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吆喝”余音袅袅
民间“吆喝”余音袅袅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过去一些贩夫走卒、艺人工匠为了糊口,他们肩挑“行当家艺”,走村串户招揽生意,吃“百家饭”,他们的吆喝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昔日农村有很大的需求市场,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补旧换新”,一切技艺随之应运而生。那年代的手艺人凭借自己的技艺挣钱,他们常年在外,起早贪黑,不畏寒暑———“两脚奔奔走,为的只是身和口”,用“诚信”二字为老百姓服务,他们每走一地,就会用“吆喝”声来告诉用户其职业特点和要达到的目的。
出现频率最高的行业要数磨刀匠、染匠、蔑匠、箍匠、弹匠、卖花匠、补鞋、补伞、补搪瓷、补锅、补碗、补蓑衣、补斗笠、倒镵头以及收头发、收破烂等。因他们的手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故而修补翻新的次数增多。他们的吆喝声像山泉一样丁冬,像春风一样醉人,时而轻慢,时而奔放。“胶皮……套鞋呀!”皮匠的吆喝声是那样的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当你听到一声高过一声的“补……伞……嘞”,就知道是身驮伞箱,手拿伞骨的伞匠。有些匠人直观性很强,只要观其行,就可知道其职业,如一位手拿铁尺的年轻人,鼻孔里充满黑灰,你就会知道他一定是补锅的。蔑货在民间中损坏率比较高,这样就给蔑匠上门修补创造了机会,他们挑着蔑货担,手拿蔑尺,边走边喊:“补箩……筐啊!”一些用户听到后,就拿出损筐破箕让他们补。补蓑衣行业总是一专多能,即补蓑衣,也补棕床和斗笠,他们手抱棕叶棕绳,边走边喊:“补蓑……衣呀!”像一些挑小担的叫卖声很有特点,他们的吆喝各有千秋,如“卖……盖油雪花膏!”、“卖……绣花针!”、“换窑货……啊!”、“丝绒袜帽……绣花鞋……”、“香烟饼子……桂花糖……”、“雪花膏……玫瑰油……”,听到这种吆喝你就会知道是卖日用百货的。最受主妇们欢迎的吆喝是:“卖……花样啊!”、“卖……豆腐干子!”、“卖……烧酒!”、“卖……萝卜白菜呀!”、“卖……莲藕鸡头苞!”、“卖……麻花麻条芝麻饼子”、“卖……发糕白馍!”、“换……鸭毛鸡毛鸡蛋啊!”等等。
最让小朋友们陶醉的是“敲浆糖”、“吹糖葫芦”、“炸苞果”、“爆米花”等叫卖声。一些口馋之辈在家中翻箱倒柜,实在找不到“破烂”,就干脆把自己家的秤砣拿去换。最有特色的是磨刀匠,他们肩扛磨凳,手拿铁夹“锵……锵锵……”,边走边喊:“磨剪子嘞……铲菜刀……”其声调高亢委婉,悦耳动听。最形象的是弹花匠,他们身背弹弓,左手拿着沉重的抖盘,右手拿着弓锤,边走边发出“嘭、嘭”之声,口喊:“弹……棉絮哟!”最热闹的是大集体“倒镵头”,由湖南来的一批工匠,驻地筑炉,翻沙造型,一人从炉火中舀出铁水,灌进模具中,转眼一个热气腾腾的镵头就倒出来了,其场面十分壮观。
有意思的是,在众多行业中,有一些匠人并非靠吆喝行走来揽生意,如木匠、石匠、泥匠、缝匠、铁匠、剃头匠、雕匠等,他们的职业特点既是家家需要,又是户户不常有,也许是“酒好不怕巷子深”,不愁没有生意的缘故吧。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昔日那些传统的“匠工艺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些熟悉而亲切的“吆喝”声似乎已经绝迹,是因为他们的匠艺在时代的大潮中,有的被新材料所代替,有的被失传,有的被迫改行。每当听到那生硬“铜锈味”的叫卖,就会让我们更加怀念昔日匠人的身影以及那令人振奋的“吆喝”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