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老越“薄情”,这是人生的归途
《百年孤独》里写道:“一个人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人老了,所有的热情,都会慢慢减退,就像蜡烛燃烧到了底端,光芒就会摇曳不停,直到熄灭的那一刻。
人老了,经历了世事无常,感悟了人生的美好和丑陋,看淡了人情世故,余下的时光,活得坦然从容。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越来越薄情了,其实是真正要面对归途了。
01
对朋友薄情,是因为看透了“情”。
村上春树说过:“如果你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么恭喜,证明你已经成熟了。”
也许,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利益之间。能够不谈利益,不说条件,还能互帮互助的朋友,是很少遇见的。
当人过了六十岁之后,真正离开了职场,也放下了各种合作,连自己创下的基业,也给了儿女,那么和朋友的交往,就告一段落了。
能够谈得来的朋友,符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规律。此外,人情背后的“虚伪的面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有朋自远方来,喝一杯,如果没有,那也不要去邀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家庭,互不打扰,是最礼貌的交往方式。
对朋友薄情,不是因为自己不珍惜感情,而是自然而然的结局。谁会围着一个没有用途的老人,还一直赔笑呢?
02
对儿女薄情,是因为自己无能为力了。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机遇,也有不同的路要走。
作为父母,一直在给儿女引路,努力把儿女送到远方。你站在家乡守望着,看着路的尽头,有一个身影,慢慢离开,最后消失不见。
你真的想帮助儿女做点什么,但是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反而碍手碍脚。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
当你知道,儿女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景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牵挂,却不去干涉。
一棵将要枯萎的大树,又怎么可以为树下的草木遮风挡雨呢?有道是:“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代人,取代了你的位置,承受了你的压力,才是生儿育女的初衷。
作为老人,能健康活着,不要儿女端水送饭,就已经足够好了。所有的感情,只是停留在“一声问候”的层面。
03
对自己薄情,是因为对生死看淡了。
很多年前,我的祖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啊,生不如死。”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被病痛折磨了好几年。原本高大魁梧的身材,变成了骨瘦如柴的样子,脸都凹陷下去了,眼神黯淡无光。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可以吹吹牛,可以坦然地说一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可是,到了病入膏肓的那一天,才知道,“生”是弥足珍贵的,但是自己却“生”不下来了,未来的日子,掐指可算。
人生是一张永久的车票,从上车那一天开始,就不会有回头路了。
总要面对生死,那就不如从容一些,把心情放松,不要太紧张了,不要含泪诀别。
一个对自己薄情的老人,不是他不想活下去了,而是意识到——瓜熟了,就会蒂落,毫无逆转的可能。能够让自己活得体面一些的方法,就是珍惜一日三餐,吃好喝好,精神好,千万别唉声叹气。
总有那么一刻,灵光一闪,几十年就过去了,然后忘记一切的痛苦,向死而生。
04
对钱财薄情,是真正放弃了欲望。
郭德纲说过这样一句话:“曾经有一个赚钱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机会过去了,我追悔莫及,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假如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的话,我希望跟那个村长说:我愿意去。假如非让我在那工资前面加一个限额的话,我希望是:400元。”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活着,但是钱花完了,余生就真的不知道何去何从了。可是,一个人的心掉进了钱眼里,那么抱着金子银子,也只能过穷日子,感受不到金钱带来的福气。
从前,有一个以打柴为生的人,天天跪地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变成富人。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屋后有一块地是松软的。他拿起锄头,往下挖,发现了一个金罗汉。不会吹灰之力,他就发财了。
奇怪的是,他的日子更苦了——每天抱着金罗汉,想着“十八个金罗汉”。
“成也萧何败萧何”,欲望可以是赚钱的动力,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把握欲望,是做人应有的清醒。
对于老人来说,钱是做人的底气,是活命的根本。可是,一个薄情的老人,对于金钱是没有概念的,因为他知道,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
曾经为了金钱,拼命去工作、创业。后来,慢慢把钱花出去,滋养自己的生命,去追求诗和远方。
在金钱方面,最幸运的事情,应该是离开尘世的那一天,钱刚好花完。
欲望有什么用?不如放下欲望,希望自己活得更加顺心,活成一个精神炯炯的老头。
05
结束语。
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薄情,当经历了一些事情,受过一些伤害,无奈之下,就收起了自己的热情,时间长了,薄情就变成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
人老了,学会薄情,看似无情,其实是留下最后的柔情。
人老了,静坐一隅,当夕阳西下,还可以守望漫天的繁星。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