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松解术(精品文章)
肌筋膜松解术
特点:损伤小、见效快、治疗次数少、安全可靠。对冷、麻、凉、关节屈伸不利等其他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往往可以达到瞬间解除的效果,易学易懂。
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以及动作体位和局部功能障碍,是构成我们这项技术的中心内容。
一、头颈部疾病
上项线:枕外隆凸到乳突上缘之间的连线,枕外隆凸从头顶向下摸高高隆起的骨性点。
下项线:两个乳突下缘之间的连线。
上项线和下项线之间大约有一指宽的距离叫做向平面。
顺着枕外隆突向下推,从颈椎摸到的第1个骨性点就是颈2棘突。
颈1横突的位置:从乳突向下一横指向后一横指。
第7颈椎(大椎穴)横突的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缘向外三厘米向上一厘米的位置。
肩胛内上角、肩胛冈、肩胛下角摸点时遇体型较胖患者,需叫患者手背后,这样肩胛骨就充分暴露出来了。
头痛、头昏、神经性头痛
枕大小神经卡压并发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包括:视力疲劳,前额疲劳,眼球发胀,甚至突出,它最容易形成卡压的部位,位于下项线旁开2.5厘米,刃针松解即可。
三叉神经痛,又称为面神经痛,三叉神经一共分为三个支,颞支(上)、颧支(中)、颊支(下)和下颌支(下)。
临床上我们需要把三叉神经痛和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相区分。
三叉神经痛特点:疼痛区域不能跨过面部前正中线位置,发作时间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一天发作数次或几天发作一次,大多数患者可在面部触及一个扳机点,也就是病人触摸该扳机点时会引发疼痛,以至于患者不能刷牙或洗脸。
神经痛相较于肌肉来说,疼痛程度比较严重。一般用激烈的语言来形容,例如刀割样的疼痛,烧灼或闪电样剧烈疼痛。
三叉神经痛处理
外周治疗点:肩胛内上角,颈7横突,颈2棘突旁,颈1横突,颈2棘突(摸到颈2棘突向外旁开1.5厘米左右找压痛点)。
局部治疗点:1、乳突下缘一厘米左右位置,2、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下1/3处,3、咬肌前内上缘,颧骨下缘1.5厘米左右寻找压痛点,4、眉弓后缘1.5厘米左右位置找压痛点。
颈源性综合症引起麻木的选点:第二,三节颈椎椎间孔变形变小时,患者仅仅出现后背痛和麻木,局部没有症状。
第3 、4颈椎椎间孔变形变小时,患者就会出现颈痛、肩痛伴麻木。
第4、5颈椎椎间孔变形变小时,患者就会出现颈痛、肩痛以及肘关节下方10厘米位置麻木疼痛。
第5、6颈椎椎间孔变形变小时患者会出现颈痛、手臂疼痛、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第6、7颈椎椎间孔变形变小时,患者会出现颈痛,手臂痛,伴有无名指、小指和中指发麻。
颈一横突综合症
第1颈椎也叫环椎,它是由前后弓和两侧块组成,前弓比较短,其前部中央有关节面与枢椎的齿状突构成寰枢关节。寰枢关节错位会引起患者出现头晕症状,第1颈椎无棘突很难触摸到。两侧头后小直肌附着于第1颈椎结节上,椎动脉从两侧沟部穿出,经过枕骨大孔进入颅腔,第1颈椎横突尖附着着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
第一颈椎-横突综合症临床表现
1、 头部僵硬,一侧或双侧枕骨下项线外侧部疼痛
2、 头昏、太阳穴疼痛、一侧面部疼痛或发紧感,严重者眼球突出,眼袋明显
3、 下颌关节疼痛,以张口或咀嚼食物时疼痛加重
4、 耳鸣或听力下降,用力将耳朵向上提拉可暂时明显缓解,稍后症状又复原
5、 可引起面瘫,面肌痉挛,面部发麻
6、 可引起三叉神经痛,牙痛等症状
第1颈椎横突综合症治疗点
1、 颈1横突横突尖,(乳突向下一横指向后一横指)
2、 颈2棘突旁的痛性结节点(颈2棘突向外旁开1.5厘米处,寻找压痛感)
注:治疗时让患者采取适当姿势(俯卧位胸部下垫一个枕头,使前额与床面接触,将后颈部向上弓起)
头后大、小直肌损伤
头后大直肌起于第2颈椎棘突,向上止于枕骨下项线的外侧骨面,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旋转,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向后仰
头后小直肌起于第1颈椎后结节在头后大直肌内侧,止于枕骨下项线的骨面,其作用同头后大直肌
大、小直肌损伤患者临床表现:不能做点头动作,但可以缓慢低头,因为头后大直肌都附着于下项线位置,所以下项线是我们重要的治疗点
下项线治疗点
1、 处理下上线用圆利针松解,
2、 颈2棘突旁
头上斜肌与头下斜肌
头上斜肌向上附着于下项线外侧缘,向下附着于颈1横突尖
头下斜肌附着于颈1横突及颈2棘突
头下斜肌是头部主要回旋肌,是连接上方两节颈椎的肌肉,头后大小,直肌,头上下、斜肌,统称为枕下肌群,他们都是头痛的常见根源,往往引发头部深处难以定位的疼痛,从枕区向前放散到框区与头半棘肌损伤引起的疼痛,相互混杂无法区分,枕下肌很少独立于枕后主要肌肉而造成疼痛,患者主诉睡眠时候,枕区压在枕头上感觉头痛立马发作,疼痛位置靠近外侧,位置较深,患者经常用手指在颅顶部乱指,头下斜肌受累,头部转动会使头痛加剧
治疗点
1、 颈椎1横突
2、 颈椎2棘突旁
胸锁乳突肌损伤
起点:胸骨柄前面锁骨内1/3的上缘位置
止点:颞骨乳突外面以及下项线外1/3的位置
胸锁乳突肌分为胸骨端和锁骨端,在解剖和功能上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他们造成的疼痛区别很明显,胸骨部损伤主要影响头顶、枕区、颊区、眼睛上方、咽喉和胸骨部位的疼痛,锁骨部损伤表现为额头痛、耳痛。
单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可使头向对侧转动向上倾斜,双侧肌肉收缩可使头屈曲,控制头颈向后。
胸锁乳突肌胸骨部下端损伤可以影响到胸骨上部,这是唯一一个向下传导的点,其余的胸锁乳突肌激痛点,疼痛均是向上传导,疼痛呈弧形,沿同侧颞区进入上颌骨达框上棘,并深入眼眶。
胸骨中部内缘损伤会影响到咽部以及舌后位置引起喉咙痛。
胸骨部损伤往往伴有眼睛过度流泪,结膜充血,眼睑下垂,单侧耳聋或耳鸣。
胸锁乳突肌的锁骨部损伤,中部纤维的激痛点向额区传导疼痛,上部激痛点向耳内深处或者耳后传导疼痛,有时也可向颊区和臼齿部传导难以定位的疼痛。
主要伴发现象是空间定向障碍,也就是患者主诉为头晕、天旋地转的感觉,还可以引起重量失衡,感患者提拉重物乏力,10公斤的东西,患者感觉100公斤重一样无法提起。
胸骨端主要引起的是头痛症状,锁骨端主要引起的是头晕症状。
治疗点:对准肌腹压痛点刃针松解即可
咬肌和颞肌
咬肌分深层和浅层
浅层咬肌功能:提升下颌,
浅层咬肌损伤引起疼痛部位放散到眉上,下颌骨,以及上下臼齿
深层有咬肌主要负责下颌骨的前后移动,临床表现是疼痛。
深层咬肌损伤会出现单侧耳鸣以及夜间磨牙症,区分深层咬肌导致的耳鸣可以让患者做张口动作,若患者张开口耳鸣症状明显减轻,那么说明耳鸣与深层咬肌有关,咬肌损伤是紧张性头疼的一种成分,可能会与紧张性头疼一起出现,经常作为胸锁乳突肌的卫星点出现,
咬肌经常与颞肌密切合作,颞肌更多的是负责下颌骨的平衡和位置控制,而咬肌提供较大的闭合力。
颞肌损伤会引起额头痛和上颌牙痛,主要传导遍布于颞区沿眉部和眼后部的疼痛。
颞肌起于颞深筋膜深表面和颧弓上方的整个颞窝,下端附着于下颌骨颧突外表面,患者经常会描述成我的牙咬不到一起,但运动正常。
头夹肌和颈夹肌
头夹肌在正中线上附着于下半部颈椎到胸椎3、4棘突上的筋膜,向上向外走行,肌纤维附着于乳突和相邻枕骨的胸锁乳突肌附着点之下。
颈夹肌位于头夹肌外侧尾端,向下在正中线上附着于,胸三到胸六棘突,向上附着于颈2颈或颈3横突后结节,两侧颈夹肌和头夹肌各自形成一个v字形。
头夹肌的损伤会引起头顶疼痛,颈夹肌的损伤疼痛向上传导,可以投射到枕区且穿过颅区引起框后深部疼痛,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脑仁痛。
颈夹肌的疼痛有时还可以向下传导,到上肢带和颈角的位置,头颈夹肌损伤都会引起同侧头痛、颈痛和视物模糊等症状,向对侧转动以及屈曲范围受限。
颈夹肌损伤,患者往往表现为颈部不适或僵硬,部分病人低头时感到颈7棘突处疼痛,头后仰受限,一般往往有外伤史或劳损史,部分病人伴有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
颈夹肌起点,颈7棘突旁可以摸到一个痛性结节,当患者做低头动作时,由于后颈部牵拉可以引起后颈部疼痛以及不适感。
头夹肌损伤治疗点,
1、 患侧颈6、7棘突旁痛性结节
2、 枕骨上项线处痛性结节点
颈夹肌治疗点
1、 第7颈椎横突位置
2、 颈角向上2厘米左右位置
项韧带损伤
临床表现
1、 有长期低头工作史,
2、 颈部酸痛不适,不能长期低头工作,
3、 低头转向时,可闻及弹响声,
4、 在颈椎棘突旁可扪及痛性结节点,低头时项韧带中点处,也有可扪及明显的条索
5、 颈过屈时,颈部酸痛加重并伴有左右转动弹响,
项韧带损伤治疗
1、 颈2到颈7棘突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
2、 在颈3、4、5、的位置有钙化点,
注:刃针不做合骨刺,垂直进针,深入即可
斜方肌
起点: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侧集中,止于锁骨的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各部分纤维走向,功能都不同,
上斜方肌引起的疼痛是沿颈后外侧,耳后向颞区传导疼痛,颈后外侧指颈后颈外之间的位置,
下斜方肌损伤,引起颈后和相邻乳突肩胛骨上部及肩胛骨之间的疼痛和压痛,
中斜方肌损伤临床较少见,主要向脊柱和肩胛骨之间投射疼痛,
斜方肌共7个激痛点,其中P1、P3、P5是较重要的中心激痛点。
斜方肌
斜方肌的P1损伤会牵扯到附着于锁骨的垂直肌纤维。以单侧沿颈后外侧向上延伸至乳突,他是紧张性头痛的主要原因。P1损伤会延伸到头侧集中在颞区,眶区以及下颌角位置的疼痛。我们处理P1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浅捏的模式,把斜方肌浅捏在手里,然后寻找P1点的压痛点再进行刃针松紧。
