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十五“山”(上篇)
鄂州十五“山”(上篇)
鄂州有百座山头。
鄂州是百湖之市,但是山也很多,峰峦林立,居然也有百座“山”头;湖光“山”色,“山”青水秀,秀美“山”川,“山”川入画图。这“山”,如此多娇!引无数名人文人、才子佳人竞风骚。
那么,鄂州到底有多少山呢?据《武昌县志》、《鄂州市志》、《鄂城市地名志》、《鄂城县地名志》等史志及《鄂州旅游文化书丛》、《鄂州史话》等文献资料记载,有名有姓的山就有88座,减去在大城建设中消失的弓背山、虎头山,再加上没有记载的杜山、金鸡山,仍为88座。
其实呢,还没有爬上“纸”的山就有十几座:如董家山、黄柏山、广山、长山、螃蟹山、斗山、乌龟山、平顶山、七窑山等等。
鄂州山的基本状况。
以乡镇(街)为地域:太和10座、沼山3座、梁子岛2座、花湖4座、汀祖11座、碧石2座、泽林2座、杨叶1座、沙窝11座、新庙5座、杜山1座、 长农3座、 东沟6座、蒲团1座、庙岭2座、葛店3座、城区周边21座,共计88座。这些就是鄂州“山”的家底。
其中名山有十五座:西山、雷山、莲花山、葛山、三山、白雉山、天平山清峰山、龙山、武昌山、峒山、沼山、凤凰山、五卦山、城子山。
一、 西山。位于鄂州城区西。南紧邻武昌大道鄂钢工业区,东接寒溪大道,北连武昌鱼路,路有吴王钓鱼台:西山主峰海拔168米,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2400亩。
二、雷山位了西山之四四山与雷山之间湖用行,北期1 0来入更载为“更门”.武昌路州口雷山州南边博身南过,阳名中外的武昌值用”州口水域,两有第口大闸, 南们哭口武公路人桥、东部那州业出山1峰海皮100 *,乐四长的12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1200市。
三、连花山位于洋湖湖东南川,哪州人平力。加极560米总面积19四、山位于洋澜湖南端。高山大道挑身而过,西北与西山雷山相对峙,海拔162米,总面积998市。
四、三山。位于三山湖西端。润拔58米。原尼三山湖中小岛,四面环水,上个世纪七1年代国湖造田,与柯营村陆地相接,成为三山平岛。海拔58米,在杜山镇辖区内。
六、白雉山。位于鄂州市南部。在碧石和汀祖境内,距鄂州主城区20公里。海拔460米,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
七、天平山。位于哪州南部。沙岗乡境内,东接西塞山,西连白雉山。南临花湖,北望长江, 海拔208米,总面积20平方公里。
八、清峰山。位于鄂州西南五十公里。太和镇南2公里远,海拔168米。
九、沼山。位于鄂州西南部,东属大冶,西南北三面属鄂州,在沼山境内。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4公里,海拔418.5米。
十、龙山。龙山又名莲花山,属幕阜山余脉,海拔168米。座落在鄂州市南六十公里,距太和镇三公里处,位于太和镇莲花黄村境内。
十一、武昌山。武昌山又名吴王山,山高250米。位于谢埠境内,离谢埠街南向2公里,吴王山就是历史上的武昌山,又名白虎山,因山形象- 只老虎,北向对面的山即龙山,武昌山这里有灵王寨等遗址。
十二、峒山。位于鄂州西南。长港镇峒山新社区边,海拔71米.北临蒲团,南接东沟,东接樊湖大道。
十三、凤凰山。位于泽林镇境内,东连花湖、南接汀祖、西邻程潮铁矿.北靠泽林镇涂桥村。海拔216米,总面积30.6平方公里。
十四、五朴山。五洪山位于鄂州市碧石境内,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6.6米。五山三面环水,于古塘湖、宗镜湖间拔地而起,山体形如笔架,从山顶至山脚有八块突儿坡形,上小下大, 两坡间夹一低凹山涧。
十五城子山。位于城西段店镇境内。孙彭村东边(说是“山”实际上是座土墩子), 高约10米,面积100亩左右。西临段店镇,东连胡林街。
综上所述,鄂州最经典的山是西山,最高的山为四峰山,海拔486米;最大的山是沼山,24平方公里:最低、最小的山则为城子山
据其所记,山最多的乡镇有汀祖、沙窝,各11座;其次是太和,有10座。由此可见,汀祖、沙窝和太和的山最多。
鄂州十五山,都不大,也不高。
这里我记起了一段趣话: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和秘书游了八百里秦岭,他的秘书是河北石家庄人,感慨地说,你们陕西人真谦虚,这么高的山,不叫“山”叫“岭”;贾平凹风趣地答道, 你们河北人更谦虚,蛮大的城市不叫“城”叫“庄”。相比之下,我们又太”骄傲”了,丁点大的高墩子也叫“山”,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樟入樊湖九十湾, 云(水)间随处有青山。”这是明末清初爱国诗人阎尔梅,于峒山招隐寺访邬进土的诗句。可见峒山那时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八百里樊湖凡露出水面的高墩子都叫“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说:“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鄂州十五“山”是哪些神仙呢?
