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8.8厘米 射径17.1---17.6厘米 孔径4.9厘米
文物年代:新石器时代
出土信息:1986年浙江杭州反山12号墓出土
馆藏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玉琮王,黄白色,有规则紫红色瑕斑。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琮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注:“琮,瑞玉,大八寸形似车 车工 两字合成一字 。这是对琮的最早定名。根据《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 它的形状内圆外方,中间为圆孔。专家们推测,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玉琮王上面的纹饰为神人兽面纹,是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纹样。从纹饰的结构来看,上面是一个人的形象,下面是一个兽面。这个人可能代表神,也可能是巫师,来源还不甚明了,但变化也不多,除了具体的戴着羽冠的人形外,多数是刻在玉琮角上的简单形象。下面的兽面最突出的是巨大的椭圆形双眼,双眼下是鼻子,有的有嘴、獠牙、甚至有些还有爪子一样的肢体。
兽面纹发展过程比较清晰,源自圆雕的动物形象。在崧泽文化末期到良渚文化初期,出现了很多小型兽首玉石小环,到了良渚文化时期也还有一些玉圆牌、玉璜留有这种圆雕的痕迹。通过图面的具体比对,可以发现圆雕的兽首与平面化的兽面是可以对照起来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纹饰上的线条对应的是立体圆雕中的突起与凹陷,也就是说用线条在平面上表现立体感。最初的简单对应后,线条又不断增加,增加的线条可能并不都具有含义了,而只是在视觉上使纹样复杂化,加强图案的神秘感。
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号墓墓主关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