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评——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作品网络点评(二)
本 期 参 评 作 者
张 勇 王海洋 朱亚群 刘文秋 惠聪颖
创作一幅作品很难,尤其是金文!
作者这件金文样式作品,用笔能够以中锋为主导,圆实劲利,实属难得。章法上,能注意到字形大小错落变化,奇正相参,看得出作者对金文研习已有相当时日,具有较好的金文创作的基础。而作品的不足之处也较明显,简而言之就是入古不深。所谓“入古”,就是在笔意与格调上要得古味,不仅能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临古不得古,说明主观色彩太多,或是能力和功夫不够。反观这件金文样式的作品,由于作者在临习金文范本上深入度尚有欠缺,因而在篆法上显得较为庞杂,把一些小篆的结字方法杂糅到大篆作品中,使作品显得不够协调统一,如“鸟”“鸣”等字。我们在以金文书法创作时,对于金文没有的字,可适当以小篆的形体作“大篆化”处理,但这要建立在对金文娴熟把握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会显得生硬了,如对“时”字的改造便不够和谐。其实,“时”字在金文中是从止,从日,没有必要用小篆形体来“改造”了。作者有这般好的篆书基础,如能在西周中晚期名器中博瞻约取,相信必能知其正、得其精,使金文书法创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作品名称:《毛主席词七首》
尺寸:48cm×180cm
材料:松烟墨块,羊毫笔,玉扣纸。
创作体验:
此件作品为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展览而作,以怀素小草《千字文》为基调,用笔以中锋为主,绞转涩行,偶有搓揉,追求线条的简洁、凝练、蕴藉,注重大小、疏密、倚侧等方面的对比,墨色多以渴笔为之,以淡为主,浓墨点缀,营造苍茫、豪迈意境,表现一代伟人“挥斥方遒”的激情和“指点江山”的气魄。
学 术 点 评
王海洋此幅作品气格较高,但个别字写的过于夸张变形,虚实处理的不够完美,个别字追求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但功力尚缺。
书法创作如何更上层楼: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给我们交出了最好的答卷:要重学识,重功力,继承创新,尤其强调重读书,谆嘱再三,谓读书非特益知,变换气质,作品方能不俗。
学习书法如何解决创作瓶颈?我想王海洋多看看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王铎等历代大师们学习书法的故事,会终身受用。
优秀的书法作品,不是浮在表面上的花俏,而是古朴、厚重、圆润、中庸之美的正大气象。与海洋君共勉。
点评人:卢立彬 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
作品名称: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尺寸:136cm×68cm
纸质:朵云轩四尺拣选洁白、半生熟、10年陈净皮
毛笔:无名笔,兼毫,出锋6cm。
墨汁:北太墨汁,宿墨。
创作环境:微醺,夜深人静于工作室。
创作构思及体验:
在微醺状态下,创作(尤其草书)欲望往往比较强烈,有意用耳熟能详的内容创作,以期能写出出人意料的作品效果;创作的用笔和用墨皆平时练习所用,没有刻意挑选,宣纸用朵云轩四尺拣选洁白、半生熟、10年陈净皮,面对四尺整张宣纸,我视它为小的纸张,当小品来进行创作;创作时利用矛盾关系结合书写内容的含义以及当时情绪的调动,情感的宣泄随机生发,一气呵成。
学 术 点 评
点评人:宇文家林 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
作者:刘文秋
学 术 点 评
篆书要写出个性、写出灵性,是很不容易的。
作品名称:《茶诗数首》
尺寸:69cm×180cm
纸质:仿古麻纹纸
毛笔:中号大行云
墨汁:玄宗墨液
创作构思及体验:
国庆假期后两日,课徒结束。难得闲下半日,室外秋雨沥沥,于是泡上一壶茶,静心临帖一通后,用仿麻纹纸抄写茶诗数首。书写过程中力求不急不厉、静雅肃穆之气。字形大小轻重稍作对比,章法上采取横式书写,然后六条拼接在一起。完成后观之,稍有可人之处,然未达到心中预设。吾深知仍需深入传统,多在汉碑中汲取营养,以丰富作品内涵。
学 术 点 评
江苏书坛虽多出行草书家,但隶书传承亦为有序。吴门沙曼翁先生篆隶书风化入江左,声播中原,在当代篆隶书创作方面影响深远。惠聪颖作为江苏青年书家中以隶书见长的作者,多年来在隶书体系梳理中,坚守庙堂碑风的深入追寻实属不易。但观其近作,又让我感觉到惠聪颖对隶书精神理解是不够的。他在庙堂碑的基础上还取法了清人金农隶书的笔调意趣,这种取法并非不可尝试,但终究是取法乎下。细观其作笔法过于简单、纸张选用不太正确,对篆隶创作中“毛润涩畅”的线质线性理解欠缺是其根本原因。在庙堂碑的基础上如何横向融合摩崕碑刻,纵向如何融合秦汉简牍、帛书等元素。最终一定要形成自我思考后独特的结字特点,那么自我的笔墨语言与风格属性自然就形成了。同为作隶之人愿与惠聪颖共同努力!评点不到位处请同道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