P2点,位于点的尾端,稍向外一点点。它位于走向比较水平的上斜方肌纤维中间。P2点会导致与P1点相类似的颈部疼痛,但不伴有头痛。P2点只有在头颈部几乎完全主动转到对侧的时候,才会引起疼痛。也就是说,患者不能完全把头转向一侧。斜方肌的激痛点异常活跃,并且伴有肩胛提肌或者颈夹肌也有激痛点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急性颈强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落枕。由于上斜方肌的形态酷似衣架,P1点和P2点损伤后,患者会往往感觉到衣服特别沉重,颈部会有僵硬感。
斜方肌的P3点是下斜方肌的中心激痛点,位于靠近肌肉下缘儿的纤维中间,像颈部高位的椎旁肌肉、相邻乳突和尖峰等处传导剧烈的疼痛。并且向肩胛骨上部传导深部酸痛和弥漫性的疼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颈部和肩部同时疼痛。那么他可能是肩胛提肌和岗下肌损伤引起的。斜方肌P3点引起的疼痛,不会颈部和肩部出现同时疼痛的症状。
斜方肌的P4点损伤会引起沿肩胛骨脊柱缘儿向下传导恒定的灼热疼痛。如果说我们把其他的治疗点都处理完以后,仍然会出现上背部和颈部的疼痛。那么它有可能是斜方肌的P3点出现了问题。
P5点是中斜方肌的中心激痛点。它可以出现在中斜方肌中部纤维的任何一个位置,向内传导浅层的灼痛。他主要集中的激痛点位于颈七和胸三之间。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这个范围之内寻找压痛点。斜方肌的P6点损伤往往会出现肩部恒定的酸痛。我们需要松解的位置,位于肩峰的肌肉肌腱联合处。斜方肌P7点的损伤往往会引起自主神经反应,出现令人非常不愉快的竖毛反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鸡皮疙瘩。P7点的损伤非常少见。
斜角肌
前斜角肌的损伤:前斜角肌损伤多为单侧发病,下颈部以及前侧面疼痛酸胀,用力咳嗽时可以放射至上肢的尺侧,前臂以及手的内侧。前斜角肌损失往往伴有手指发凉,发紫或者是苍白无力,急性发作时,患者往往是手抱住头部前来就诊。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以及前胸部的不适感,向对侧转颈时,胸部有放射样的牵拉痛,颈部转动疼痛。前斜角肌损伤时,患者向患侧转动颈部时疼痛明显。患者前来就诊的时候,往往会手抱着头部前来就诊,或者是不停的甩动手臂,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斜角肌损伤是背部,肩部和手臂疼痛最常见的病因。肩后疼痛,特别是沿肩胛骨边缘疼痛。我们应特别注意检查前斜角肌的激痛点。中斜角肌的下部和后斜角肌的损伤,疼痛往往会向胸部放射,向下可远达乳头呈酸痛状,与岗下肌引传痛不同。前斜角肌向肩前传导的疼痛并不深入关节儿,而是沿上臂前后侧向下传导。他的疼痛往往跳过肘关节,在前臂挠侧,拇指和食指上重新出现。如果损伤的是左侧,那么往往会被医生误诊为心绞痛。斜角肌是一个重要的呼吸辅助肌。所以凡是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我们都需要治疗前斜角肌。因为前斜角肌下面有大量的神经血管。所以说,前斜角肌损伤的时候,会引起手部的麻木刺痛以及手部水肿。我们处理前斜角肌损伤的时候,为了避免碰击到大的神经血管儿,所以我们处理的位置位于锁骨的下窝。斜角肌损伤不会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但肩关节水平外展,会因为相关的胸肌损伤而受限。颈四颈五颈六关节功能障碍,常伴有前中斜角肌激痛点的存在。关注 爱一医 平台学习中医绝技
前斜角肌损伤的治疗点,第一个是颈三到颈六同侧棘突旁的痛性结节点。二是颈七横突上方的痛性结节点。三是锁骨下窝内侧的痛性结节点。四是胸锁乳突肌中点的后方边缘的痛性结节点。
落枕
落枕大多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或枕头高低不合适引起的。患者往往是早晨晨起的时候,突然发现颈部活动受限,或者是出现剧烈的疼痛,不能左右转动,或者低头仰头。那么我们就需要检查患者是哪块儿肌肉出了问题,如果患者举起手来头部活动的疼痛减轻,就是斜角肌的问题。如果患者举起手来头部活动,疼痛不能减轻,那么就是斜方肌的问题。
落枕的治疗点,第一个是锁骨下窝的位置。第二个是颈七到胸3棘突旁的位置,也就是斜方肌的P5点。
肩胛提肌损伤
肩胛提肌位于颈部两侧。肌肉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身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一对带状长肌,起至上四块颈椎的横突,止于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横柱缘的上部。我们说颈椎病80%以上都与肩胛提肌有关。所以说,肩胛提肌是我们治疗颈椎病必扎的一个点。肩胛提肌损伤患者往往表现为肩部沉重,肩部不适,肩背部有紧缩感,有的患者表示,肩背部好像压了一块砖一样的感觉。在患者提拉重物的时候,疼痛会加重。肩胛提肌损伤,头向健侧前屈时会产生疼痛,患者做耸肩的动作时,这时肩胛骨上提会出现疼痛加重。我们需要处理的治疗点是一,颈二棘突,二,颈七横突,三,肩胛内上角。
颈椎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我们的颈部主要有三个活动周,第一个是前俯后仰。第二个是左右侧弯,第三个是左右旋转。在颈椎病中,肩胛提肌的犯罪率最高,其次是斜方肌头夹肌和颈夹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也经常会出现损伤。所以我们依据肌肉的起点止点归纳起来,一共设置了八个治疗点。第一个治疗点是上项线,第二个治疗点是下项线。第三个治疗点是颈一横突,第四个治疗点是颈二棘突。第五个治疗点是颈七横突,第六个治疗点是肩胛内上角。第七个治疗点是颈六颈七棘突旁。第八个治疗点是前斜角肌。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颈椎病一定要考虑上段胸椎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分享几个疾病的治疗视频。
我给大家说一下关于颈椎的问题:
寰枕关节错位分为第一颈椎横移,前后移位及旋转性移位,不论是那种移位,都会岀现相应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疼,视物漠糊,甚至失明。局部不会有什么特殊的症状,治疗方法无非是牵拉手法与针法相结合。
2:寰枢关节岀现错位可能会影响眼晴或耳朵,造成视频漠糊或耳呜耳聋,局部也不会岀现什么不适。
3:2/3颈椎岀了问题,也就是说椎间孔变窄变小会岀现上背部麻痛,沉重不适。
4:颈3/4岀现变窄会岀现颈部麻痛,甚至肩痛,但是肩部运动无障碍,
5:颈4/5岀现问题会造成颈痛肩痛,一直到肘关节10厘米以下位置的以上部位岀现麻痛。
6:颈5/6椎移位或椎间孔变窄会岀现颈痛,上肢麻痛,影响到拇指,食指,中指。
7:颈6/7椎岀现问题会影响颈,肩,整个上肢,小指,环指,中指。
这些问题我们面授班讲课时都会涉及到的!
二、肩背部疾病
岗上肌、冈下肌
下面咱们先来看一下岗上肌的解剖图片。
冈上肌,顾名思义,就是位于肩胛冈上窝里的一块儿肌肉,他的止点在肱骨大结节的上部,冈上肌的主要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冈上肌损伤主要表现为三角肌中部的深处疼痛,以及向下延伸至外上髁部位的疼痛。冈上肌损伤的患者。会出现在肩关节外展90度到120度的时候出现疼痛加重。
冈上肌的治疗点就是大结节的位置和冈上窝冈上肌肌腹的位置。
下面咱们看一下冈下肌的解剖图。位于肩胛冈上部的肌肉叫做冈上肌,那么位于肩胛冈下窝的位置,就叫冈下肌。冈下肌的止点,也在肱骨大结节的位置。冈下肌的损伤可以引起前三角肌深处和肩关节的疼痛,并向上肢和前臂的前后侧向下延伸。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冈下肌损伤引起的疼痛不会集中在肘部。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区分冈上肌与冈下肌的损伤。冈下肌损伤的患者在上肢外展90度,掌心向下、向后平伸时,肩后部就会出现疼痛,患者的手从健侧腋下摸对侧后背的时候,疼痛会加重。
冈下肌治疗点就是在冈下肌肌腹的位置,寻找压痛点,用刃针进行松解。另外一个点就是大结节的位置。
背阔肌
图片上介绍了背阔肌的起点、止点以及背阔肌的功能。背阔肌损伤的时候,疼痛常常集中在肩胛下角的位置,向后延伸到肩后直到手的尺侧缘儿,包括小指和无名指的疼痛。背阔肌损伤的患者,他不能做引体向上的动作。当患者做引体向上的时候,会引起背阔肌的牵拉,从而引起患者的疼痛,另外一个就是患者不能用手向下按压桌子,做撑桌子的这个动作也会引起患者背阔肌的疼痛。当患者肩关节上举超过120度的时候,出现肩部疼痛。那么就可以诊断为背阔肌的问题。
背阔肌的治疗点是平胸七的高度与腋后线的交点处。第二个治疗点是胸八到胸十棘突旁1.5厘米寻找压痛点。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损伤时,患者常常表述为前肩部位的浅表疼痛。在上臂外展15度到20度的时候,肩关节突然卡住并伴有疼痛,可能是肱二头肌的长头卡压所造成的。肱二头肌损伤的患者可以在睡觉的时候。把患病的那一侧压在身体的下方,采取比较舒适的侧卧位。
肱二头肌的治疗点是肱二头肌的肌腹位置,我们可以用圆利针进行松解。另外还有两个治疗点,一个是结节间沟儿,另外一个是喙突的外侧缘。
大圆肌
。
大家看到的这张图是大圆肌的起止点以及它的功能解剖图。当大圆肌损伤的时候,可以造成后三角部位的深处疼痛,也就是深入关节的疼痛。当患者做上臂向上向前伸的动作时,会出现疼痛,但是患者的活动范围不会受限。
