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春秋战国文学之九:哲理散文

中国春秋战国文学之九:哲理散文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理散文是当时中国社会激剧演变中形成的百家争鸣的产物,大致可分三个时期论述。

1.初期哲理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初期的哲理散文包括《论语》、《墨子》等学术军事著作。
a.《论语》

《论语》是一部反映孔子的思想与言行的语录体哲学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 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班固《仅书.艺文志》)柳宗元《〈论语〉辩》根据书中所记曾子将死之事推断,认为《论语》最终为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
b.《墨子》

《墨子》是一部记载墨家学派哲学观点和人物活动、言行的著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及其后学所作。

c.《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家。后避乱到吴国,被吴王阖闾任为将,率军攻破楚国,名显诸侯。
  《孙子兵法》是孙武总结前代和自身所经历的战争经验而写成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十三篇,六千余字。广博精深,体系完整,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的关系,揭示了战争中的重要规律,包含着唯物辩证思想。他认为:" 兵者国家大事"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 道" ," 天" 、" 地" 、" 将" 、" 法"。注重调查研究,认为只有" 知己知彼" ,才能" 百战不殆"。并且指出战争中的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因素,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使矛盾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这些军事思想,至今仍是真理。
  从文学角度看,《孙子兵法》是一部逻辑严密的论文。如: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处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孙子兵法》地形篇
  论述是生动而辩证的。

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孙子兵法》残简,并有《吴问》等佚文。
  《孙子兵法》在古代被称为" 兵经" ,有曹操等十一家注本。今人郭化若的《孙子今译》受到学者推崇。《孙子》一书目前有俄、日、英、法、德、捷多种外文译本,日本称之为" 东方兵学鼻祖"。相传法国拿破仑在打仗时经常翻阅此书的法文译本,可见《孙子兵法》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2.中期哲理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中期的哲理散文包括儒家学派的《孟子》和道家学派的《庄子》。
a.《孟子》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b.《庄子》

《庄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是《老子》,托名春秋时老聃所作,后世学者则认为此书形成于战国时期。《老子》亦称《道德经》或《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庄子》是继《老子》以后,道家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庄周(公元前360 - 公元前280)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

3.后期哲理散文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后期哲理散文包括《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
a.《荀子》

《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属于儒家学派范畴的一部哲学著作。作者荀况(公元前313-公元前238 年)字卿,赵国人,曾任楚国兰陵令,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荀子》32篇,其内容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教育、自然、文学诸多方面。在政治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在哲学上,宣传朴素的自然观。荀子主张" 法后王" ,主张以" 礼" 、" 法" 、" 术" 实行有效统治,这些思想为后来法家所吸收。
  荀子的散文逻辑周密,说理深透,善于运用类比方法反复说明问题。如《劝学篇》说明知识可以增长人的能力与智慧,就用了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由于《荀子》散文句式整齐,行文流畅,便于诵读、记忆,不少已成为后世格言。如:"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散文的韵文倾向为后世韵文端倪。特别是他的五篇赋体作品成为后世赋体的一个源头。另有《成相篇》则被视为古代的通俗说唱文学。荀子的哲学思想对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有过明显的影响。

b.《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集大成的著作。作者韩非子(公元前280——公元前232 年)是荀卿的学生,出身贵族,为人口吃,但善写文章。其书传到秦国,秦王赢政十分欣赏,设法令其赴秦,不久因同学李斯的诬陷而入狱自杀。
  《韩非子》著作的核心内容是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在韩非之前,法家有几个不同的学派。李悝、商鞅主张以" 法" 治国,认为政治制度与法令信誉是治国工具;申不害则提出国君还要有" 术" ——驾驶群臣的方法;慎到又提出重" 势" 的原则——重视统治权力。韩非子吸收上述诸派所长主张君王治国应该法、术、势并用。所谓"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难势》),"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术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定法》)法家的这种治国思想,既不同于道家的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也不同于儒家的" 尊法先王" ,抱残守缺;而是"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的不断革新观点,这是很可贵的。革新与法制,是法家思想的精髓。
  《韩非子》55篇,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政论文,风格是锋芒毕露,语气肯定,表现出严峻,峭刻文风,而且篇幅较长。如《五囊》近七千字,《亡征》分析可亡之道四十七条之多,都论辩周详,内容宏富,结构复杂,是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另一类是记述历史故事和创作寓言进行说理,表现出作者的机智和历史知识的丰富。这类作品、文学意味较浓。如《南郭吹竽》、《郑人买履》、《买椟还珠》以及《守株待兔》,《有人鬻矛与盾者》等寓言故事均出于此书。
  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时代,欲立一家之言,必须立、破兼备。《韩非子》具有这一特色,如在《五囊》中剖析百家的弊端,就很有力: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皆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取)、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 杀之。"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正反对比兼及故事说理,往往是《韩非子》行文的特征。
c.《吕氏春秋》等

《吕氏春秋》一名《吕览》,是由战国后期秦相吕不韦令其门客编辑的一部杂家观点的著述。书成后,曾公布于咸阳市门,宣言" 有人能增损一字者予以千金。" 《吕氏春秋》全书26卷,由12纪、8 览、6 论组成,共160 篇20余万言。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也吸收了墨、法,形名,阴阳、兵、农各家学说。当时秦国势力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的产物。
  《吕氏春秋》涉及范围很广,有政治、军事、教学、文艺、礼制、数术、养生、农桑、天文、历法各方面的问题。由于对各家学说采取调和,折衷的处理,观点比较驳杂,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从总体看,则是" 以道德为准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 (见高诱《吕氏春秋》序)。在文字上则首尾一贯,条理分明,语言简炼,富于形象,各篇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摆事实、引比喻作为例证,最后回复到原来的立论。如《察今》,先立论:"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等论点,然后举荆人袭宋,楚人涉江等故事说理说明认识要同发展变化相一致的道理,非常清楚明白。
  具有文学色彩的还有《列子》一书。《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所辑,共8 卷。《列子》倾向于道家,其中保存了一些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反映出古代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歧路亡羊》、《杞人忧天》、《人有亡鈇者》,《齐人攫金》等章节,均各有自己的启发意义,表现出古代中国人民的思想智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