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武昌之流变
鄂州·武昌之流变
湖北简称“鄂”,缘于清代省会武昌是隋朝以后鄂州治所,故简称鄂。换言之,鄂来源于古鄂州(今武昌),即武昌的前身为鄂州城。
史载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为抗曹魏在黄鹄山(今蛇山)夯土筑夏口城(今武昌。因对岸即夏水入江口,故名夏口城),城周围不过二、三里,为一座军事城堡。南北刘宋时期(454年)设置郢州,辖6郡34县,夏口成为郢州治所,于是夏口城称为郢城。此后齐、梁、陈各朝州治均设此。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为鄂州(今武昌),设置江夏郡,其郡、州、县治在江夏(今武昌)。唐元和元年升鄂岳观察使为武昌军节度使,宝历元年(825年),著名政治家(宰相)牛僧儒以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等身份坐镇鄂州(今武昌),并以砖结构即所谓陶甓来代替夯土结构,重筑鄂州城垣。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湖广行省治所由潭州(今属湖南)迁鄂州(今武昌)。于是,鄂州正式成为行省级的大区域行政中心。当时的鄂州(今武昌)既是辽阔的湖广地区的行政中心,又是元代威顺王封国之所在。元大德五年改鄂州为武昌路,明清时期,武昌称为“湖广会城”,为湖广省省会和湖广总督及湖北省省会。此时的武昌已成为湖广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并形成上下两武昌,只不过一为武昌府(今武昌),一为武昌县(今鄂州)。1912年,废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1926-1949年间,武昌一度设市。1949年后,武昌为武汉市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有意思的是,今鄂州为古武昌。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自公安(今属湖北)迁都于鄂县建都,因鄂王城东南约10千米处有武昌山(今鄂州梁子湖区太和镇附近),遂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并置武昌郡。据《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这也是武昌的最初来源。八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修筑了武昌城(亦称吴王城)。不久改名江夏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置鄂县,改江夏郡为武昌郡。南朝宋移武昌郡治于夏口(今武昌县)。隋初废。开皇九年(589年)鄂县并入武昌县,属江夏郡。大业元年(605年),知县羲仕暄筑武昌县城。南宋属寿昌军。明清属武昌府。1913年改称寿昌县。后因与浙江省寿昌县重名,于1914年改为鄂城县。1960年设鄂城市,后撤销,于1979年复设。1983年合鄂城市、鄂城县及黄州镇置省辖鄂州市。1987年原黄州镇划回黄冈县。至此,鄂州、武昌演变成两地名称的对换。今鄂州市濒临长江的观音阁公园新建了“武昌门”。
值得注意的是,鄂州又与鄂王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鄂王城位于今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村胡彦贵湾,距集镇约3千米。原属鄂城县(今鄂州市)马迹乡。1958年划归大冶县管辖。史载殷商时曾是古鄂国都城(即噩国。一个以捕鳄鱼为生的群落,今随州安居羊子山曾出土西周“噩矦方彝”青铜器
),楚灭鄂之后,成为楚别都和封邑。据《武昌县志》载:“鄂王城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周夷王时,熊渠封中子红于鄂。”秦统一六国后,先后在今鄂王城城址所在地设鄂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孙权自公安迁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至 1913年。
资料链接
武昌城
在明洪武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展和建设,范围东自双峰山长春观,西至黄鹄山矶头,南起鲇鱼套口,北止塘角下新河岸。武昌城墙体为陶砖结构,墙身高大雄伟。城垣周长达约10千米,城内径东西约2.5千米,南北约3千米,略呈长方形;按现代投影法测算,城内面积约6.122平方千米。城高约9.34米,顶宽约18米。武昌城虽多次维修,但城池规模依旧,只是城门名称有所变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御史顾磷在任时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改小东门为忠孝门,改新南门为中和门,改草埠门为武胜门,改竹牌门为文昌门。共设城门9座,城东有宾阳、忠孝2门;城北有武胜门;城西有汉阳、平湖、文昌3门;城南有望山、保安、中和3门。各城门之间距离不等,宾阳门至忠孝门约900米,忠孝门至武胜门约1800米,武胜门至汉阳门约1250米,汉阳门至平湖门约600米,平湖门至文昌门约900米,文昌门至望山门约640米,中和门至宾阳门约1800米。城头建有谯楼、月城各一座,另建有城垛约2333庄、营房约40座。沿城墙壁有水门、水闸,经排城内汇水。于武胜门至忠孝门建有水门2座,汉阳门、平湖门、武胜门附近设水闸若干。武昌城外围还挖有一道水面深阔的护城河,城西临长江,城东、北、南三面的护城河总长约11千米,河面宽约9米、深约7米。从军事角度看,可谓深沟高垒、固若金汤。清代武昌城未作拓建和兴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方便武昌城东铁路运输,于宾阳门与中和门之间增辟1门,取名通湘门。至此武昌城门增至10座。1926年,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作出拆除城垣决定,至1929年,除保留起义门及小段城墙外,其余基本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