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文作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张道文先生撰写的《魅力淅川》总跋。《魅力淅川》文化丛书是一套淅川文化大全。虽不尽完美,但对淅川文化建设还是有益的。2014年,笔者有幸参与了这套文化丛书的编撰工作。今天,把主编张道文先生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了解这本书,并进一步了解淅川文化。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与文化结合,便形成了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不同于一般文化,也不是旅游与文化简单相加,而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因此,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独立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形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
淅川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统计,全县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58个,其中,5级旅游资源单体5个,4级旅游资源单体10个,3级旅游资源单体53个。这里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的故里,楚始都所在地和楚文化发祥地。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有“天下第一渠首”之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严寺和荆紫关古街;还有八仙洞、神仙洞等诸多溶洞奇观,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近年来,淅川县委、政府围绕建设“中原经济示范区”和“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这一中心,抢抓南水北调机遇,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着力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短短几年时间,淅川旅游异军突起,旅游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旅游景区达到12家,其中,国家A级景区4家;旅游星级宾馆发展到7家,其中,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5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0000余人,建成了丹江大观苑、香严寺、坐禅谷等一批精品景区,被授予“全国十佳影视拍摄景地”、“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摄影家最喜爱的十大景区”、“河南省特色旅游线路”等荣誉称号。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淅川旅游文化也作为一种独特的全新的独立的文化形态初步形成。淅川旅游文化概括起来,主要有水、寺、都、街、民五种旅游文化。“水”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渠首所在地、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寺”是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的香严寺;“都”是指楚国的发祥地楚始都丹阳;“街”是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紫关明清古街;“民”是指南水北调淅川丹江口库区移民。这五个景观或事件在淅川旅游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全新的淅川旅游文化,成为淅川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支柱。
《魅力淅川》旅游文化系列丛书就是从水、寺、都、街、民等五种文化为依托,全面挖掘和整理淅川旅游文化。全套书共六卷,分别是《秀美丹江》、《淅川古刹》、《大楚始都》、《荆紫关神韵》、《惊涛有泪》、《丹江传说》。著名作家二月河称赞说:“《魅力淅川》旅游文化系列丛书是淅川旅游的百科全书,也是南阳旅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
《秀美丹江》从名字上看,写的是丹江,写的是水文化,其实,这部书写的是整个淅川旅游。因为,淅川丹江风景名胜区几乎覆盖了淅川所有景区景点。这部书从丹江概况、丹江景观、丹江名吃、丹江特产、丹江民俗、丹江名人、丹江文萃等七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淅川已经开发的旅游景观和文化特色,为读者和游客提供了一道丰富的旅游文化大餐。
《淅川古刹》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严寺为主,还书写了法海寺、观音禅院、圣水寺以及已经被丹江口水库淹没的龙巢寺等。除此之外,还对淅川道教文化做了简单的搜集和整理。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地方的文化史,半部是宗教文化史”!研究淅川宗教文化,对于了解淅川历史、发展淅川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这部书中的香严寺、法海寺、观音禅院等诸多宗教场所都已经变成了旅游景区或者景点,为淅川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
《大楚始都》这部书从楚国的渊源、楚始都丹阳的考证出发,深入挖掘了楚国在淅川和丹江流域的发展历史,既有淅川出土的楚文物介绍,又有历代君王和楚国早期名人的生平事迹和故事传说,既有专家论断,又有文物作证;既有理论性性,又有可读性。可以说,这部书对于挖掘淅川旅游文化、打造魅力淅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荆紫关神韵》从古道雄关、古韵佳景、古镇商道、古街民居、古镇文化、古镇特产、古镇文萃等七个方面,对荆紫关明清古街的旅游文化进行了全面盘点和梳理,对于了解、利用和发展荆紫关古街旅游提供了详尽的文化支撑和理论依据。
《惊涛有泪》这部书是一部移民作品选集。主要选取了蒋巍、陈显章、刘先琴等3位著名作家的报告文学,同时,还选编了28篇(首)散文、诗歌、故事、演讲文稿、长篇通讯、歌曲等,通过这些作品全面反映了南水北调淅川丹江口库区40多万移民半个多世纪的血泪史、奉献史,讴歌了淅川移民和移民干部忘我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已经和正在成为淅川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丹江的传说》是著名作家习诏20世纪80年代在淅川工作时搜集整理的。这部书是淅川旅游文化的雏形,曾为淅川旅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我们编撰委员会再次邀请习诏先生对这部书进行了修编。我相信:《丹江的传说》这部书必将继续为淅川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作用。
我是一位基层旅游工作者,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但是,我不是作家。作为一名淅川“老旅游”,这次与吴云贵和田野两位同志共同编辑这套《魅力淅川》旅游文化系列丛书,一不是图名,二不是图利,主要是想为淅川旅游做一点事情,特别是想对淅川旅游文化做一个全面的盘点;想让读者、游客、决策者、投资者和建设者明白淅川旅游的“家底”,知道淅川旅游有啥,发展啥,投资啥,建设啥,欣赏啥,体验啥,购买啥。如果能对读者有一丁点的益处,我就感到十分荣幸和心满意足了。
《魅力淅川》旅游文化系列文丛的编辑过程中,受到了淅川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县长赵鹏亲自为该书作序;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光玲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该书的编辑;主管旅游的副县长辛泽涛多次听取该书的编辑进展情况,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副主编吴云贵先生是淅川地域研究会会长,是编辑出版该套文丛的倡议者、组织者,也是《大楚始都》、《荆紫关神韵》两本书的编撰者,为该书的组稿、编辑、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副主编田野先生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在文学和文字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亲自参与了《秀美丹江》的编撰,在该文丛的组稿和编辑过程中,亲力亲为,对提升该文丛的质量和品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张海霞、康帆、贾治夏、刘国胜等同志为单卷文本的编辑付出了辛勤劳动;淅川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为该套文丛提供了大量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特别是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该书作序,在此表示感谢!
最后,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收录了二月河、蒋巍、陈显章、刘先琴、周同宾、廖华歌等诸多作家、作者作品,在此表示感谢,并奉上微薄的稿酬。若因通讯原因没有收到稿酬的作家、作者请与吴云贵先生联系。
是为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