大圆肌损伤的治疗点,第一个是小结节嵴的位置。第二个治疗点是肩胛下角的上缘处。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窝那,他的前面被胸廓所覆盖,后面被肩胛骨所覆盖,所以说咱们治疗肩胛下肌的时候非常困难。肩胛下肌的止点,在肱骨小结节的位置。当我们的上臂外展零度到90度的时候,肌力会逐渐加强,但是在130度以上的时候,肌力又突然全部消失。患有冈下肌损伤的患者,不管他是在活动的时候还是静止的时候,肩部都会出现持续的疼痛。患者的手不能够到对侧的腋窝。这个肩胛下肌的损伤也是冻结肩的关键所在。肩胛下肌损伤引起的疼痛,往往会出现在腕部。部分患者会因为腕部的疼痛而把手表摘下来,带到另外一只手上,总感觉戴手表的这一只手不舒服。因为肩胛下肌所处的位置非常隐蔽,前面和后面都有骨骼包围,所以说我们治疗的时候需要向外牵拉患者的上臂,使肩胛骨远离胸廓,这样就可以充分暴露肩胛下肌。把肩胛骨间拉开以后,我们的手在腋窝以内进行触摸,摸到压痛点的位置就是我们的治疗点。
大小菱形肌
图片上介绍了大小菱形肌的起点、止点以及它的功能。那么当胸大肌短缩的时候,会牵拉菱形肌而出现损伤。但是上臂的活动范围和肩胛骨活动不会受限。由于胸大肌的牵拉,经常会出现非常重要的一个姿势,就是拢肩的姿势。当患者的手向前伸、向下够东西时,肌肉处于牵拉的位置,就会是他的疼痛加重。菱形肌的损伤,他的疼痛基本不会外传,主要集中在肩胛骨,脊柱缘内侧区域与脊椎之间。如果菱形肌出现损伤,那么当肩胛骨运动的时候,可能会发出咔嚓咔嚓的摩擦音。我们的治疗点也就是肩胛冈脊柱缘儿的位置找压痛点,然后进行刃针松解。在进行刃针松解之前,我们首先要让患者充分的暴露肩胛骨下面的位置,一个是让患者手向下勾东西,另一个是让患侧的手搭对侧肩膀。这样可以把肩胛骨充分牵拉,远离胸廓的位置。
三角肌
三角肌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可以使上臂向前屈曲,向胸前内收。中部可以使上臂外展和斜上方的运动。后部可以使上臂伸展。使手在身后触摸臀部以及更远的位置,和上臂沿水平线的向后运动。前三角肌损伤的患者,上臂不能抬到水平位置,比如把手放到口边,或从背后伸到肩部的高度。上臂外展90度的时候,可能因为力量严重受损而不能达到水平位置。如果上臂向前外侧提到约15度时突然卡住。而且疼痛急性发作,这可能是由冈上肌肌腱附着处和三角肌紧绷的肌带共同引起。三角肌损伤造成的疼痛一般不会向外传导,只是限于局部的位置出现疼痛。
喙肱肌
上面这张图是喙肱肌的解剖图谱。那么喙肱肌损伤的患者,常常会主诉为上肢痛,特别是肩前侧和上臂后侧疼痛。当患者的手从身后做腰部横向运动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加重。当手臂上举在运动到耳后的时候,喙肱肌收缩,这时候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有的女性患者会告诉医生,我梳头发不能梳到后脑勺的位置,不能够扎辫子,但是摸头顶是可以的,这就是喙肱肌的问题。由于喙肱肌的疼痛不是十分明显,所以他经常是作为一块处理残余症状的一块肌肉。下面咱们说一下肱肌的问题,肱肌又叫屈肘肌,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肘关节屈曲。肱肌的起点是在三角肌粗隆的位置,止点位于尺骨的近端。由于肱肌的表面被肱二头肌覆盖,所以我们处理肱肌的时候,需要用手把肱二头肌推开,下面的位置才是肱肌的治疗点。肱肌损伤主要引起拇指根部的疼痛,也可以达到肘窝的位置。肱肌是屈肘肌,他并不跨越肩关节,所以肱肌损伤的时候引起的疼痛不会影响到肩关节的运动,而是拇指根部可以出现刺痛,麻木以及触感痛。
上后锯肌
上后锯肌位于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深面。上方从颈六棘突至胸二或胸三棘突附着于中线两侧的筋膜。向外下以四个肌齿附着于胸二到胸三肋。上后锯肌又称为呼吸辅助肌,深吸气时能上调肋肌,使胸腔扩大,有助于吸气。上后锯肌损伤,可以造成肩胛骨上部的深处疼痛,而且疼痛非常剧烈。上后锯肌的疼痛,在肘部的鹰嘴窝处比较剧烈,包括前臂手部和小指尺侧也会出现疼痛。上后锯肌损伤的时候,患者不能使患侧在下做侧卧位的姿势。因为肩胛骨压向这个肌肉的板击点的时候,或者是向上提拉重物向外展上臂的时候,疼痛都会加重。
上后锯肌损伤的治疗点,第一个是胸二到胸五棘突旁。第二个是上后锯肌的止点处寻找压痛点和结节。我们在处理上后锯肌的时候,也需要让患者打开肩胛骨的位置。那么就需要患者做搭对侧肩膀的这样一个姿势来充分暴露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
下后锯肌附着于来自最下两节胸椎和最上两节腰椎棘突的薄筋膜。肌肉的四根指突,分别附着于最下四根肋骨的肋角稍内侧缘。下后锯肌损伤引起的疼痛局限在肌肉本身,也可以延伸到肌肉的周围。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下胸部有并不是十分剧烈的一种酸痛感。下后锯肌损伤治疗,需要在肋肱缘下面稍上方一点的位置寻找压痛点。找到条索和结节进行韧针松解即可。
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炎。以肩部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它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急性发病的时候,肩部疼痛剧烈,而且广泛。尤其以外展和外旋运动时疼痛更为明显。压痛主要集中在肩峰外方以及肱骨大结节的位置,但可以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患者出现肩峰下疼痛,并且患肢外展60度到90度的时候,出现明显的疼痛。那么我们就可以诊断为肩峰下滑囊炎。肩峰外端会有局限性的压痛以及肿块。他的治疗点也就是肩峰下滑囊的位置,用刃针进行松解即可。
肩四边孔综合征。肩四边孔位于肩关节的后方,由肌肉和骨关节构成,它上接是小圆机,下接是大圆机,内侧为肱三头肌的长头,外侧为肱骨的上端。由于叶神经和脑神经在肩四边孔中穿出,所以当小圆肌,大圆肌或者是肱三头肌长头损伤的时候,会对这个神经造成卡压,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肩四边孔综合征的患者往往有肩部或者腋后区的外伤史,肩部出现疼痛、肿胀,肩后以及上后臂外侧麻木,肩部外展,伸肘障碍。治疗点为肩胛骨盂下结节,小圆肌起止点大圆肌起止点、肩髎穴稍下方的压痛和异常改变的位置。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如果病人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会发展成冻结肩。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患者,肩部酸胀,疼痛,尤其夜间比较明显,疼痛可以向三角肌下放射。我们的治疗点就是结节间沟的位置,真正的方向与肱二头肌长头方向平行,针体与局部体表垂直刺入。
肱三头肌分为肱三头肌长头内侧头和外侧头。内侧头和外侧头只跨越肘关节。而肱三头肌的远端由一个总键附着于尺骨鹰嘴窝并跨越两个关节。肱三头肌损伤可以引起肩部和上臂上后侧的模糊不清,难以定位的疼痛,大多数患者倾向于将肘关节微屈来避免疼痛的发生。由于疼痛传达到内上髁,患者会避免肘关节与身体接触,因为高尔夫球运动员经常患病,因此会被诊断为高尔夫球肘。肱三头肌的长头激痛点,位于肌腹中间的位置,疼痛和压痛沿上臂后侧延伸到肩后侧。有时还会向下越过肘关节而达到前臂背侧的位置。
肱三头肌内侧头激痛点P2点位于上臂远端的内侧头外部肌纤维的中间。当肱三头肌P2点损伤的时候,会向外上髁传导疼痛和压痛。这也是网球肘的重要原因。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炎症会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他的病变特点是广泛。也就是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我们处理肩周炎的患者时,需要解决三个运动障碍,第一个是上举。第二个是搭肩,第三个是摸背。当患者做上举动作的时候,他参与的肌肉为三角肌和岗上肌,拮抗肌为肩胛提肌,我们的治疗点是肱骨大结节的位置和肩胛内上角的位置。搭肩的动作,他参与的主要肌肉是喙肱肌、肱二头肌。拮抗肌为岗下肌和小圆肌。治疗点是松解肱骨大结节,喙突以及盂下结节的位置。摸背参与的肌肉为肱二头肌、岗下肌、大圆肌、小圆肌,拮抗肌为肱三头肌、喙肱肌。治疗时,我们需要松解肱骨小结节、喙肱点以及盂下结节。
视频上,老师对肩周的各个运动方向以及哪块儿肌肉出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下面我们再进行一下总结。
肩关节外展零度到30度的时候出现疼痛为实质性的肩周炎,30度到60度,出现疼痛的时候为三角肌下滑囊炎,在三角肌下进行松解。60度到90度的时候出现疼痛,为肩峰下滑囊炎。90度到120度出现疼痛,为岗上肌损伤,刃针松解肱骨大结节,圆利针松解岗上肌肌腹的位置。当患者手臂外展超过120度以上,仍然出现疼痛,为背阔肌损伤,治疗点是肱骨小结节及胸八,胸九胸十的棘突旁。掌心向下,手臂水平外展,如果出现肩部疼痛或者运动障碍,属于大圆肌的问题,掌心向上,手臂平伸外展出现疼痛或运动障碍,属于岗上肌的问题。刃针松解肱骨大结节,并用圆利针松解岗上肌肌腹的条索。如果掌心向上、向下、水平外展都会受限,那么就是胸大肌,锁骨部出现了问题,如果患者只能摸到后兜的位置,是岗下肌与肩胛下肌的问题。肩部水平外展向上提拉重物的时候,出现肩部疼痛,使上后锯肌的问题。提重物时,肩部疼痛或者患者不能做耸肩的动作,是肩胛提肌的问题。患者的手摸对侧腋下疼痛加重,不能摸背是岗下肌的问题;患者的手够不到对侧腋下是肩胛下肌的问题。患肢上举超过头顶无力或者疼痛是肱二头肌的问题;患手在腰后做横向运动时疼痛,举手摸头不疼,摸耳朵的时候疼痛是喙肱肌的问题。手从头上向下拉,也就是引体向上的这个动作,或者是手向下支撑身体而出现肩部疼痛,是背阔肌的问题。手臂向下勾东西的时候出现疼痛,是大小菱形肌的问题;前臂屈曲,上臂上抬出现上臂疼痛是中三角肌的问题。肱骨外上髁炎又叫做网球肘内上髁炎,又称为高尔夫球肘。当患者端脸盆的时候疼痛,是肱二头肌损伤,治疗点在喙突的位置。扫地的时候出现疼痛,是肱三头肌损伤,治疗点在盂下结节。拧毛巾的时候出现疼痛,是肱挠肌的损伤,我们需要用圆利针松解肱桡肌。提重物的时候疼痛,是旋后肌损伤,刃针松解旋后肌。高尔夫球肘,松解喙突即可。肱骨外上髁炎和内上髁炎,可能与肘肌和环指伸肌有关,这个在面授班的时候,老师会进行详细的分析。
