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不如前作的续作、新作就一定不好吗?

写在前面:

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平时主要写美剧剧评和院线电影影评,极度依赖各类影视创作的同时,一直坚持“就作品论作品”的原则,几乎不会延伸作品之外的话题,这样能较好保持评论文章的“纯粹性”,尽量避免额外的讨论和争议。

近期忙于工作,没怎么写文,也没怎么和别人聊天,有些想法和感受不吐不快,于是就有了“利用碎片时间写点影视话题相关杂谈”的念头——比起专门针对某一作品写的剧评或影评,杂谈可以写得更随性些。

当然,“杂谈”比普通评论更难写好(以前只写过很少几篇),这需要作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阅历以及扎实的观点,否则很容易贻笑大方或徒惹是非……于我而言,想让大家普遍认可并不容易,所以本人很快想开了:我只说出我的想法,抛砖引玉,关键看大家怎么认为。

现在自己心里想说的话题有三个,今天先挑一个聊聊,并以此作为我【影视杂谈】栏目的第一篇文,该栏目今后会不定期更新(目前我是这么打算)。

下面是正文。


近一个月去影院看了不少电影,但最后愿意花时间写点啥的片子却只有几部,究其原因,大概是其余几部片子都有些让我“提不起劲”。

通过近期这些影片的褒贬评论和相关见闻,我不禁萌生出了几个问题:知名IP知名创作者的续作、新作,是不是必须背负上前作的“光环”?我们平时看电影为了什么?评价某部作品时,是否应该有更多更灵活的评判标准?

也许答案很简单。

11月底上映的小成本国产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在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上大放异彩,更在上映前后收获大量好评,最关键一点在于,这是北漂青年导演徐磊的处女作。

《平原上的夏洛克》当然有许多优点,它把一个侦破故事进行了本土化移植,嵌入进无数人熟悉的中国农村,恰到好处地点到了许多生活现象和社会议题,新鲜、荒诞、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

这部片子的缺点也不少,处理生涩、调度失衡,缺乏能让观众全情投入的流畅和力度,可因为优点和特点太突出了,以致于不少问题都能被解读为特色,比如全素人的笨拙表演成为了“怪诞真实”,稚嫩的粗糙感成为了“草根的原生活力”……

因为大家对这样一部原创电影没有过多期待,所以从主创到观众在该维度上都可以轻装上路——倘若徐磊拍的下一部电影,只是重复《平原上的夏洛克》的成果甚至出现倒退,那八成就要听骂声了。

更典型的,要数早一周上映的美版《触不可及》,出于对原版电影的好感和朋友的推荐,我改变主意为该片买了一张电影票。

这部片子当然挺好,全程看上去都很平缓亲切,它几乎复刻了法版《触不可及》的内容和桥段,该有的诙谐和感动一点儿都没少,而且还是“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主演的,照理说我应该很喜欢才对。

然而此番观影却证实了我先前的预判:它就是处在原版《触不可及》“阴影”下的仿制品,好莱坞制作能确保它精致、扎实、圆润,却唯独少了初识时的期待忐忑,以及那游丝般触及灵魂的悸动。

原版《触不可及》(Intouchables)是这个改编于真实事件的故事第一次出现在观众们面前,这也是其最大的优势。

即便不考虑原版珠玉在前的事实,即便把两部《触不可及》放到同一基准上去看,依旧是法版更胜一筹,也许是黑人护工德希斯更“混不吝”一些,也许是白人富翁菲利普更“书生气”一些,也许是他们的经历更自然温婉一些,也许……

美版《触不可及》没能拍出自己身处纽约的特色,如果翻拍作品只是一味重复,那就算获得再多美誉,也都是建立在原版基础之上的。

这样的作品,天生就有一层“天花板”压在头上。

哪怕是一部新电影,只要出自已成名的创作者,或者存在差不多类型题材的影片,就同样免不了与前作相比较的命运,比如上周末刚上映的《南方车站的聚会》

同样是由刁亦男执导,同样是犯罪类型的剧情片,同样把舞台放到了聚光灯外的边缘地区,同样聚焦了许多处于底层或接近底层的人,甚至同样有廖凡和桂纶镁出演,《南方车站的聚会》理所当然会拿来与导演的《白日焰火》作比较。

