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拾粹(6):文化期古玉打孔特征(下)
文化期古玉打孔大约有刮刻击打磨扩孔、桯钻打孔、管钻打孔、桯管复合打孔和砣具打孔(镂空)等五大类型(参见《古玉拾粹(5):文化期古玉打孔特征(上)》),其留存的工艺特征各有特点。
1、刮刻击打磨扩孔的工艺特征:孔口明显失圆,形成不规则的“马蹄孔”,两面皆磨平人工痕迹((参见《古玉学步(51):刮削钻磨巧打孔一孔多艺察古工》和《古玉学步(84):或者钻磨或刮削孔上有开还有扩》))。刮刻击打与磨扩的工序有先后之别。
先将器料磨薄后将开孔部位击穿的开孔,功夫在磨,磨的区域比较大,击打开孔比较容易,开孔口较小、失圆,不规则马蹄孔(图1)。
图1
先将器料击打开孔后将孔沿磨平,功夫在击打,破损残废率较高,开孔后磨工比较容易,开孔口较大、失圆,不规则马蹄孔(图2)。
图2
2、桯钻开孔特有的工艺特征:
①球形腔。桯为实芯钻,作工过程中解玉砂和器料一并磨耗,钻孔的过程同时就是打磨的过程,是顶级的精细打磨,会留下钻磨的半球形腔(图3)。
图3
完美的球形腔是文化器玉作的艺术遗存(参见《古玉学步(93):古玉钻孔何作工出土桯具露真容》。
②苔痕。古工钻孔耗时日久,中途要经常替换人力、更换桯具(因损耗更换和因型号更换),往往因二次定位偏离和桯具型号变化而形成球形苔痕(图4)。
图4
③蜂腰。对面桯钻在中间交接部位会留下蜂腰(图5)。
图5-1
图5-2
3、管钻开孔特有的工艺特征:
①管钻旋磨痕(参见《古玉学步(36):古玉钻孔有特征再辨钻孔螺旋纹》)(图6)。
图6-1
图6-2
也有称文化期管钻的痕迹为螺旋纹,似不太确切。同样是管钻,但文化期与金属文化时期管钻因工具相差而有别,文化期的管具材料来源为竹、骨(动物骨和鸟的翎管),因损耗产生形变,开孔不规则;进入历史时期的金属则相对刚劲,开孔比较规则。所以将文化期管钻的痕迹定为旋磨纹更为确切,而历史时期的铜、铁金属管具所留存的才是实实在在的螺旋纹(参见《古玉学步(14):钻痕细查考孔中藏奥妙》)。
②苔痕。文化期的管具主要是竹、骨,材质较软钻磨过程中易损耗、易变形、易炸裂,加之中途要经常替换人力、更换桯钻的原因,钻孔会发生不规则变化——或者内收(图7-1),或者外扩(图7-2),或者内收与外扩兼而有之反复变化(图7-3)。
图7-1
图7-2
图7-3
管钻内收、外扩的交接部位形成一级或者多级苔痕(图8)。
图8-1
图8-2
图8-3
注意桯钻苔痕与管钻苔痕的特征区别。
4、桯钻、管钻共有的工艺特征:
①喇叭口。无论桯钻、管钻,都会留下喇叭口的工艺特征,所不同的是:桯钻喇叭口的开度较大(图9-1),而管钻喇叭口的较小,有些甚至小到如不细致则不觉察的程度(图9-2)。
图9-1A
图9-1B
图9-2A
图9-2B
只有文化期管钻才会留存喇叭口的工艺特征,这是由文化期管具材质性质所决定的,进入金属管具时期,管钻喇叭口现象不复存在。
②象鼻穿的二次定位点。很多象鼻穿其实是桯钻、管钻合作完成的,为复合打孔,需要二次定位甚至多次改变钻点方向而完成(参见《古玉学步(179):古玉工艺牛鼻穿的钻孔技术》和《古玉玩味(68):五千年前古玉珠堪为珠中老鼻祖》)。双面对钻和单面象鼻穿皆难以准确定位,会形成多个渐钻渐收的苔痕和孔迹(图10)。
图10-1
图10-2
图10-3
5、砣具开孔(镂空)特有的工艺特征:薄刃。
红山文化特有的砣具镂空,形成勾云形器的薄刃现象(参见《古玉学步(61):红山镂空砣切磨桯孔薄刃似漩涡》)。这种开孔(镂空)方式形成红山特有的:砣具魔切、薄刃特征(图11)。
图11-1
图11-2
图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