旋前圆肌综合征
旋前圆肌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旋前圆肌下面通过的时候,被旋前圆肌的两个头之间的腱弓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症候群。旋前圆肌损伤的患者往往会感觉到肘部疼痛不适,有时会像挠侧三个手指放射。有时先感觉到屈指无力,然后才能感觉到前臂和手指疼痛,工作时会加重。我们的治疗点是旋前圆肌的起点位置,找痛性结节进行刃针松解以及圆利针松解。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人体的正中神经,在进入手掌部的腕管时受到压迫而产生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以及拇指肌肉无力等症状。患者的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环指疼痛和麻木。那么它的治疗点是在挠侧舟骨的痛性结节点、尺侧腕豆骨的痛性结节点,手背侧尺骨茎突挠侧缘的痛性结节点。
挠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在挠骨茎突部腱鞘内长期相互反复摩擦,导致该处的肌腱与腱鞘产生了无菌性的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挠骨茎突部隆起疼痛,腕和拇指活动时疼痛会加重,局部有压痛感。让患者握拳,向尺侧伸屈的时候,患者会出现非常剧烈的疼痛。我们的治疗点是在挠骨茎突处寻找最敏感的压痛点进行,刃针松解即可。进针的时候要注意针刃与挠动脉要平行切入。
三、肘关节屈伸不利,以及手部的疾病。
肘关节屈伸不利,常常见于重体力的劳动者,比方说经常搬运重东西的工人。他们往往会患有肘关节屈伸不利。也就是手臂不能完全伸展。肘部伸展受限,手抖,是因为肱肌受损,也可能是肱二头肌的短头和肱桡肌受损。由于肌肉的收缩,造成肘关节不能伸直,也可能是肱二头肌无力,不能牵拉肘关节使其伸直所引起的。
我们的治疗点是喙突、肱肌、肱二头肌、肱挠肌以及腕横纹韧带豆状骨的挠侧缘儿和肱三头肌。
手伸肌包括挠侧腕长伸肌、腕短伸肌和尺侧腕伸肌。挠侧腕长伸肌、腕短伸肌损伤引起的疼痛,可以引起外上髁、前臂背侧会有轻微的疼痛感,而在手背处疼痛比较重。尺侧腕伸肌是向腕关节的尺侧背面儿传导疼痛。挠侧腕长伸肌向外上髁以及手背鼻炎窝的位置传导疼痛。手伸肌的损伤,一般是由于过度的抓握和扭转结合的运动所致,比如说花园儿铲地和拧螺丝刀等,造成抓握无力和疼痛的肌肉,主要是腕长伸肌、腕短伸肌和直伸肌。挠侧腕短伸肌是各手背和腕部传导疼痛,这也是最常见的激痛点。挠侧腕长伸肌和腕短伸肌,是手在腕关节向挠侧偏斜,而尺侧腕伸肌,是手在腕关节向尺侧偏斜。手伸肌的活动是强力抓握的必要条件。伸肌是动力肌,屈肌是姿势肌。
肱挠肌损伤,主要引起的疼痛集中在外上髁,并向下覆盖肌肉的全长。直至拇指指蹼区的背侧。他的疼痛区域就是图上用红底儿所标识的位置。肱挠肌损伤的时候会出现拧毛巾疼痛。肱挠肌与腕伸肌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简单抓握时,前臂的旋转运动,共同构成一个功能单元,不会产生疼痛。只是抓握无力向尺侧偏斜时,疼痛会加重。比如说做握手的动作,或者是网球拍儿下垂的动作,水杯送至嘴边儿时突然失控,这都是腕长伸肌和腕短伸肌的问题。
旋后肌的主要功能是使前臂旋后。旋后肌损伤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外上髁疼痛,常常被称为网球肘或上髁炎。旋后肌损伤引传痛主要是向外上髁传导。经常也会像拇指指蒲区的背侧和拇指根部传导,偶尔会向前臂背侧放散。在患者提取重物时,肘部会出现疼痛,扔东西或者转动过紧的门把手时,因为负荷加大而造成肘部的疼痛。那么旋后肌的治疗点就是旋后肌的肌腹部位。食指伸肌传达的疼痛在腕关节和手背交界处最为强烈。中指伸肌损伤引起的疼痛,形成一条直线,从前臂背侧开始,经腕和手,直至中指的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处。其中手部的疼痛最为剧烈。患者来了以后,往往会自己描述为手和手指的疼痛,手指关节酸痛僵硬。
所有的伸肌都是像他所控制的区域传导疼痛,环指伸肌也是如此。与中指伸肌相比不同的是环指伸肌和小指伸肌,还会向近端的外上髁传导疼痛以及压痛。当我们问患者疼痛的主要部位是位于掌侧面儿还是被侧面儿的时候,病人往往表述不清楚,它会一边搓手,一边告诉你我也不知道是哪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患者是先触摸手掌背侧还是掌侧来确定它的疼痛部位。
指伸肌的近端起于肱骨外上髁,肌间隔和前臂筋膜,占据挠侧腕短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的前臂背侧面儿。这三块儿肌肉在外上髁处形成一条总键。手指伸肌损伤引起的疼痛,如果涉及到肘部。所以有可能被诊断为网球肘疼痛,如果出现在尾端,可能被误诊为手指关节炎。患者在用力握手时,会感到肘部疼痛,很可能缘于环指和小指伸肌的激痛点,患者甚至可能被疼痛从睡梦中惊醒。第二指到第五指的指伸肌,使所有的指骨伸展。特别是近节指骨辅助手在腕关节伸展,辅助食指环指和小指指向远离中指的方向外展,也就是手指张开的动作。当中指伸肌单独受累时,患者的主诉往往是抓握无力,但不会描述为疼痛。手指的屈曲功能受损,也可能是由于手指伸肌的激痛点所引起,患者常常会说近端指间关节僵硬和压痛。如果是拇指伸肌受损,那么患者很难从事牙医的工作,或者是从事精细类的技巧性活动。
掌长肌的主要功能是使手在腕关节屈曲。掌长肌损伤的引传痛往往表现为手掌上一种针扎样的独特的刺痛感。有的病人会描述为大夫,我的掌心像扎了小钉子一样的难受。掌长肌的主要功能是将手握成杯状,并可以辅助手在腕关节屈曲。它的症状是手掌内的疼痛和压痛。掌长肌的疼痛会延伸到拇指根部和远端长泽处,但不会到达手指的位置。除了上面描述的疼痛症状以外,患者还会主诉手掌,因为酸痛和压痛而不能使用工具。并且常常伴有压痛结节。患者在使用螺丝刀或者小铲子剪刀的时候,手柄会对手掌产生的压力。而引起患者不能忍受的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会出现手掌的挛缩。
扳击指是指患者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手指被锁定在区区的位置。这种现象又被称为绞索现象。患者不会感觉到疼痛,但会出现比较烦人的身躯障碍,并且伴有关节的弹响。临床上最常见的扳击指是拇指扳机指。其次为食指扳击指,小指扳击指很少出现。拇指扳击指的根源大多于拇长屈肌腱外侧的损伤有关。他的位置很可能在拇短屈肌内,那么我们为了确定激痛点,可以使患者的前臂旋后,拇指掌指关节完全伸展,然后让远端的指骨交替屈伸,以确定肌腱的位置。激痛点常常位于肌腱的外侧,也就是挠侧缘儿几毫米的位置,指掌关节骨突的稍近端。
这个治疗点就是图片上画的圆圈的位置。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手部的疾病。
五个手指,或者中间三个手指,麻木,他的治疗点是挠骨中段上方旋前圆肌的位置。
拇指食指发麻,他的治疗点是同侧的颈五颈六棘突旁。无名指小指发麻,他的治疗点是同侧的颈六颈七棘突旁。如果是单纯的小指发麻,那么我们就用圆利针松解肘后的尺神经沟儿。手指出现无名原因的疼痛,或者是骑车子的时候手发麻。那么就用圆利针松解养老穴的位置。
手指腱鞘炎的治疗点是喙突腕横纹韧带,局部有结节的,用刃针进行松解即可。手部晨僵或者是掌心怕冷,怕沾凉水,那么我们的治疗点是腕横纹韧带、豌豆骨的挠侧缘儿。假如是肩膀,上肢,前臂,手都发凉,就需要解决前斜角肌的位置。
四、胸胁类疾病
胸大肌是胸部的主要肌肉,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锁骨部,胸骨部,肋骨部和腹部。
胸大肌的所有纤维均向外侧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位置。
胸大肌是胸部的主要肌肉,共分为四个部分:锁骨部、胸骨部、肋骨部和腹部,所有纤维向外侧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胸大肌有胸内侧神经和胸外侧神经支配,胸外侧神经源于C5-C7脊神经,胸内侧神经源于C7-T1脊神经。
胸大肌会影响胸锁、肩锁和盂肱关节,而且肌肉还横跨一个能像关节一样,使肩胛骨在肋骨上滑动的区域,能使肱骨内收并旋内;上部纤维使肱骨屈曲,下部纤维收缩,牵拉肱骨使肩下降,拉动胸廓辅助吸气。所有肌纤维都参与上臂在盂肱关节的三种运动:内收、旋内、横跨胸部的运动。
锁骨部损伤向前三角肌的部位和胸大肌锁骨部本身传导疼痛。
疼痛也可在局部和胸骨传导,但是疼痛不会越过中线的位置。
胸骨部的损伤向前胸传导剧痛,并沿上臂内侧向下延伸,上臂内疼痛主要集中在内上髁的位置,偶尔可以传到前臂掌侧和手部的尺侧以及两个手指的位置。
肋骨部和腹部损伤会出现在两个区域:一是沿肌肉外缘而引起乳房压痛过度敏感。
二是较靠内侧的损伤点,与心律失常有关,位于右侧第五六肋之间,胸骨边缘与乳头之间的中垂线交界处的压痛点。
图片上红色的区域也就是疼痛的位置,画叉的部分就是激痛点,也是我们进针的位置。
锁骨下肌
· 起点:第一肋与肋软骨结合处。
· 止点:锁骨中下1/3处。
· 锁骨下肌位于锁骨之下、第一肋之上,内侧由一条又短又厚的肌腱附着于第一肋与其软骨交接处,外侧附着于锁骨中三分之一下侧的一条沟。
· 功能:从下方固定锁骨或上抬第一肋。协助前伸,向前下拉肩部。锁骨下肌通过使锁骨靠近第一肋间接辅助肩的前伸运动。(向前、向下拉锁骨,稳定胸锁关节)。
· 体位:侧卧位,手臂保持屈曲位并拉向前,此时锁骨和胸大肌远离胸廓,使你的拇指可触及锁骨下面及其周围。将你的拇指置于锁骨中心,缓慢地弯曲拇指以探查锁骨下面及锁骨下肌。
锁骨下肌损伤
锁骨下肌损伤疼痛从肩前传出沿上臂前缘挠侧。
向下跳过肘和腕,重现于手部桡侧,拇指、食指、中指的背侧及掌侧都会感到疼痛。患者常描述为线状筋痛。
胸大肌损伤造成的肌肉短缩能使上肢带前伸。胸肌损伤并不造成肩胛间的疼痛,斜方肌和菱形肌等肩胛收肌才是疼痛的根源
锁骨下肌损伤的治疗点就是锁骨中下三分之一的位置
胸小肌向上附着于喙突,尖端的内侧向下附着于3、4、5肋,靠近肋软骨处,最下方可能到达第6肋,最上方可能到达第1肋、喙突处,同时也是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处。
