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又是一年中秋时(有声)
稿源:掌上长沙
2021-09-16 21:3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夜晚,去家附近公园散步。
公园里,人们三三两两,或疾走,或边聊边走着。我随在人群里,如往常一样快步向前。蓦地,一阵香气钻入鼻息,甜甜腻腻,带有一股子霸道的不容分说的浓郁。仰头望去,夜色中那些熟悉的小花朵已然开了,盈盈点点于繁茂的枝叶间,若隐若现似顽皮的孩子在捉迷藏。哦,是中秋节要到了啊。
这一年一度的桂花香,带有强烈节气和时令讯号。譬如在长沙,桂花开得正好香气正浓,便是中秋佳节来临之时。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源自于“祭月节”。在华夏文明早期认知中,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是人们最早崇拜的对象。《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是祭月,故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和民众就已经有了祭月、拜月的仪式和活动。“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文献《周礼》,官宣为全国性质的节日,是在唐代,盛行于宋代以后。
中国人骨子里热爱大团圆,所有的节日内核都是快乐。春节是最大的快乐,家家户户贴春联辞旧迎新。在外奔波的游子,无论多远都要在春节返回家中与亲人团聚,那才是一年辛苦忙碌的动力和理由。元宵节有欢乐恣意的猜灯谜、赏花灯、划旱船;融入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赋有伤怀情思的端午节,也以赛龙舟的豪迈欢快隆重开场;即便是扫墓祭祖的清明节,肃穆之余仍有荡秋千、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目;而中秋节,却是在快乐之上又衍生出了无限的浪漫。
中秋之夜,仰望着空中皎月,品尝着香甜酥软的月饼,再啜一口桂花蜜酿,此时夜空中飘来阵阵桂花香,节日气氛于皎洁的月光中晕染弥漫,荡漾开来。文人骚客因而情思炸裂文思泉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等佳句美诗横空出世。那些生动活泼的神话故事也应运而生,美丽的嫦娥、深情的后羿、可爱的玉兔、勤劳的吴刚,令人垂涎的月中桂花酒,千百年来勾起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和饱满的情怀。
小时候,我便最爱过中秋。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门前树下小圆桌旁。母亲在那晚显得较平日悠闲,她和我们坐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我们望着天上那一轮明亮的圆月,猜测着嫦娥此时在干什么,那个每天捣药的勤劳小玉兔过了今夜是不是也会放个假?我们沐浴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之中,每个人的心灵似乎都安上了翅膀。那时候的月饼是酥皮的,皮上还有一个小红章,像盖了一枚郑重的小戳。皮一层一层地剥,一片片入口,吃到月饼馅之前,不免种种猜测,仿佛经过重重关卡破解迷雾一般,有丝莫名的神秘。如今酥皮月饼很是罕见,我也渐渐不怎么爱吃月饼了。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月寄情托物言志是文人的思路开合,而以自然现象贯穿人生哲理更是先哲圣人的智慧。《周易》中“日中则昃,月影则食”,便是借日月盈虚的自然现象寓示人类生活应遵循的规律。《红楼梦》中多次对中秋节不惜笔墨的描述,亦是以中秋的圆满盛极反衬影射其之后的衰微。
顺着桂花树的叶梢,我望见天空中那一轮将至丰盈的圆月。于浓浓的桂花香中,感受着秋天的饱满,更添了一丝对中秋的期盼。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