西山,史名樊山。据《武昌县志山川》载录:“西山, 在县西三里,高七十六丈,以其在县西故名。”西山有孙权即位坛、吴王避暑官、九曲亭、寒溪江边吴王钓鱼台、西山寺、届原望楚亭、松风阁、营盘等重大历史文化古迹:还有故事传说最点:庞统读书堂、蒋干盗书西山庵、周瑜号炮台、吴王试剑石、比剑石、洗剑池、石门开等等。
雷山,史名樊山。据《武昌县志山川截录:“樊山(雷山)在县西里,高九十丈,用二里。”临费口,有刘备樊口屯兵地、吴王规、“长安号”、武昌鱼产地、外就使口本的处、杯湖、儿谷,收监场,出大有植船石等名胜古迹。道花山山连九峰,状省企初开独服灵秀。 狮《武县志.山川载录:“莲花山在具南五里,山若连花浮水,故名。”相传三国时吴王孙权,曾于此操练水平:又俗传元代大诗人了简年, 曾隐此地,(南湖度更),m下了“湖山新用洗炎埃,万朵青道镜里开”的诗何。花山有元明增、石林砷、通天桥、莲花池、济阳王蔡哲嘉等游园景点。
葛山。拥传东晋葛洪炼丹于此。据《武昌县志.山川载文:“葛山在县南十里,相传葛洪炼丹处,山东南有石洞,箕职之迹宛然。山阴名夕阳红,有琴床石。石上数武,有洗药池。山顺有石如斗,凿而旋升,上有葛仙寺。”
三山。有九色的传说:三山有九个山头,是九他修炼成仙的地方。仙成下东海,石留。此地留有九他下东海的龟头村的地名,九八年防汛抗洪时,有渔人曾发现有九只鸟龟游于此,人们猜传“九龟常回家看看”,大概是从东海溯长江过樊口大闸潜游回来的。当地人敬“他”如神,捉到龟不吃,也不卖,只“放生”。有求财,求福、求长寿的人们,经常到这九龟山上看一看、转一转、揽一摸,沾洁仙龟的灵气。三山还有古屋吴氏祠堂,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雉山。有“雉山烟雨”之称。明代有诗人咏道:“ 翠微深处白云幽,曲径纤回到上头。北望烟尘关塞月,西来风雨洞庭秋。星河晓傍疏钟落,雁影斜连古塔浮。怪底仙人骑白雉,却缘此地丹丘。”
该山历史上并存佛、道文化。芙蓉峰前有灵鹫禅寺,是唐代高僧义祟道场,建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 唐宪宗曾御书“灵鹫禅寺”匾额,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重修,现尚存遗址。芙蓉峰后则有道家名观纯阳宫。芙蓉峰侧有桃花山,山之南麓新建明泉寺座,内有大雄宝殿和五百罗汉堂,道场宽敞,殿堂森严。
白雉山上还有绣球峰、狮子岭、木鱼石、金龟石、卧仙石、鸟金石、金鸡石、八卦石等其它最观,并有生动的民间故事流传。
天平山,俗名麻羊垴。其上有云盖寺,红色胜迹多多:哪南抗日指挥中心旧址、麻羊垴抗日纪念馆、新四军营房旧址、烈土陵园等等。
清峰山据《武昌县志.山川载文:“消峰山在县西南百里,名新峰山高十余丈,用二里,山上有清峰寺。”有观音石、连花塘、仙桃树、凤凰落果、玉泉井、金龟拜塔、 石青蛙、石螃蟹、财洞等自然最观。山脚有邓姓青峰山垮。
龙山龙山又名莲花山周幕单山余脉,海拔168 *.座落在鄂州市南六十公里,距太和镇三公里处,位于太和镇莲花黄村境内。
晋代史筌(武昌记》记载:“武昌有龙山,欲阴雨,上有声,如吹角”。此(武昌记》载文转录于宋代《太平御览》卷38兵书。据先诸《武昌县志》山川引晋陶潜(续搜神记》卷10 8:“县属之 灵溪乡虬山,有龙穴居,人每见神虬出入。(岁)早祷(之),即雨。后人筑塘其下,曰虬塘,今名龙山。”
龙山集龙吟洞、青龙潭、长兴寺、天然卧佛、峰峦、怪石、古井、溪泉、瀑布、山洞、奇花、异草、珍木、稀禽、野兽等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旅游文化十分丰厚,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处清悠的旅游、度假、休闲、朝拜的风景名胜之地。