胸小肌所有纤维几乎以相同的角度,向前、向下、向内拉,以稳定肩胛骨。由于受到锁骨阻挡,肌肉收缩的合力将肩胛窝向下拉动,使肩胛下角向远离肋骨的方向提升
胸小肌损伤传导的疼痛和胸大肌及其相邻的部分肌肉。损伤后无明显的区别。
患者很难将手臂向前向后伸,或将手臂在肩部高度向后伸。
胸小肌的短缩会对上肢,血管,神经形成卡压,引起明显的神经血管症状。
如果是左侧的胸大肌,胸小肌损伤。可能像胸前区传导疼痛,症状与心绞痛相似。
腋动脉腋静脉臂丛神经的内侧束和外侧束都从胸小肌下穿过。所以胸小肌损伤的时候,很容易对血管和神经形成卡。
如果是对动脉形成卡压,腕部的挠动脉搏动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如果是的神经形成卡压,就会出现尺侧的麻木刺痛,或者是触感痛。
内侧束受到卡压,会引起第4、5指麻木或者感觉异常
内侧束和外侧束同时受到卡压,则会出现前臂背侧,和挠侧以及前三个半手指掌侧的感觉障碍,甚至影响肘关节以下的大部分的功能障碍。
如果是手部水肿与手指僵硬,那么是前斜角肌卡压的明显特征,与胸小肌无关。
肋间肌
肋间肌在解剖上分为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成十字交叉排列,彼此之间几乎成直角。
肋间外肌比肋间内肌要厚的多,而且每块儿肌肉占据两条肋骨之间,支配这些肌肉的神经和血管儿,位于肋间内肌的深处。并受到肋骨略微突出的下缘保护。
肋间肌是重要的姿势肌,又是呼吸肌
比方说躯干向右转动,那么,是右侧肋间内肌。于左侧的肋间外肌产生的协调运动。而左侧的肋间内肌和右侧的肋间外肌,使躯干向左转动。以此来判断是哪个激动点造成的疼痛。
引传痛主要局限在激痛点附近,严重时会向前方延伸。
肋间肌损伤要注意与心肌梗死、肿瘤、胸腔积液、脓胸等胸内疾病相鉴别。肋软骨炎和肋间肌痉挛等要考虑肋间肌的损伤。
患者经常不能以体重压迫激痛点的姿势躺卧,带状疱疹的患者肋间肌亦生成激痛点,使疼痛显著增强,但可以治愈。
胸骨肌
胸骨肌是一块变异的肌肉,最为常见的是存在于单侧。
胸骨肌不会产生任何骨骼运动,胸骨肌的损伤症状是胸骨下的深部剧痛,偶尔可以伴有胸骨上的酸痛,疼痛并不因为运动而加剧。
疼痛模式与心绞痛极为相似
前锯肌
前锯肌由三组纤维组成,最上部的肌齿向前附着于第一肋,后侧附着于肩胛内上角,纤维走向与下层肋骨平行,下面两条肌齿向前附着于2、3肋全长的一半,5、6条肌齿附着于5、6条肋骨。
前锯肌损伤,它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中胸部高度的前外侧,和后方的肩胛下角内侧。
沿上臂内侧向下延伸至手掌,以及环指的位置。
前锯肌损伤引起的肩胛内侧疼痛,是强烈而且持续的疼痛,患者很难通过改变姿势而缓解疼痛
前锯肌的损伤也会导致某些患者的乳房敏感,病情严重的时候,前锯肌的损伤在静止时也会引起疼痛。
甚至可能会因为患者跑步和深呼吸时而加重。以至于患者不能深呼吸导致的气短讲话不能一口气讲完。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可以引起乳房过度敏感的两块儿肌肉,分别是胸大肌和前锯肌。
前锯肌损伤的治疗点是第6肋,高度与腋中线交叉点稍前方的压痛点。
也就是我们图片上画叉的位置
胸腰椎旁肌
胸腰椎旁肌肌肉系统包括浅层的纵向长纤维肌群,深层的斜向短纤维肌群。
浅层肌群:即竖脊肌(胸最长肌、胸髂肋肌、腰髂肋肌)患者往往把这群肌肉损伤引起的疼痛称之为腰痛。
深层椎旁肌群:包括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
椎旁肌的功能:主要是伸展脊柱,并参与脊柱旋转,特别是起稳定作用。
浅层肌群损伤患者往往表现为腰痛
胸髂肋肌损伤引起的疼痛向内放散到脊柱,前至腹部、上至肩部后侧。腰髂肋肌损伤向臀部中间传导疼痛。
上胸椎和下胸椎至胸最长肌损伤,疼痛向下传导到骶髂和臀部。
多裂肌和回旋肌造成的疼痛,主要集中在所在高度的脊椎、棘突或腰部,也可能向远端传导几个节段。
最有可能损伤的是胸最长肌和胸髂肋肌。
胸最长肌损伤的疼痛向下强烈传导到臀部,人们会忽略这个造成臀部疼痛的遥远根源,上腰部靠近胸最长肌尾端纤维的损伤向尾端的几节脊椎传导疼痛,但仍局限在腰部。
竖脊肌最容易损伤的是胸最长肌和胸髂肋肌,胸最长肌主要向下端传导疼痛,胸髂肋肌损伤是头、尾两端,头是指肩胛内下角,尾是指肋弓缘至腹部(脐外下方)。其中胸髂肋肌可向胸壁传导,如果发生在左侧会经常被误认为是心绞痛。
腰髂肋肌损伤疼痛会强烈向下传导集中在臀部中间,经常是单侧髋关节后部疼痛的原因,患者通常将腰髂肋肌损伤造成的疼痛描述为纵向模式。
胸髂肋肌有两个治疗点:
第一个是平胸6与肩胛骨的交界处。
胸髂肋肌第二个治疗点是平胸11与肩胛内缘纵线垂直的位置。
腰髂肋肌的治疗点,大多在L1外缘寻找压痛点
胸最长肌的两个治疗点:
第一个是LI棘突旁。
第二个是T10—T11旁开2--3厘米的位置。
胸腰椎旁肌
胸半棘肌位于深层的最外面,损伤造成的疼痛与胸最长肌相符,但疼痛表现为深入骨骼的剧烈疼痛,并持续存在而致残。
多裂肌是位置次深的肌肉,L1--L5高度的损伤可能向前传导到腹部,误诊为内脏痛,S1高度的损伤疼痛向下放散到尾骨即所谓的尾骨痛。
回旋肌是最深层的椎旁肌,如果回旋肌损伤压痛点会出现在相邻的棘突。轻敲就会引起正中线所有胸腰椎全长的疼痛,只有通过深触诊才能确定是哪一侧引起的疼痛。
他的治疗点就是图片上所划X的位置
五、腰腹部疾病。
腰腹部疾病
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横肌,其中腹外斜肌为最表面的肌肉,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大部分相互重合。腹直肌的肌纤维通常被三四条发育程度不一的腱划所截断,其中最常见的腱划分别出现在剑突附近,靠近极高度以及二者中间的位置,腹直肌是脊柱屈曲的主要动力肌,特别是胸椎和腰椎,并可以使前腹壁紧绷,已增加腹内压。
腹直肌损伤的症状主要取决于损伤的位置,我们把这些症状主要分为三组,上部任意一侧的高位损伤都能向双侧的中背部传到疼痛,患者往往描述为胸腰椎高度上的横穿后背的疼痛,但如果是相同高度的单侧背痛,那么更有可能是因为背阔肌损伤所引起的,疼痛还可能会向剑突的部位传导,一般以左侧损伤为主,可以引起心前区的疼痛,会伴有恶心,呕吐,烧心、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腹直肌最下部分的损伤可以向双侧的骶髂和下背部传导疼痛,患者在描述疼痛时,手会在后背做十字的运动,而不是像其他的浅层椎旁肌损伤那样做上下运动,
脐周的腹直肌外缘损伤可能会引起腹部的痉挛以及腹部的绞痛,为了缓解疼痛,患者往往会将身体前屈,如果是儿童,就可能会因为腹部的绞痛而出现持续的嗳气或者啼哭,右侧麦克尼试点区域的一个激痛点位于髂前上棘和脐连线的中点,引起的疼痛与急性阑尾炎非常相似。这个点损伤引起的疼痛,也可能会在髂窝、髂棘和阴茎传导尖锐的疼痛。
对下腹直肌内脐和耻骨联合线终点附近的损伤进行治疗,可以缓解痛经的症状,
锥状肌损伤会向耻骨联合与其之间的正中线附近传导疼痛,
腹直肌损伤的时候会抑制腹直肌的支撑功能,患者站立时腹部可能下垂并且左右摇摆,如果让患者做深呼吸,他们很可能会因为疼痛而采用反常呼吸,
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双侧收缩,可以增加腹内压,比如在排便和分娩的时候,腹内压会增加,双侧收缩还可以使脊柱屈曲,腹内斜肌收缩会使脊柱向同侧转动,而腹外斜肌收缩会使脊柱向对侧转动,一侧的腹外斜肌和对侧的腹内斜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可以使躯干向同一方向转动,身体侧屈的时候,腹内斜肌比腹外斜肌更加活跃,在站立的时候,是以腹横肌和腹内斜肌来发挥重要的作用,腹外斜肌从前方覆盖肋廓的位置,肌肉上部的损伤可能会引起烧心等症状,腹肌的肋部和下肋部损伤也会引起深部的上腹痛,侧腹壁下部肌肉内的损伤可能会位于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之中的任何一层,会向腹股沟和睾丸传导疼痛,并向腹部其他的部位呈指突状的放散疼痛,
髂前上棘附近的损伤,疼痛会沿腹股沟韧带传导进入睾丸内,沿耻骨上缘和腹股沟韧带外侧的损伤,能够引起尿频,尿潴留和腹股沟的疼痛,常常与大龄儿童遗尿有关系,
下腹部肌肉内的损伤是造成慢性腹泻的原因之一,
嗳气出发点位于腹外斜肌等侧腹壁肌肉的后缘,患者常常主诉胃部不适,并且会嗳出大量气体,嗳气的出发点最容易存在的位置是左侧或者右侧第12肋肋角或者它稍下方的位置,如果压迫此出发点患者就会嗳气,
腹横肌几乎水平横跨整个腹部,向前腹经过腹直肌的肌壳附着于腹白线,并且通过联合腱附着于耻骨,腹横肌靠近头侧部分的损伤会向前肋缘之间横跨上腹部的一带状区域传导疼痛,有时疼痛会集中在剑突区域内,腹横肌附着于下肋软骨纤维内的激痛点会沿下肋缘造成严重的起止点炎,咳嗽时会造成巨大的痛苦,腹横肌损伤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剑突的两侧找压痛点进行刃针切刺,
第三横突是由椎弓根与椎板汇合处向外突出的骨性结构,它是腰部应力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所有横突中所承受的应力最大的部分,因为第三腰椎横突是5节腰椎的中心,位于腰椎生理前凸的顶点,在腰部活动中起到枢纽的作用,尤其是向侧方弯腰时,它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腰三横突上,最容易造成劳损,如果腰三横突劳损,则会出现水肿、渗出的炎症反应、纤维化,粘连等,由于纤维化和粘连会使附着在它上面的韧带以及肌肉产生痉挛,并且产生疼痛,腰三横突损伤的患者会出现腰的中部单侧或者双侧都出现疼痛,僵硬不能弯腰,如果是久坐或者久立的时候疼痛会加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行走困难,翻身困难,有的患者来了以后会和大夫说,大夫我早晨起床的时候不能翻身,不能活动,等到我起来以后活动活动就会稍微缓解,那么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腰三横突损伤所引起的,当患者劳作以后,那么它的疼痛症状又会加重,并且疼痛可以向大腿的后内侧放射,但是疼痛不会超过膝盖的位置,关注 爱一医 平台学习中医绝技
