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绚丽!色彩的使用让动画在不知不觉中打动你
㛑
早在1932年,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部彩色的动画片。而之后发达的日本电视动画在1950年代就有实力制作彩色动画,富含想象力的绚丽的色彩也成为了动画与实拍电影的一大区别。制作动画是严谨的,因此有专职的色彩指定,但又因为电视动画制作的流程非常复杂,所以不少的“量产”的连载动画的色彩调教其实并不如实拍影片。那么动画制作中,创作者们对于色彩有什么样的追求,色彩对于一部动画的影响又有多高,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色彩对于动画的意义
一部动画需要色彩,并不是只是让动画看起来更加绚丽,而是可以影响整部作品的氛围,一部故事有趣、角色出彩的动画,却有一个违和感十足的色彩,就会让人觉得十分可惜;所以,一个合适的色彩设计,可能说不上是动画的灵魂,但一定会为一部动画添枝加叶,扶持动画达到最佳的效果。注意,这里说的是“合适的色彩”,而不是“准确”的色彩,那是因为,动画的色彩设计,有相当的主观性。
不同风格的动画需要不同的色彩设计。
例如儿童向的《KEORORO军曹》这样的动画,一般会用一个鲜明的色彩来描绘,更加敏感,这容易激发孩子们对动画片的兴趣;
而像《攻壳机动队》,《心理测量者》这样未来感十足的科幻作品,一般会用偏向冷色调的背景和调色,让作品有“科技感”;
像是《夏日友人账》这样的温情动画,就会用柔和的色调,来抒发那种慢节奏的感情达到治愈的观感;
所以,一部动画是否出色,其实不仅仅和动画的“画的如何”有关,和剧情的节奏控制有关,和音乐有关,还和动画的色彩设计很有关系。如果说画是一部动画的筋骨,剧情是动画的灵魂,音乐是动画的血液的话,那么色彩,就是传输这些血液的血管和经络。
而一些观众,之所以会喜欢某部作品,其实不仅仅是包括喜欢动画的故事,声音,也可能在潜移默化中,被它的色彩所打动。
谁来确定动画色彩的基调?
大家都知道,动画导演几乎管着动画的所有,但其实,具体的事情,导演是管不到的,至少动画导演是管不到的,例如,作画有美术上的失误,不精通美术的导演也是看不上的,也不由他管,而是由作画监督管,那么一个色彩其实也一样。一部动画整体的色彩基调,导演可以给出自己的看法,但导演本身并不一定精通色彩的科学。就好像一个导演他可能可以随笔画出个不错的分镜,但他不是美术专业出身,自己可能并不精通原画,所以实现分镜的效果还是需要原画师一样,色彩的具体设计交给“色彩设计”和“色指定”这些岗位来确认。
色彩设计这个职位,要根据故事的情节,来为动画设计合适的色彩体系,必须精通色彩知识,懂得什么样的色彩适合什么样的故事,再为动画确定独一无二的色彩运用。
色指定是通过色彩设计的担当者,具体来为不同的场面、集数上色的人,一般是复数人担当,不同的集数会用不同的色指定。
要担当动画的“色彩设计”,需要什么条件?
要担当动画的“色彩设计”,大致需要满足这么2个条件。
1是对色彩知识的熟知和运用。色彩可以影响动画的氛围,因此要配上合得上作品的世界观和剧情目的色彩,这注定需要熟悉掌握色彩科学的知识。
色彩设计不仅要设计出通常情况下,角色的色彩,还要确定昼夜变化、不同环境中角色的色彩,来让色彩的变化符合现实的标准。
但仅仅需要懂得色彩符合现实,是不够的。色彩设计第二个需要的素质,就是懂得来根据作品的氛围,设计主观的色彩。例如下图这个是现实取景的素材画面。
画面中充斥着黄绿,而经过了色彩设计之后,实际出行的动画画面如下:
经过精心的调整后,色相被统一,淅沥雨天的那种氛围就油然而生;
所以,色彩设计需要懂得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还得会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来设计适合的色彩,这就是上文提到过的,动画的色彩设计未必需要的是“准确”,但却要“合适”。这一点上,我觉得比实拍的电影,都更加突出。
总结:
动画制作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哪一个步骤没有细心,就可能让作品染上瑕疵,而达不到最完美的效果,反过来说,只有每个步骤都足够用心,才有机会诞生一部好的作品。用心未必有好的作品,但是用心是好作品的必要条件。而对于色彩的追求,只是一部好动画中,不太容易让人发现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