武昌山。武昌山又名吴王山,山高250米。位于谢埠境内,离谢埠街南向2公里,吴王山就是历史上的武昌山,又名白虎山,因山形象只老虎,北向对面的山向一条龙即龙山,武昌山这里有王者之气,故称吴王山、吴王寨等名近几十年,由于金鸡神泉出名,这个地方则叫城了“金鸡坡”。 相传西周中期鄂王红为选址,请阴阳家遍游名山大川,寻找凤水宝地,最后选中了这块宁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抬头望,的宝地筑山城;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定都武昌,就是以此山名而为县名郡名的。孙权在山上修建楼台亭阁,建避暑宫。至今有古遗址:武昌观、吴王寨、白衣庵、石门开、圣挂排、凉亭、天赐桥、石碣铭文、古墓、吴王井、金鸡洞、落箭塘等。
沼山。据(武昌县志●山川)载文:“沿山在县西南七十五里, 高百余丈,绵亘十里。”上有关帝庙、烽火台、鄂王台、藏经洞、朱妃庵等历史文化最点:又自然景观:鸡公石、神龟望月,狮子开口、罗汉崖、石佛、牯牛饮泉等;还有故事传说景点:赶鞭山、笔架山、美女峰、佛泽泉等。
峒山。据《武昌县志.山川载录:“湖山在县西南五 十里,突起樊湖中本名童山、义名钢山。”历史文化最点:招隐寺、陈氏宗柯、紫竹堂、进土幕、望江亭、荷花池、砚盘石、宴月楼、将军柱、清风亭、狮子垴等。
凤凰山。其上有风凰神寺,又有妙明寺。且有妙明寺的传说:妙明是三国吴王的第三女,妙明的姑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刘备的夫人。孙、刘为荆州交恶后,孙权接回孙尚香后,居于武昌城外十八里的风凰山下。妙明与姑姑住在起,后也未随孙权迁都回建业,终老于此。后人为了纪念孙尚香和孙妙明,特立庙祀之。
五卦山。原名北獐山,相传古时著名道士许逊(字旌阳)在此踩封占卜降蛟,当踩到五卦时,山摇地动,突兀的山峰陡然塌陷凹,许道土便再未往下踩。于是人们把北獐山改名为五卦山。五井山是大冶四大名山之一。其山上竹林苍翠,四季长青,景色迷人,景观甚多。金盆浴鲤莲吐艳(莲花池),盘龙石上望日出(盘龙石),晒谷于石灿晚霞(晒谷石),通海井泉清如镜(石井泉),镇山宝剑试剑石(试剑石),高僧打坐仙人椅(仙人椅),道人指点油盐罐(油盐罐),杆子石下祈风雨(杆子下)等八大天然景观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览观光。五封山不仅是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佛教圣地。传说古代冶邑东方、白雉、五卦、天台四大名山,景色宜人,各有千秋。东方智印、白雉义崇、五卦五龙、天台源公白毛四位仙僧和脚夫元贝云游于大冶,来到换绦桥,在分伙山分手后,各自登山为祖师。五龙登上五卦山建寺,五龙便是五卦寺祖师。五卦寺虽历经战乱,毁而建,建而毁,但香火不断,天扑建禅灵寺,普济复建,明太祖赐名白云寺。现建成的高明寺,既保留了原寺的典雅,又增加了现代的气势。大雄宝殿中众佛栩栩如生,与之配套的观音堂、藏经堂、讲经堂、斋堂一应俱全, 规模为历代建筑之冠。正如宝殿前一联所云: (hTwy“钟声鼓声诵经声声声应山岳佛堂禅堂藏经堂堂堂树雄风”. LhT]山周半腰所建的青云庵、西云庵、李家庵与山上古寺遥相辉映,给五封山涂抹了更浓的佛缘色彩。传说八仙云游五封山时留下了不少脸炙人口的神话故事。铁拐李的足迹,遍布五封山南山北昌洞宾的试剑石至今磨痕未灭:韩湘子曾站在循龙石上望日出,从此盘龙石改为望日台:何仙姑坐过的仙人椅,椅背上疏脆花纹依稀可见:张果老的驴槽石与做来和欣赏过的循花池相互辉映,白蕊红连充相吐心:汉钟离析风祷雨的杆F下旧迹我存,
依稀可辨:曹国易冷饮过的石井泉,泉水清澈,鲜凉可口。悠远的佛缘、不朽的传说和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义为五井山平傣了几分神构。
城子山。是新石器晚期人类活动古遗址,立有哪州市人民政府文物保护碑,上有城子寺,不远处有伍通寺,城子山坡沿徒削,象座土城,传说是伍子胥派兵挑起来的,故下雨时边积水,边不积水。; 隔田冲有伍担垮、伍担山、伍担桥,俗佃言传是楚国时伍子胥的老家,不远处有伍通寺。伍担桥连接马桥古驿道。伍子胥逃楚奔吴的“芦洲渡”,相传在马桥古驿道严垮黄鹤林(马桥村八组)。临江“芦洲湾”的古地名也”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