腰三横突损伤的患者往往有腰部的扭伤史或者慢性的劳损史,呈单侧或者双侧发病,病程特别长,而且反反复复经常发作,我们在检查的时候,可以在腰三横突的尖端摸到一个痛性的结节,那么我们就需要用手卡住结节的位置,然后进行刃针松解,
骶棘肌下段损伤的患者,往往有暴力外伤史或者是劳损史,疼痛主要集中在脊柱两侧的腰骶部位,骶棘肌下段损伤会引起患者的功能活动受限,腰部前屈疼痛,甚至是不能弯腰,搬重物时腰部的疼痛会加重,我们做检查的时候,可以在腰骶部摸到一个痛性结节或者条索,在胸11和12肋的尖端以及腰三横突的位置,可以摸到一个痛性结节,那么我们治疗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结节松解开就可以了,
竖脊肌是脊柱后方的长肌,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以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
竖脊肌又叫做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可以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损伤的患者不能久坐,不能久站在做饭或者拖地的时候,弯腰会产生疼痛,当患者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询问患者拖地的时候会不会产生疼痛,或者是长时间的弯腰洗头发会不会产生疼痛,如果产生疼痛,那么很有可能是竖脊肌损伤所造成的,竖脊肌损伤的治疗点就是我们图片上画叉的位置以及画箭头的位置都是它的治疗点,画叉号的位置用刃针进行松解,画箭头的位置用圆利针进行松解,
如果患者来了以后和我们说,我只是感到腰部发僵,但是没有疼痛的感觉,不能做屈曲侧弯或者旋转,那么我们就需要按照图片的位置进行松解,治疗点是咬4到骶1的棘突尖,腰三到腰五横突的位置,臀中肌的p2点,以及髂后上棘内上缘的位置,
棘上韧带为狭长韧带起于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沿棘突肩部止于骶中脊的位置,附着于所有的胸腰椎棘突上,棘间韧带在棘上韧带的下方,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棘突的韧带,患者往往在损伤处有明显的疼痛,在休息时可以减轻,在劳累或者久坐的时候会加重,脊柱向前屈或者向后伸时,疼痛也会加重,患者在卧床时大多会使用脊柱伸直位的侧卧位,行走的时候脊柱会呈现一个僵硬的状态,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外伤史或者劳损史,急性损伤时会表现为撕裂样、针刺样或者是刀割一样的剧痛,慢性损伤大多表现为酸痛可以持续几日或者是长达数个月之久,弯腰时疼痛会加重,可以放射至棘突旁,在休息的时候可以减轻。
棘上韧带损伤时压痛即为表浅仅仅局限于棘突间的位置,棘间韧带损伤时压痛点位于两个棘突之间,压痛不是十分明显,但是会有深在的胀痛,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时,我们可以在损伤的部位触摸到肿大的棘突,那么我们的治疗点就是病变部位的棘突上的压痛点、第2个治疗点是相邻两个棘突之间的阳性点。
髂腰韧带是一个肥厚并且非常坚韧的三角形的韧带,起自于第四五腰椎的横突,呈放射状,止于髂棘的内唇后半侧,在骶棘肌的深面,髂腰韧带损伤的患者会在第五腰椎两侧或者是一侧产生深在性的疼痛,病人往往不能指出具体的位置,患者不能做腰部的屈伸侧屈或者旋转活动,在搬抬重物的时候容易引起剧痛,患侧下肢的麻木疼痛与腰五骶一脊神经卡压的症状是一样的,在第四五腰椎横突的外侧缘可能会产生压痛和叩击痛,患者取端坐位向患侧的背后转身,这个时候髂腰韧带被牵拉就会产生疼痛,那么这也就是说髂腰韧带牵拉实验阳性,治疗点是腰四腰五棘突旁的痛性结节点,第2个治疗点是腰骶三角区髂棘内侧缘的痛性结节点,
髂腰肌位于腰椎两侧和髂窝内,它是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的,腰大肌起自于第十二胸椎和第一到第五腰椎体侧面和横突的位置,髂肌起自于髂窝,它们共同止于股骨小转子的位置,近固定可以使髋关节屈曲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可以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可以使脊柱屈曲和骨盆前倾,髂腰肌的主要功能就是屈髋,在正常站位时,腰大肌可以伸展腰椎,前屈时协助腰椎屈曲,
髂肌可以使大腿外旋并协助外展,从坐位站起到达60度的时候,或者是仰卧起坐30度以前,髂肌会强烈收缩,所以患者往往会出现晨起时疼痛,髂腰肌损伤的时候,患者会在身负重物的时候疼痛明显加重,在休息的时候会减轻,患者采取屈髋的姿势,症状也会明显的缓解,如果让患者做4字实验,压下去产生臀后部的疼痛,就是因为牵拉了腰大肌,所以导致的,
腰大肌损伤的牵扯痛可以沿胸椎延伸到骶尾部的位置,有时还可以到达臀部的上方,髂肌损伤引起的牵扯痛常常到达大腿前侧和腹股沟的位置,髂腰肌损伤造成的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位于腰椎垂直的一侧,可以向下延伸到骶髂关节的位置,能扩散到骶骨和臀部的内侧近端,还包括腹股沟区和大腿前内侧的上部,在腹部用力触诊腰肌和髂肌时,可以引起背部的牵涉痛,但触诊股骨小转子的时候,可以引起背部和大腿前部的疼痛,如果是老年患者在走路的时候,髋关节和大腿的前侧剧烈疼痛,但是只要患者将腰伸直,然后用自己的手按压大转子的位置,疼痛就会减轻,我们在检查腰部的时候,往往会没有按压痛,但是通过我们的叩击会产生叩击痛,患者往往会出现转身时疼痛以晨起时加重,腰大肌损伤的患者来了以后,往往会跟我们医生抱怨说是大腿前方的部位出现疼痛,腰大肌损伤的治疗点是腰1 、腰2 、腰5、腰骶、腰大肌的肌腹位置和腰大肌的前刺点,腰大肌的肌腹位置是位于第四腰椎横突向下的部位,我们可以用75的圆利针与体表呈90度垂直向下刺即可,腰大肌的前刺点是在腹股沟区寻找股动脉的搏动处,摸到搏动的股动脉,然后向外平移一厘米的位置,如果患者出现单侧的下肢水肿,那么我们就需要松解腰大肌前刺点的位置,
髂肌损伤的治疗点是髂前上棘内侧缘,用圆利针进行松解,
髂腰肌在体表最暴露的三个位置分别是
第1个腹股沟动脉向外一厘米的位置,也就是腰大肌前刺点的位置,
第2个是髂前上棘的内上方,如果向髂骨按压,那么这个点就会引起腰背部和骶髂关节的疼痛,
第3个最暴露的位置是脐水平或者是稍下方的位置,位于腹直肌的外侧缘,用力向脊柱方向按压,就会触摸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压痛点,
腰方肌的损伤是腰背痛的首要原因,疼痛可以到骶髂关节以及臀部下方,甚至沿髂棘前缘到达下腹部、腹股沟和大转子的区域,腰方肌损伤的患者往往会无法站立或者是行走,甚至不能在床上翻身,在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患者也会非常的痛苦,如果是急性的腰方肌损伤的患者,在早晨起来尿意比较急迫,但是旁边又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他往往会采用手和膝盖爬行的姿势,
腰方肌损伤往往表现为单侧特有的疼痛,疼痛区域位置较深,在运动中呈现撕裂样的疼痛,腰方肌损伤可以引起股骨大转子和大腿外侧的牵扯痛,也可以引起骶髂关节的剧烈疼痛以及臀部下方的疼痛,这些牵扯痛往往表现为压痛,尤其是在骶髂关节到大转子的区域内,往往会被认为是局灶性的疼痛,少数的患者会描述成闪电样的跳痛或者是震颤,从深部的腰方肌放射到大腿前部,从髂前上棘至髌骨上部的外侧,仅仅有一个手指宽度的狭长区域,当患者说疼痛沿腰背部水平扩散的时候,那么很有可能是双侧的腰方肌损伤,或者是由于腹直肌最下部分的损伤所引起,
腰方肌损伤大多数是因为提拉重物时发力不当而突然出现的急性腰扭伤,治疗点是
1、 第12肋下缘的压痛点,距离后正中线5~7厘米的位置,
2、 髂棘缘最高点处的压痛点,
3、 腰3横突处的压痛点,
4、 腰四横突处的压痛点,
腰肋三角区是腰椎与肋骨所形成的夹角,腰骶三角区是由腰骶椎与髂骨所组成的三角区域,上面画箭头的区域,就是腰肋三角区下面画箭头的区域就是腰骶三角区,如果是腰肋三角区损伤,患者就会出现站立时的疼痛,疼痛会向下腰部位放射,我们的治疗点是胸12以及腰1、腰2、腰3棘突旁的的痛性结节点,
腰骶三角区损伤患者会在弯腰时以及坐位的时候出现腰骶部的疼痛,并伴有耻骨联合处的疼痛,腰骶三角区损伤的治疗点是骶骨棘突旁的痛性结节以及髂骨缘处的痛性结节点,
腰椎间管狭窄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以及间歇性的跛行,腰骶部的疼痛常常涉及到两侧,站立、行走时加重,卧位或者是坐位的时候会减轻,症状特点是病人在安静的时候没有症状,在短距离的行走时立马会出现腿痛无力以及麻木的症状,在患者站立或者蹲坐一会的时候,症状又立马消失,那么我们的治疗点主要是以松解梨状肌为重点,我们不但要松解梨状肌的起点,还要松解梨状肌的肌腹位置,梨状肌的起点也就是大转子的内侧前缘的位置,梨状肌肌腹的位置是我们以大转子和髂前上棘做一个连线,以这个连线为底边做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也就是它的治疗点,除了梨状肌以外,我们还要另外做腰四部的治疗,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腰部疼痛的症状分析,如果是腰4腰5突出,患者就会出现腰疼,大腿后侧疼,小腿前侧或者是外侧疼痛,拇指背伸实验是阳性的,如果是腰5骶1突出,那么患者就会表现为腰疼,大腿后侧疼,小腿后侧疼,跟腱反射阳性,如果是腰骶三角区损伤,那么就会出现腰4腰5突出和腰5骶1突出的综合症状,腰大肌劳损的,我们要松解腰1 到腰2的棘突旁,腰5到骶1的棘突旁或者是腰4横突旁,梨状肌的劳损要松解大转子的内侧前上缘的位置以及梨状肌肌腹的位置,骶结节韧带损伤的患者,我们要松解臀裂上缘旁开1.5厘米的位置,患者只要是出现大腿后侧疼和小腿前后外侧疼痛,我们都可以按照腰四部的方法进行处理。
六、臀股部疾病
臀上皮神经损伤,又称臀上皮神经炎,它的主要表现是患侧的臀部出现刺痛酸痛以及撕扯样的疼痛,并且伴有患侧的大腿后部牵拉痛,但是疼痛不会超过膝关节的位置,当患者弯腰起坐的时候会活动受限,因为臀上皮神经损伤而造成严重的腰臀部的疼痛,臀部可以触摸到条索,老百姓常常把它称之为筋出槽或者是筋跳槽,
