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实验

■■■

01

背景介绍

1930年,Walter Mischel出生于维也纳,因为纳粹的缘故他的家族在1938年移民至约纽市。他一开始的兴趣是艺术,但他1951年起开始在纽约市立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1962年他来到了斯坦福大学,在那里他与Bandura以社会学习的研究取向来探讨人格,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个实验正是他在这个期间所做的一项研究。Mischel在1978年和1982年两次获得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杰出科学贡献奖”。

02

实验内容

1966年-1974年之间,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必应幼儿园找了500多名儿童参与了实验。研究人员把孩子们带进一个房间,房间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颗孩子们选择的最喜爱的棉花糖(或者曲奇饼干、薄荷糖等)。研究人员告诉孩子,自己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如果他回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吃掉了,则没有奖励。

在此期间,有的孩子在房门关上后几秒钟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有的等了一分钟、有的等了五分钟、有的甚至等了十三分钟。而没有吃的孩子,他们会看着棉花糖,不断往后推,甚至舔上一口,或者通过唱歌、踢桌子、闭眼睛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直到研究员回来。

参与实验的一些孩子正是米歇尔孩子的同学。很多年后在一次聊天中,米歇尔向自己的孩子问起了同学们的近况,他发现很多没有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他组织研究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发现,那些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在压力情景中也不那么容易崩溃。他们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类似我们的高考)考试分数更高,能获得更高学位。另外,这样的孩子会更少地出现例如犯罪、肥胖和吸毒等不良问题。至此,米歇尔等人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自控力,也就是延迟享乐的能力,是决定孩子今后成就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被试们成长到中年后,研究员对这些人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发现那些可以高度延迟满足的人,前额叶皮层区非常活跃,这个脑区,主要控制人们解决问题、创造性思考、克制冲动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些人除了自控力特别好以外,他们的创造力也比实验中没有延迟满足的人更高。

03

教育启示

当父母看着孩子时,当老师面对学生时,我们都曾幻想预见未来,去看看这个孩子未来能否成功。这个实验成功让我们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它带给我们最直接的结论就是,自控力(延迟满足能力)越强的孩子,未来成就会更高。为此,一些家长看过这个实验后就会去买棉花糖来测试一下孩子。当然,更多的人选择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比如:喜欢的玩具不能立刻买,要等到完成一定任务之后才可以买;想看的动画片不能立刻看,要等到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才可以看。

在这样所谓的培养中,家长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棉花糖实验中的孩子,是自己主动选择延迟满足,并不是被他人意志强加的。但在许多家长舍本逐末的早教培养中,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自主意识的尊重和培养,对孩子所谓的培养,大部分是家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导致最后孩子的能力没有提升,反而会养成为了满足家长要求,舍弃自己原本意志的习惯。早教培养,适得其反,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任何将理论转换成实际操作时,都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盲目模仿的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那么,自控力是不是由基因决定,是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呢?

并非如此,米歇尔认为,自控力来自基因,但它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增强,而这需要让执行功能成为成功人生的必备技能。培养自控力的执行功能具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必须主动牢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两种可能性(延迟满足和不延迟满足的结果)。二是必须注意自己实现目标的过程,通过灵活利用一些技巧抵抗诱惑或转移自己对诱惑物的注意及认知,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出必要的修正。比如,分散注意力,离开诱惑物,去玩玩具或做游戏,等等。三是必须抑制冲动性反应,比如不去想诱惑物有多么吸引人、不伸手去摸那些奖励物。

自控力能发挥多大作用不仅取决于能力,更取决于人的自主意识、自主性。

作为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也被很多人反复实验和论证。文章的最后,我们再分享两个新的实验成果。

2012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安思林团队重新做了棉花糖实验。他们把召集来的被试群体分为 A&B 两组,在开始真正的棉花糖实验前先做了一个试验。实验人员让两组小朋友用蜡笔画画,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两组实验人员跟小朋友说他们去取一些新的、更好的蜡笔来,然后就离开房间。几分钟后,A组的实验人员如约拿来了新蜡笔,B组实验人员空手而归,说没有拿到蜡笔。类似试验又进行了一次,这次实验人员向两组小朋友许诺的是贴纸,同样,A组小朋友如约拿到了贴纸,B组小朋友再次失望。这个实验结束之后,实验团队引入了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诧异:A组小朋友平均12分钟之后才吃棉花糖,但是B组平均只有3分钟,差距足足有四倍!这个实验让我们想到了生活中我们给孩子们许下的“空头支票”。大人能否信守承诺会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建立。如果孩子在言而有信的环境中长大,内心就充满了安全感,那么即使是很细微的承诺,孩子也有足够的自信和耐心去等待。

2018年5月,纽约大学的Watts等人推翻了棉花糖实验的成果,他们发现,家庭条件差的孩子更没有耐心,因为他们缺乏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稳定感。精神层面的稳定感就是“有原则而无条件”的爱。有原则,意味着不会对孩子犯的错视而不见,甚至颠倒是非黑白,帮孩子推卸责任。无条件的爱,意味着无论孩子美丽或者丑陋、聪明还是笨拙,无论取得成功还是犯下错误,父母都不会抛弃他,而是会永远坚定地帮助他、陪伴他,支持他。这大概就是父母之爱最美的样子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