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今人只知用其称呼轻浮女子,读了背后的故事后,唯有羞愧

“残花败柳”,字面意思是枯萎的花儿和凋败的柳枝,自古被人们用于形容生活放荡轻浮,或被蹂躏摧残后的女性。此四字出自元人白朴戏曲《墙头马上》,而这四字中的“败柳”,是别有出处的。

章台柳,便是“败柳”的出处,章台柳中的“章台”,指的是汉代长安城的一条繁华的街名,因街内妓院熙攘林立而闻名天下,至盛唐时,“章台”已经成为了歌妓聚集之地的象征,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到今日。

至于“柳”,并非指无根杨柳,而是指唐朝名妓柳氏。所以直到今天,每每提及“章台柳”一词,人们都会浮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暧昧神情,更有甚者,还将其作为辱骂女性的称呼。

可惜,凡读过《章台柳》一词,并且知晓背后故事的人,就会因为犯这种错误而羞愧了。

《章台柳·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这是唐代大才子韩翃于乱世之中写的一首“寻妻诗”。诗中韩翃将妻子称为“章台柳”,除了怀念当日纤巧翩翩身姿,亦问及妻子是否折于他人手,大有患得患失之态。那么,韩翃究竟经历了什么?以致让他写出这样的诗来呢?我们不妨穿越时空,一起看看这一段惊动了皇帝的“寻妻事件”。

才名早负的韩翃

唐朝大历年间,有“大历十才子”,韩翃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韩翃始初以诗学才艺待诏翰林院。虽是如此,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官品,所以韩翃的生活也没能得到实质上的改善。然而身为御用文人,也足以让韩翃有足够的尊严与当时的名士交游。《本事诗》中有载:

“韩翃少负才名,天宝末,举进士。孤贞静默,所与游皆当时名士。然而荜门圭宝,室唯四壁。”

也因为交游广阔,韩翃得以结识他一生中的挚爱——柳氏。

柳氏慧眼识英雄

自觉怀才不遇的韩翃,在滞留长安城期间,结交了一位家境殷富的贵族子弟李王孙,李王孙为人豪爽大气,行为豁达,素日里最敬重文人雅士,所以对于身处窘境的韩翃,多有斥资相助,此外更常邀韩翃至家中做客清谈。

彼时李王孙的家中,有一名姬柳氏,以美貌闻名京城,《太平广记》中称“艳绝一时”,而除了绝色姿容,柳氏还颇有才情,不仅精通音律舞蹈,还颇通诗文笔墨。在见过韩翃几次后,柳氏对这个落魄的书生生出了爱慕之心,所以在和主人李王孙交谈时,每每谈论至韩翃,柳氏总称:“韩公子绝非久甘贫困之人”,李王孙听后深以为然,也看出了柳氏对韩翃的心思。

在当时,家姬并非是妾室,而是相当于主人家的一件摆设,多用于同客人品评观赏,以显摆自己的门第修养。有意思的是,李王孙发现韩翃在看柳氏时的眼神,亦透露着歆慕之心,所以本性行侠仗义的李王孙,决定促成这一桩美事。

某日,韩翃再来赴宴,酒至半酣,李王孙突然问韩翃:“韩公子是当今名士,柳氏是当今绝色,两人甚是绝配,我有意将其许配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韩翃听后吓得不轻,忙起身推辞:“我不过一介寒儒,若非有您接济,现在都潦倒街头了,大恩尚未报答,岂能再夺人所爱?”

李王孙道:“大丈夫相遇杯酒间,一言道合,尚相许以死,何况一个女子,有什么好推辞的。”说着命人拿出三十万钱给韩翃,令两人度日。韩翃亦深感李王孙大恩,婚后与柳氏情投意合,恩爱非常。

沉没于乱世的爱情

柳氏的眼光果然没错,婚后次年,韩翃新科及第,按规矩,韩翃须回家省亲,柳氏则被留在长安。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人生的两大美事,韩翃两年内都享受到了,如果不出意外,韩翃此后的人生该是令人艳羡的。然而现实很快给他一击。

在与柳氏分别期间,“安史之乱”爆发,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自知美色过人的柳氏,担心在战乱中遭遇不测,忙剪去了长发,自毁其形,躲进了长安城郊外的法灵寺出家为尼。

在柳氏出家为尼期间,韩翃也在流落青州时,成为了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府书记。两人天各一方,音信杳无。战乱平息后,韩翃派人悄悄赴往长安城寻找柳氏的下落,并带上一包碎金,包中的白绢上提有一诗: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这一首诗中,前两句直呼妻子柳氏之名,章台是长安的意思,柳则是柳氏,长安的柳氏,是韩翃的爱妻。连声呼唤完柳氏后,韩翃对她的安危表示了担忧,也问及她的容颜是否仍旧艳丽,继而怅然若失,这样的乱世,纵然仍是绝色佳人,也早被别人糟蹋了吧。

这一首诗几经辗转才到了柳氏手中,一身素装的柳氏见此题诗,不仅掩面而泣。遂含泪回诗一首,答道: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与韩翃的“思念中不忘疑窦丛生”不同,柳氏对韩翃也是相思入骨,但是从未有过任何拷问,任何怀疑,反而还有些愧疚,深觉自己配不上自己的夫君了。

柳氏担忧的事情,终于出现了。唐军藩将沙吒利听闻柳氏的美色,自持有功,前来将柳氏劫持至府中为妾,显然这对柳氏是莫大的打击。

如果韩翃没有随侯希逸进京,故事到此也该结束了。然而上天就是一个艺术家,非要编织出更跌宕的故事来。

长安街上的意外重逢

失踪的柳氏成为了韩翃心中的痛,每每思及柳氏,韩翃总是叹息不已。这一日,韩翃在长安街上游走,转至城东南角,忽见迎面走来一辆牛车,牛车中有女声传出:“是青州韩员外吗?”,韩翃大异,答是,只闻车内又道:

“妾身就是柳氏啊,现今已失身沙吒利,无从自脱。明日尚此路还,愿更一来取别。”

次日,二人果然再见,柳氏将一玉盒与之韩翃,盒内有一题诗: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韩翃读后凄苦万分。

韩翃的心事,最终在几位好友的相助下,得以了结。侠士李俊独闯沙咤利府第抢出柳氏,侯希逸上奏朝廷,唐肃宗听闻这一段因果后,果断赐绢两千匹与沙咤利作抚慰,让柳氏回归了韩翃身边。

说到这里,我们也该知道,章台柳一词,最初是美好的、纯净的,是一个痴情男子怀念身在长安的妻子而已。然而,因为缺乏对诗词掌故的了解,使得许多人在这上面犯了笑话,事实上今人对古诗词的误解屡见不鲜,譬如元稹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本意是夫妇离别本事常情,但是对于一同历经过苦难的夫妇而言,这种诀别更叫人悲哀。今人却误解为生活贫困的夫妇处处是悲哀,真大谬矣。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