臀上皮损伤的治疗点是腰1到腰5棘突旁的痛性结节点,第2个是入臀点,也就是臀部距正中线10厘米以内,大约是7厘米左右的位置,位于髂嵴上缘2.5厘米以上的部位,如果触摸到压痛,我们就用刃针进行松解,
臀中皮神经损伤往往表现为臀部内侧以及骶部的疼痛常常呈急性发作,而且疼痛十分剧烈,患者往往不会出现运动功能的障碍,但是在遭遇寒冷的时候症状会加重,等到暖和的时候症状又会缓解,常常反复发作,我们可以在骶髂关节的中点外缘摸到一个痛性的结节,或者是条索状物,然后用手指卡住用认真进行松解即可,
臀大肌损伤引起的疼痛往往限制在局部的位置,患者久坐后疼痛不安,上坡时由于身体的前倾呈渐进式的疼痛,臀大肌上一般有三个激痛点,P1点临近骶骨的位置可以引起股沟边缘呈新月型的区域疼痛并且伴有压痛,臀大肌的P2点位于坐骨结节稍上方的位置,它也是最常见的激痛点,P2点损伤引起的疼痛分布于整个臀部,并且可以引起臀部的深在性的疼痛,常常会被误认为是臀小肌损伤,P2点损伤引起的疼痛可以覆盖骶骨的下部向外投射至髂棘下缘,但是不会引起肛门和尾骨区的疼痛,如果患者坐在一个硬板床或者是一个比较坚硬的物体上,那么很有可能会感到钉子钻屁股一样的疼痛,P3点位于最内下侧的肌纤维中,由于紧邻尾骨,往往会产生尾骨痛,
臀中肌损伤大概有三个激痛点和三角肌一样,一般只会在本部传导损伤性的疼痛,通常是腰背痛或者是腰痛的相关肌肉,P1点靠近臀中肌的后部,疼痛和压痛主要沿着髂棘的后方到骶骨区,覆盖同侧的骶骨,疼痛可能蔓延至大半个臀部的位置,P2点分布于髂棘的长轴,可以在髂棘下面找到,由P2点引起的疼痛可以延伸到侧方和臀中肌中间的区域,并且延伸到大腿上部和后侧的位置,
P3点位于髂前上棘向后5厘米的位置,它引起的疼痛主要是沿着髂棘覆盖下腰部以及骶骨的两侧,
髂后上棘位于第2骶骨棘水平旁开二厘米左右,女性往往成一个椭圆形的窝,男性往往成一个倒三角的位置,臀中肌损伤的患者无论是在行走时或者是侧卧位、仰卧位,都可能会出现疼痛,臀大肌和臀中肌导致的疼痛会有一部分是重叠的,臀大肌损伤会限制臀部的弯曲臀中肌损伤会影响臀部的外展,如果疼痛是分布于整个大腿,甚至一直到脚踝的部位,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为臀小肌的损伤,而梨状肌的损伤向上很少会超出骶骨平面的下腰痛,向下传导会导致臀部以及大腿后侧的疼痛,
臀小肌损伤又称假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髋关节的疼痛,患者往往会在行走时呈现跛行的症状,如果夜间患者翻身患侧在下的时候,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可以影响患者正常的睡眠,臀小肌损伤的患者不能长期取坐位,如果患者坐一会,那么他就会出现起立困难,不能马上立直,臀小肌损伤会引起持续的剧烈疼痛,并不能因为患者体位的改变而缓解,P1点是靠近臀小肌前侧的位置,可以导致臀部的下外侧,大腿和膝盖外侧,小腿腓侧以及远端脚踝的疼痛和压痛,但是往往不会超过脚踝以下的位置,P2点位于臀小肌的上后位置可以引起臀部大部分和大腿以及小腿后侧面的疼痛和压痛,往往会伴有膝盖后部和臀大肌的弥漫性的压痛,臀小肌对髋关节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髋关节弹响,那么有可能是由于臀小肌损伤所造成的,它的治疗点就是图片上画叉的位置,
梨状肌损伤可以造成神经卡压从而引起疼痛的症状,疼痛可以放射到骶髂关节的区域,并且向半边臀部放射,涉及到后侧髋关节以及大腿后侧的大部分疼痛,咱们目前没有办法确定梨状肌的损伤与其他髋部的短旋外肌引起损伤有什么区别,梨状肌损伤通常被描述为坐骨神经放射痛,腰痛、下腰部的疼痛,腹股沟和大转子处也可能会出现疼痛,梨状肌损伤它引起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可以发生在下腰部,腹股沟区域,会阴区,臀部,髋部,大腿和足后部位,排便时可能出现直肠疼痛,患者可能会主诉下肢疼痛,肿胀,性功能障碍女性性交困难,男性表现为阳痿的症状,
由于梨状肌的损伤和其他髋部短旋外肌损伤很难区别,那么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就把大转子的上后缘又刃针进行松解即可,第2个治疗点是梨状肌肌腹的位置,也就是大转子和髂前上棘连线作为底边做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也就是我们的治疗点,如果患者向前走时症状加重,就需要松紧腰大肌,腰5骶1的位置,如果是向后走症状加重,就需要松解股二头肌的位置,股二头肌的治疗点是臀横纹外侧的止点处,如果患者向患侧走症状加重,就需要松解阔筋膜张肌,也就是大转子前缘三厘米左右的位置,如果患者向健侧走时症状加重,就需要松解骨内收肌的位置,
骶结节韧带是骶骨与髂骨之间的连接,起自坐骨结节的内面呈扇形扩展而附着于骶骨及尾骨侧缘的全长,骶结节韧带损伤的患者表现为骶尾部的疼痛,往往沿坐骨神经的走形放射,大腿后侧、小腿以及足底部和足前部运动和感觉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大腿、小腿的肌肉萎缩,肌无力以及足下垂等,
骶结节韧带及骶棘韧带损伤时会刺激骶丛神经的阴部神经,所以会引起会阴部的不适,排尿异常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阳痿早泄等现象,病人不能呈患侧的臀部坐位,治疗点是臀裂旁开1.5厘米处,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大多数有外伤史,往往是由于外力打击腹部造成血肿以及水肿,可以压迫骨神经以及骨外侧皮神经,从而产生股神经的卡压,往往是突然发病,而且逐渐加重,患者往往表现为髂窝和腹股沟部的疼痛,髋关节后伸受限,大多呈外展外旋位,髂窝内可以触及到肿胀或者是饱满感,腹股沟韧带上方压痛十分明显,大腿前内侧到膝以及小腿前内侧麻木,伸膝无力,骨四头肌肌力减弱或者是消失,晚期会引起股四头肌的萎缩,它的治疗点是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位置,
骶髂关节紊乱综合症
骶髂关节的主要功能是起到一个减震的作用,人体内有三个不随肌肉的移动而活动的关节骶髂关节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关节分别是肩锁关节和胫腓骨关节,但是在肌张力异常的情况下,骶髂关节可以处于移位的状态,即使骶髂关节只有一侧发生移位,患者也可能会感受到两侧的骶髂关节疼痛,但是受累的一侧疼痛更为严重,骶髂关节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功能受限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是轻微的,也有可能会严重到致残的地步,比如说弯腰、穿鞋、翘二郎腿或者是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床上翻身等等,都可能会加剧疼痛,只要判断为骶髂关节损伤,那么髂后上棘、髂后下棘一定会存在压痛,如果不存在压痛,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考虑是不是骶髂关节损伤所引起的,在做检查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直腿抬高实验阳性,它的主要表现是腰骶部的疼痛向腰部以及下肢放射行走,或者是弯腰下蹲时疼痛症状加重,单侧下肢支撑身体时疼痛明显,单腿跳动时症状会加重,在患者休息以后症状可以缓解,腰骶部往往可以触摸到条索或者是痛性结节,治疗点是骶髂关节面及髂棘缘的后上方寻找筋结,筋结点大多位于髂棘缘的上方1.5厘米的范围内,如果伴随臀部以及下肢症状的患者,筋结点大多位于髂棘缘下方的1.5厘米范围内,如果患者腰部以及臀部下肢都有症状,那么筋结点大约是在髂棘上下1.5厘米的范围内寻找,
七、下肢部的疾病
股四头肌一共有四个头,分别是股直肌、股中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这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的位置。
这四条肌肉都可应过膝关节伸直小腿,但是其中只有股直肌可以通过髋关节协助大腿屈曲。
股四头肌是膝关节唯一的强有力的伸肌,股外侧肌上的出发点可以导致大腿外侧疼或髌骨绞索。
股四头肌损伤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受直接的暴力损伤后髂前上棘以及股骨棘内外侧疼痛剧烈,并且伴有肿胀和压痛行动不便。病情严重的可以有明显的跛行膝关节屈曲大多不能到达90度,并且可以引起膝关节伸直型的僵硬。
股直肌的P1点通常位于大腿上部髂前下棘向下2cm髋关节水平的位置。P1点的损伤可以引起膝关节深部和髌骨周围的疼痛,夜间疼痛加重,并且疼痛不会因为患者体位的改变而缓解。P2点的位置靠近膝盖的髌骨上缘,它可以产生膝关节深部的疼痛。
股内侧肌的P1点不用于髌骨内上缘儿大约两横指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海穴的位置,疼痛可以放射到膝关节的前部。P2点位于大腿内侧前缘临近中央的位置,可以引起膝关节前内侧和大腿较低位置下分布的酸痛。P2点损伤主要以功能障碍为主,它可以轻微的限制膝关节的运动范围,但是基本上不会产生疼痛。
股中间肌损伤的患者不能使膝关节伸直,尤其是在久坐以后不能立马站起来行走。患者也不能快速的爬楼梯,股中间肌损伤引起的疼痛只会出现在运动当中。患者往往会主诉膝关节伸直无力,通常在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中间肌存在触发点。股中间肌的激痛点在大转子的前内下方可以触及到。
股外侧肌是卡压髌骨的一块肌肉,我们可以在大腿的外侧面摸到多个典型的触发点,股外侧肌也是股四头肌当中激痛点最多的一块肌肉。它引起的疼痛可以遍及大腿的外侧和膝关节的外侧,当浅层的肌肉损伤时疼痛比较局限,而深层的肌肉损伤时疼痛会向上或者是向下扩散,导致患者无法侧卧。P1点损伤的显著特点是卡压髌骨,除髌骨周围的外侧缘疼痛,有时向上延伸超出大腿的范围。
P2点通常位于脚后方的位置,可以引起髌骨外侧的疼痛。疼痛也可以影响到大腿外侧面儿的上方,甚至可以向下延伸到足外侧的位置。P3点位于大腿中部水平的后外侧,P3点损伤主要会引起膝关节的外后方,并且包括腘窝的外侧部位疼痛。
