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地区,那些鲜为人知的“小”塔
天镇明代惠庆塔
惠庆塔,在天镇县赵家沟乡柳子堡村西南海拔1250多米的山脊上,其它建筑现已不存,仅有孤塔一座。塔的始建年代不明,从现存建筑结构和造型做法分析,应为明代遗存。
塔因岩结构,座北向南,稳座在山脊平台上,通体砌以青砖,平面呈六角形,总高约12米,为仿木结构的四层楼阁式实心砖塔,塔座雕砌呈须弥座式,上下均施壶门、束腰,壶门内雕各种花卉图案以及龙纹。其雕刻工艺远不如早期的砖塔,但整个外观和其它明代砖塔比较,是较好的一座,具有简洁朴实,典雅庄重之特点。
塔身南隅建有高1.2米,宽0.45米的假佛龛,北侧置石匾一块,上刻“修惠庆塔峻工记”。塔的各层上檐均施三踩单翘斗拱,角科仿辽、金时期做法出45°斜拱,六隅各施平身科斗拱一攒。斗拱的使用与设计是雁北其它明代砖塔中较好的。它大大增强了惠庆塔本身的华丽及装饰性,斗拱上挑出塔檐,完全仿照木结构建筑的做法,塔刹雕成四层莲花和宝珠,其形式挺拔秀丽,造型从上至下逐层收小缩短,故而显得稳固庄重。
惠庆塔另一特点是:一般塔多为单数层次,而惠庆塔则砌成四层双数,这种做法是其它地区少有的,尚属雁北地方匠师的独创。
阳高杨塔村元代砖塔
杨塔村砖塔,坐落在阳高后营乡杨塔村东北隅,其它建筑皆已残圯,现仅存砖塔一座,塔的建造形制作法和雁北其它各代砖塔有很大区别,塔身瘦细,平整光滑,不施任何雕饰,也不设门窗,但从基座、出檐做法和整个造形细究,完全是一座元代异形砖塔。
塔平面呈六角形,南向,五级实心密檐式,通高8米,基座做法成须弥座式,高约一米,其雕刻华丽,刻工精细,显现出元代异形塔娴熟的雕刻技术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基座上出平座斗拱,斗拱四铺作,出华拱,转角施45斜拱,六隅置补间铺作各一朵。
塔身小于基座,平面依塔身呈六角,下部用仰莲支托五层密檐出檐较大,形成上小下大,收分明显,各檐施砖砌,华拱重叠支承上部。最上刹座、宝瓶、刹杆作结束。
整个塔轻巧俊美,独具一格,是雁北其它各代砖塔中极为少见的。
山阴瑞云寺元代谦公和尚寿塔与明代砖塔
瑞云寺,在山阴县沙家寺村,全部建筑有山门、钟、鼓二楼、东西厢房、瑞云宝殿、大雄宝殿、谦公和尚寿塔、砖塔等。据旧志记载,寺始建于金代明昌二年(1191年),明、清、民国时期,皆有修葺。
谦公和尚寿塔,建在瑞云宝殿之后,为元延祐五年(1318年)建造。通体石制,由塔座、塔身、塔顶以及刹杆装配而成,高约2.5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座上有雕刻,其花纹式样残蚀圯坏,塔身上有铭文:“元延祐五年七月十五日谦公和尚寿塔,乃门资惠仝等立石,五台山卅庵头圭峰寺讲经律论赐红沙门才吉祥撰并书”。塔身上承顶座,座身上刻仰莲,再上立刹尖,整个寿塔古朴简单,是研究元代墓塔的又一实例。
砖塔,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总高11米左右,五层楼阁式样,其砌筑风格、造形、体例和我区早期的灵丘觉山寺砖塔、浑源圆觉寺砖塔相比,截然不同。其价值也是无法相比的,最下置砖砌塔座,不施须弥座式,上挑出塔檐。二层各面设佛龛,内置木雕佛像,盘膝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刻工细腻,是明代木雕佛像中较好的作品,三层、四层、五层无龛。上部挑出砖拼椽飞、连檐等。
通体不施木料以及砖雕斗拱,每层之间的距离较大,塔相当于木结构的楼阁一层的高度。一眼望去,塔身就是一座高层楼阁,砖塔外壁平整光洁,用砖尺度较大,表现了明代长砖之特点,这些建筑皆在六十年代末期,受到严重破坏,有的尚存,但已很不完整了。
浑源千佛岭明代砖塔
千佛岭砖塔,是一座小型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塔,位于浑源县城南30公里的千佛山岭上。这里四周群峰环护,自然风景奇特岭西原有千佛上寺,南有板方下寺,北有碧峰后寺,据现存文字遗迹和家父《北岳恒山志》,这些寺庙大都始于辽代。明、清两代曾有重建和修葺。现存寺院残垣断壁,均为清代建筑遗迹。就这些遗迹来看,足以说明这里当年也是佛教徒的兴盛之地。
塔建在千佛岭顶平台上的一块自然岩石上,为这里的主要建筑。砖塔高7米,平面呈六角形,为四层实心楼阁式砖塔,和山阴瑞云寺明代砖塔造形做法完全一样,只是层数不同。塔前刻有“千佛宝塔”四字,最下为砖砌须弥座,座高2米,六面均刻有各种花纹图案。第二层塔身东南面设砖券假门,上部砖拼普拍枋,上置三踩单翘斗拱,不施昂。
各转角皆置角科一攒,不用平身科斗拱,以上二层不用斗拱,只挑出塔及椽望,立面形象简朴平整,塔下岩石南面开门,内凿佛洞三个,名曰“千佛洞”,洞内三面,各雕凿高1.5米的石佛像一尊。佛像四周再雕三寸多高的小石佛像,数达千尊。门口右侧另刻有高0.75米的石像,作睡状,双目微启,躯体稍倾。另二洞刻有大小佛像十一尊,其雕凿技法完全一样,这些石雕佛像镂刻较精,从比例到造形,均为明代造像中较好的作品,是很值得保护的。
朔州清河寺清代文明塔
文明塔,位于朔县城东四十五华里清河寺村东北,塔已大量残毁,现仅存夯土塔身,高17.5米。从现状看,塔身为圆形,上有椽洞,直径大小不等前有月台,坐北朝南,塔的创建年代,据《马邑县志》记载,“文明塔”在城东南三里,旧有军城之土阜。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宋公子质因旧阜,增筑塔尖,其顶以肖笔形,公精专家术谓,桑乾水一泄,而东灵气不聚,须此挽之,此为笔,桑乾河为池,用以镇水口而启文明,故又笔峰。年久土颓,康熙四十年,知县秦公扩下车浑溉,地方凋残,人文寥落,急捐补筑之”。
文明塔又称文峰塔、文笔塔、文兴塔、风水塔等等,它是从明代风水学说和考试文风发展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双重意义,实际上文明塔只是一种标帜性与观赏性的建筑物,特别是清代在一些文庙、府第、城镇就近建造,大都是由县官主持。朔县文明塔当属此类建筑。
资料来源:原大同考古研究所 赵达老师、家父著《北岳恒山志》、《大同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