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扬顺 | 回忆“江都模式”
【往期回读】
回忆“江都模式”
江都 朱扬顺
作者朱扬顺先生:1937年出生,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共党员,经济学副教授。历任:丁沟中学教务副主任、江都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江都职工中专校长、扬州市树人中学校长、海南省珠江源高等技术学校校长;江都县(市)政协副主席(连任四届),江都县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总干事。曾兼任江苏省教委督导(成教)、江苏省高教学会广播电视教育研究会委员、扬州市经济学会理事、扬州市电大思想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大专、中专、普中教学和管理工作。领导江都电大教职工创造的办学经验,被中央电大誉为“江都模式”,向全国推广。先后被评为江都市“二十佳”知识分子、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江苏省电大优秀校长和优秀创业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电视大学应运而生,衔命奔走 。作为其基层的县级电大,更是筚路蓝缕,备尝艰辛。
我曾是江都县电大校长,在职十余年,与同事们共同奋斗,在江苏苏中平原上,建成了一所新型的县级电大,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办学经验,被中央电大誉为“江都模式”,向全国推广。
一、“江都模式”的产生
江都县的电大事业起步较早,在1979年就开办了教学班,此后经过电大管理工作站,到1986年初,正式建校。我时任江都县政协副主席兼县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总干事。当组织上要我改兼县电大校长时,我考虑到以前曾经搞过多年的普教,因而信心满满的。殊不知履职以后,才知道个中滋味:创办电大是新的命题,待解决的是特定的困难。
从国情来看,一方面是使命光荣、任务重大,另一方面却是物力维艰,立法滞后。时值文革之后,遗患严重,百废待兴,举办电大未免心余力絀。加之,创业伊始,缺乏现成的经验,以致对学校定位、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经费渠道、招生办法等等,皆无法可循。电大人曾自我调侃道:头上无法,手中无权,脚下无路,腰中无钱。
从县情来看,一方面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却是地方政府缺乏经济实力,缺少办学自主权。就以我县为例,江都县地处苏中平原,不算富裕,也不算贫困。在建校之初,校园几亩是向生产队租用的,校舍一座是靠与职工教育中心合并“占”来的,在建的一栋教学楼是向银行贷的款,已有的几个教学班,大都分散在各主管局代办,教师大部分是外聘的退休人员。
当时,除了人、财、物等实际困难外,从上到下,人们对举办县级电大的思想认识,还有诸多的不理解、不一致、不信任之处,甚至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困惑。记得当年我曾应邀为河南省县级电大校长培训班进行一次讲座,刚讲了第一句:“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满座寂然,无不动容。
面对这些困难和制约,作为电大人没有退却!我们认为电大既然是高等学校中的特种部队,就应该有特殊的指挥思想和作战功能;县级电大既然是其尖兵,就应该有更高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就要勇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按需办学创特色,自力更生求发展,实践产生了“江都模式”。
二、“江都模式”的要领
“江都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农村,按需办学。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县级电大根植于农村和农村经济,必须服务于和服从于它的发展;我们注意到县级电大在实现科教兴农、振兴农村的发展战略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和作用;我们特别着力于按需招生,灵活办学,努力做到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则创造条件去办;我们还着眼于解决边远乡镇和人才特别缺乏的企业的需求,报经县政府批准,出台了一些特有的地方举措。
“江都模式”的办学模式是:全方位办学,多途径服务。
当时的国情、县情要求我们必须是多快好省办学校,不拘一格育人才。我校在办学功能上坚持综合性、多功能、全方位;在办学方式上注重横向协作、上联下伸;在办学着力点上特别注重向农村延伸和与实践结合。学校形成了以电视教育为手段,电大实体为依托,大专与中专同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齐步的办学机制和一套人马、几块牌子的办学格局。
“江都模式”的办学精神是:自力更生,开拓进取。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有作为才有地位,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实力才有活力,有奋斗才有成果”的共识;我们发扬了“铜头、铁嘴、飞毛腿”的创业精神,坚定信念,不怕碰壁,加强宣传,赢得理解,四处奔走,八方求援;我们坚持了“干劲、钻劲、磨劲”的工作作风,突出了“三争取”(即:争取政策、争取生源、争取财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江都模式”的情思
春光秋月 ,一晃30余年。而今,我已是耄耋老人,每当回忆当年创建江都电大及其办学模式时,总是情思绵绵。那是一段风和雨的征程,那是一曲火与情的凯歌,那是我的生命之最。
我永远珍惜“江都模式”为江都电大创造的业绩,为全国电大带来的影响,为我个人带来的荣誉。
我清晰地记得中央电大为之命名的前后。建校以来,中央电大几位领导相继来校考察、指导,《中国电大教育》编记李福芝、梁青受中央电大委托来我校调研了三天。该刊1991年第三期在发表我的《全方位办学,多途径服务》办学总结的同时,在头版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标题:《江都模式》。于是在中国电大的创业史上,就升起了一颗以之命名的新星。
我更难以忘怀的是为了解答“江都模式”的成因和经过,《中国电大教育》在1994年第一期上又以《江都模式探秘--记扬州电大江都分校校长朱扬顺》为题,发表了长篇专访。当我手捧这期杂志,闻着散发的墨香时,正值我癌症术后,睹物兴情,更激起我求生的欲望和继续战斗的活力。
当然,我一直清醒地记住:任何一种模式必然有其时代性、群体性和独特性,应属于集体创作、时代产品;都会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绝非十全十美、凝固不变的;都有其时效性和局限性,只有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充实,方能日臻完美。
我衷心祝愿:在上级教育系统领导和地方党政的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下,“江都模式”在新时代会更加光彩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