P4点的位置在大腿前部水平的位置上,它可能会引起整个大腿外侧的剧烈疼痛。P五点位于股外侧肌近端,它的牵涉痛仅仅局限在肌肉附近的区域。P4点和P5点疼痛的区域可以出现重叠。
股内收肌的损伤,股内收肌位于大腿的内侧,最前方是长收肌,中间是内收肌,后方是大收肌。股内收肌往往被认为是最明显的疼痛制造者,长收肌损伤可能是腹股沟疼痛的主要原因。长收肌和短收肌损伤的患者,往往在剧烈活动的时候会感觉到腹股沟区和大腿内侧的疼痛,休息的时候没有疼痛的感觉。
长收肌损伤的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而导致膝关节僵硬,这个现象又被称为凝胶现象。如果患者四实验能做,但是压不下去,那么我们可以判断为是长收肌的问题。大收肌的P1点位于肌肉的中间部位,它所造成的疼痛向上到腹股沟的下方,向下在大腿的内侧到膝盖内侧的上方。
腹股沟区域的疼痛位置较深大多可能在骨盆以内,患者无法指出具体疼痛的部位。P2点损伤可以引起骨盆内的疼痛,包括耻骨、阴道、直肠或者膀胱,疼痛往往被患者描述为枪击样的疼痛或者是爆炸一样的疼痛。
大收肌损伤的患者往往会有强迫体位。患者往往会采用侧卧位将两个腿平放,并且将臀部略微弯曲,在腿和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
股薄肌的损伤会产生一个局限的热刺痛,这个疼痛可以沿大腿的内侧上下游走而不固定。股收肌损伤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大腿内侧疼痛,靠近腹股沟区疼痛会更加严重,呈现撕扯样或者是撕裂样的疼痛。
患者会采用足底内侧着地的跛行前进,并不能迈大步或者是用力踩地,偶尔会伴有臀部疼痛或者是坐骨神经痛,在俯卧位的时候体位城强迫位,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呈现半屈曲的状态。一些病人会伴有生殖系泌尿系统的疼痛,性交痛,小便失禁或者是膝关节的内外侧疼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内收肌中只有长短收肌会影响到膝关节的疼痛。
缝匠肌是人体中最长的一块肌肉,它损伤的特点是剧烈的难以忍受的浅表尖锐性的刺痛而不是深部的疼痛。缝匠肌损伤以急性的损伤比较多见,患者会出现髋关节处疼痛,膝关节内侧疼痛。在患者抬腿走步时疼痛会明显加重,行走会出现跛行。在在平时的生活中患者可能会不能穿袜子。如果让患者做四字实验,但是患者不能完成这个实验,那么就提示是缝匠肌的损伤。
耻骨肌的损伤可以引起深部的疼痛,可以涉及到大腿的前内侧的上部。患者往往会主诉为腹股沟褶皱区和髋关节区域疼痛。患者不能做盘腿莲花坐的动作。耻骨肌得治疗点是腹股沟动脉向内1cm的位置。
阔筋膜张肌的功能是起步的初期协助髋关节屈,站立时可以稳定骨盆并稳定膝关节,损伤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大转子的前外侧部,并且沿大腿向下延伸至西部。阔筋膜张肌损伤可以引起髋关节深部的疼痛,在运动的时候疼痛会更加明显。
患者不能长时间的维持髋部屈曲90度的动作,比方说翘二郎腿的姿势,并且患者会因为疼痛而不能快速的行走。我们可以在大腿外侧的中段或者是中下1/3髂胫束的位置常常可以触及的痛声的结节。如果让患者采取仰卧位,那么患者的下肢不能长时间的维持伸直状态。
在患侧髂前上棘下缘处由于阔筋膜张肌的痉挛局部会出现压痛,并且大多数可以放散到膝关节的外侧。他的治疗点是大转子前方3到4cm处找压痛点。
腘绳肌包括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的长头和股二头肌的短头。腘绳肌急性损伤的患者会出现大腿后侧、臀部以及腘窝处疼痛肿胀,疼痛可以向前向下放射,在患者进行行走的时候疼痛会加重。
如果出现了纤维断裂那么疼痛十分剧烈,在受伤的部位可以触及到一个凹陷的裂隙。陈旧性的损伤以及慢性损伤者在踢腿抬腿时会感觉到疼痛,由半蹲位站起时出现困难。上楼时会感觉到患肢无力,髋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膝关节难以伸直或者是伸直时出现疼痛,患者不能久站就行,在受凉的时候症状会加重,常常有外伤史或者是慢性的劳损史。它的典型症状是下肢伸直困难。关注 爱一医 平台学习中医绝技
半膜肌和半腱肌组成了内侧股后肌,触发点大多位于大腿后内侧的中央位置,造成的牵涉痛上达臀沟的位置。这个区域出现的疼痛较为剧烈,向下扩散可以到达大腿和膝关节的内侧,有时可以到达小腿的内侧。
股二头肌的长头和短头损伤,它的触发点大多位于股骨粗线的位置,也就是大腿后外侧1/2的位置上,疼痛可以放射到腘窝部向上延伸至臀沟的折痕处。
凡是股后肌群损伤我们统称为与座椅有关的疼痛原因。当患者处于坐位时,可能感觉到臀部后方大腿上半部分和膝盖后方的疼痛,尤其是双膝交叉处于坐位站立的时候,需要用双上肢将自己从座位上推起来。
腘肌损伤往往表现为半蹲位跑步或者是步行时膝盖背部的疼痛,尤其是在下坡或者是下楼时疼痛会加重。它的激痛点位于腘肌的内侧靠下的部分。图片上画叉的位置就是我们的进针点。
腓肠肌是小腿最表浅的肌肉,在小腿的后侧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轮廓。腓肠肌又称为小腿痉挛肌,它最常见的激痛点位于内侧头的内侧缘,接近腹肌的中点位置。它引起的疼痛范围最为广泛,其他的三个激痛点引起的疼痛仅仅局限在附近的组织。P1点损伤引起的疼痛范围主要是足底部并且扩散到大腿下部的后方,可以到达膝关节后面以及小腿至踝后内侧的区域。P2点在腓肠肌外侧头肌腹的外缘和余下的P3、P4两个点一样,疼痛仅仅局限在局部。P1点与P2点的损伤都与夜间小腿儿痉挛有关。P3点和P4点的损伤与腘窝后的疼痛有关。
比目鱼肌损伤往往会引起慢跑者的足跟痛。它的引传痛常常发生在足后部和足底的表面,并且涉及到跟腱远端的疼痛。有时向上穿越大腿而到达骶髂关节的区域。P2点位于更近端的小腿上部,它会导致小腿上1/2的弥散疼痛。
P3点的损伤非常少见,他往往会累及同侧骶髂关节,大约直径2.5cm的范围出现疼痛,他的引传痛可以导致同侧颞下颌关节的深部剧烈疼痛。患者常常会描述为牙齿的剧烈疼痛,咬合不上。
跖肌所累积的膝关节后方和小腿儿中部足尖的疼痛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也可能是由于腓肠肌的外侧纤维所引起的。跖肌的激痛点位于腓肠肌的两个头之间,在腘窝折痕处稍上方的位置。
在膝关节过度内翻或者是过度外翻时,被牵拉的韧带会出现撕裂或者是断裂等损伤。膝关节会出现肿胀疼痛以及功能障碍。
在患者膝关节屈曲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股二头肌腱的前方摸到一个条索样的结构,这就是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
在膝关节呈半屈曲状态时,在膝关节的内侧皮下触摸到一个条索样的结构它就是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
他的治疗点就是图片上画箭头的位置。
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
患者往往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行走不便,甚至出现关节伸屈受限,下蹲以及上下楼时出现困难,或者是在突然活动的时候出现刺痛。并且会伴有腿软的现象。
膝关节在伸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引起疼痛,并且在膝关节的伸屈过程中会出现捻发音,并且可以出现关节积液。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髌前囊在髌骨的前面,位于深层的皮下组织内。深层的髌下囊基于髌韧带深面与胫骨上端前面之间是固有的滑囊。髌上囊位于股四头肌肌腱的深面,它是膝部最大的滑囊。
鹅足囊在内侧膝关节间隙下4cm厚3cm的位置,外形因为类似鹅足而得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点:
1、髌骨上缘3到4cm处部上囊的位置。
2、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痛性结节点。
3、内外膝眼之间并下囊的位置。
4、髌韧带前正中线的下缘。
5、鹅足囊的痛性结节点
如果是膝关节前面疼痛。有可能是1、骨性关节炎2、髌骨软化症。3、髌骨外上方和内上方的滑囊炎。4、股四头肌的损伤。
如果是膝后痛,那么有可能是1、腘绳肌的损伤2、腓肠肌的起点损伤3、髌骨外伤方的滑囊炎。4、髌下脂肪垫损伤5、国窝囊肿6、股二头肌的短头损伤。
如果是膝内侧疼痛,那么有可能是1、腰大肌损伤2、缝匠肌损伤3、股内收肌损伤4、髂胫束损伤。5、腰三横突综合症6、内侧副韧带损伤。
首先我们要把膝关节按照钟表的方式划分成各个点。内侧是3点外侧是9点,上边是0点下方是6点。
如果患者出现上楼疼痛,那么是股四头肌的损伤,我们的治疗点是髌骨上方3到4cm的位置。以及10点11点1点2点的位置,简单来说就是髌骨上半圈的位置。
如果患者在下楼时出现膝前的疼痛,那么首先我们要考虑是髌下脂肪垫的损伤,其次要用刃针松解4.5.7.8点的位置,也就是膝关节的下半圈。
如果患者出现下楼时膝后的疼痛,我们要松解臀横纹的外端,也就是腘绳肌的治疗点,其次是髌下脂肪垫儿的治疗点。
如果是出现膝关节的内侧疼痛,我们就松解髌骨的内版权,如果是外侧疼痛,我们就松解髌骨外半圈。
四字实验
髌下脂肪垫
髌下脂肪垫位于髌韧带的下方以及两侧的位置。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在膝关节过身站立时会出现酸痛无力。髌韧带以及内外膝眼的部位出现肿胀,膨隆甚至有压痛。患者往往会有外伤,是劳损史或者是膝部曾经受凉。在运动员以及膝关节活动较多的人群中髌下脂肪垫损伤更多见,其中以女性居多。在下楼的时候并下脂肪垫受到挤压会出现膝关节疼痛加重。在膝关节过伸位时疼痛也会加重。它的治疗点是内外膝眼的连线,我们可以从内膝眼进针也可以从外膝眼进针。
髌骨软化症以女性居多,大多发生在40岁以后。患者会出现下楼或者是半蹲位时疼痛,它的主要病变是髌下脂肪垫的损伤。治疗点就是内膝眼和外膝眼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