这两部电影孰优孰劣就不像前面《触不可及》那么明显了,观众之间的分歧可能比较大……但对我而言,还是后者略好一筹。

并非《白日焰火》拿过金熊奖就可以多贴几块金,而是其在最细微的笔触上多了几缕深刻的意味

《白日焰火》发生在东北“铁锈地带”内外的灰色区域,白色的雪,黑色的夜,撒上些许花绿的灯光,再点缀一抹刺眼的血红,人的欲望和癫狂从不显山露水,但透过影像画面就是能传递出那份莫名的漠然和躁动。

《南方车站的聚会》发生在武汉郊区“地图之外”的野鹅湖,淅沥的雨,微醺的风,散乱无序中伴随着井然有序,并弥漫着畸形又鼎沸的烟火气,少了一些悬疑元素,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风格化影像和边缘人群浮世绘,只是在最核心的人物形象与意志表达上,影片显得稍“平”了些,没有足够入味。

所以,回到开始的问题。续作和新作当然得背负“前作”的光环,我们总希望创作者能够贡献出更好的作品,尤其在“佳作”基础上——这是绝大多数观众的想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

可凡事都有例外,我的“正常观念”前不久便受到了一次小小冲击,那就是口碑不及前作的《冰雪奇缘2》

首部《冰雪奇缘》在我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崇高地位,除了优秀效果外,更在于它令人耳目一新的立意。

打破女性“天生枷锁”的尽情释放,“要姐妹不要王子”的巧妙反转,在“女权”这个词还不像今天这么毁誉参半的2013年,《冰雪奇缘》可谓是迪士尼自我革新、升级换代的大成之作。

从这一涵义来说,《冰雪奇缘2》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超越前作的。

事实也是如此:11月上映的续集转而在“起源”和“成长”等重点上发力,确实没简单重复前作,但相应也套路化了不少,若不考虑特效视听方面的升级,《冰雪奇缘2》在主题和表现力上的确要输《冰雪奇缘》一大截。

奇怪的是,我依然很喜欢这部续集电影,就因为它里面升级和创新的地方。而一路高歌猛进的票房成绩也证明了有无数观众愿意为它买账(截止周日,该片全球累计票房已达9.2亿美元,最快本周可突破10亿大关,距离《冰雪奇缘》12.7亿美元的记录也不太远了)。

对于多数影迷来说,“好故事”和独到表达手法是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标准,特别是存在优良前作的情况下——相对的,普通观众对“好电影”的标准就丰富多了,也许是好笑,也许是好玩,也许仅仅是一个喜欢的演员或一个漂亮的镜头……

我对知乎上一位妈妈的回答印象颇深,大意是自己年幼的女儿很喜欢《冰雪奇缘2》,为角色之喜而喜,为角色之忧而忧,孩子没有成年人的经验眼光,反倒更容易去欣赏、去投入。

“经验”是阅片多年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但与此同时,经验也可能是沉重的负担和思想包袱。

有不少人观看影视作品时并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带着“一分高低”的批判眼光去看片,甚至于下意识会拿一部新片去和自己这辈子看过最好的作品做比较,看得越多越痛苦。

因此,我觉得作为观众,心中不妨设置更多标准:有些作品确实要做比较才能凸显出其价值,但不应始终囿于这种习惯,暂时把自己的观影经验清零,也许能收获更多意外发现。

如果觉得不解和为难,不妨想想自己为何会爱上电影。

承认吧,九成九的观众都是出于“娱乐性”才喜欢上看电影的,搞笑的周星驰喜剧、酷炫的好莱坞商业大片,都是最常见的“入门作”,而且绝大多数人到现在看电影也依旧是为了娱乐和放松,“苦苦求索”的观影理念只适合于少数影迷。

再回到标题的问题:不如前作的续作和新作,确实可能不好,但也可能存在其他可取之处和创新意义,一味揪着“优劣”的比较,会错失不少乐趣。

多一个人想明白这点,网络影视评论中的戾气就会少一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