图说服意见不同者的劝词和无法说服后恼羞成怒的谩骂呢?
评价对人与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旅行还是拓展视野、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的途径时,生活窥伺式的评价,让旅行变成了美图的炫耀和狂欢;当深入心灵的哲学沉思从笔端流淌时,生活窥伺式的评价,让哲理句变成了高深莫测的“心灵鸡汤”;当人们用各种途径把诗和远方留给朋友圈时,却悄悄把生活的苟且留给了自己。
本部分从三个层面发表了对评价他人生活的看法,同时紧扣写作任务且将每一个看法都置于每段的段首,可谓思路清晰;而将朋友圈等时尚元素入文,使内容更加丰富且现实意义更强。
四、权衡选择类之“转”——阐述选择的理由
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阅读,开启语文素养之门》之“转”——
阅读能够培养我们的语感,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够培养我们快速捕捉文本信息并准确复述的技能。有些人看书很快,通常几个小时就能读完几十万字的小说并深刻地记住文本内容和理解中心思想,这全是阅读的功劳。
阅读能够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我就有这样的体验:当我的大脑中储存大量材料信息时,在创作过程中我就能很快地将它们添加到我的文章中,使我的文章更上一层楼。广泛的阅读,也意味着你将掌握更多样的写作技巧和手法。比如,你特别喜欢鲁迅先生的小说,你就会先按照鲁迅先生的写作方式进行仿写,仿写得多了,就会慢慢加以创新,最终必能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风格。
阅读能够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认为经典文学已经脱离了现代的社会生活,是过时的、无用的,甚至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品味那富有哲理的经典作品。而在我看来,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我国汉代学者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经典文学能够代代相传,便足以证明其就是良药。在经典文学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领略圣贤的智慧、总结圣贤的经验,以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并透悟人生之理。
本部分从三个层面阐释“阅读,开启语文素养之门”的理由,同时紧扣写作任务且将每一个理由都置于每段的段首,可谓内容丰富、思路清晰。
所谓“合”就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具体操作是,考生紧扣写作任务可首尾呼应,可升华观点,亦可留白以发人深思。
如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優秀作文《以劳动立身,以实干兴邦》之“合”——
同学们,我们要热爱劳动,要积极劳动,为了找到幸福的曙光,为了国家走进全面的复兴,我们要坚决抵制“劳动无用论”,反对将劳动全盘委托给人工智能,我们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点燃自己的青春岁月,努力打造复兴中国的辉煌桥梁。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再如2018年北京优秀作文《新时代新青年》之“合”——
祖国啊,您是东海冉冉升起的太阳,您是东方一条腾飞的巨龙。我们新青年一定在新时代的东风下,扬起生命的风帆,乘风破浪,奋勇前进,成就自己,更振兴中华!
上述两例的结尾部分,考生都先回到写作任务上,然后对全文或进行总结,或进行升华,如此,既紧紧锁定任务,又完美地上交了写作任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