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正阳:亲验麻黄加术汤祛湿
《金匮》痉湿暍篇有云“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这个湿家没有明白去说表湿或里湿,重要的是麻黄加术汤能祛湿。
麻黄汤为风寒表实而设,为开太阳之汗,加术即可并行表里之湿,从汗尿而去,发汗利水为治太阳病两大法门,麻黄加术汤的功用是最能体现的。
对麻黄的运用,困于古时方医家之说,原来我多不敢大量使用,即使有的对之证,需要用麻黄时也只是用小量六八克混迹于其他开表或利水药中,用于咳喘证时,剂量也最多在十来克左右,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零九年八月,我与朋友在汉江边小聚,饮冰镇啤酒过多,加上江边凉风吹袭,第二日即发热,并无咽痛、流涕的上感症状,有的是微恶寒、身困、身痛,肚腹撑胀,小便热少而不利。寻思半日求解。
脉来浮数,看舌胀有苔,口中虽渴而不欲饮,水湿无疑。外感凉爽之风而闭汗窍,内伤酒湿之邪而困脾阳,宜开表而运脾。
原来出现此证时,多次藿香正气主治,多日才解。
此次下定决心服麻黄加术汤。
其中之术,知道用苍术更适合。
《本草正义》谓“脾家湿郁,或为瞋胀、或为肿满,或为泄泻疟痢,或下流而足肿……但有舌浊不渴见证,茅术一味最为必须之品”,从考证看,仲景之时白术苍术不分,但从后世对术的区别运用看,五苓、真武、苓桂术甘辈健脾利湿当用白术为宜,湿郁有表的麻黄加术、越婢加术中当用苍术为好。
王好古有神术汤,仿麻桂之意而制,柯琴谓“此王好古得意之方,仿仲景麻桂二方之义,而制为轻剂也,然此是太阴之剂,可以理脾胃之风湿,而不可治太阳之风寒,亦不可以治阳明之表证,与少阳之半表里也,内经所谓春伤于风,邪气留连而 洞泄,至夏而飧泄肠澼者宜之……今人不知仲景立方之旨,祇恐麻黄桂枝之伤人也”。
陈修园《时方歌括》说“术防甘草湿家尝,神术名汤得以方,自说法超麻黄上,可知全未梦南阳”,蔑视之意跃然字里行间,都因为惧怕麻黄桂枝之过也。
斗胆处方;
麻黄3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甘草10克、苍术40克,
依法煎药,取汁400ml,温服200ml。
药后温覆取汗。
不半时,汗出绵绵,肚中滚动,如厕二便俱下,此脾家实,腐秽当去之故。隔半日再服余药,反不见汗,只是小便通利,大解稀便两次,中病即止,不再服药,身轻热退,肚子也瘪了,看来还能减肥呐!
前些日与友在诊所门前对酌,酒过三巡,忘了身体,兴趣来处,又饮啤酒三瓶,晚上凉风习习并不觉冷,第二日就感不妙,饮食注意也不行,到第三日还是病了,发热37.8°,感觉如上述。
这一次我有意实验药物分量对效果的影响,减其制用;
麻黄15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苍术20克,还是取400ml,分二次服用,效果不如上一次,服二剂才好。
可见药量大小是关键,愈信乎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
对于麻黄和苍术的配伍应用,早年读《名中医治病绝招》中有许公岩先生“治湿证,恒用麻黄、苍术”一文,许老先生的体会治疗湿证虽用祛湿、化湿、散湿、燥湿、渗湿、利湿等诸法,依法用药治之,仍有不少病例湿去复聚,久治不愈,疗效每不满意。
后来反复实践,在选药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麻黄与苍术最为理想。
因苍术辛苦温(气味雄悍),为燥湿健脾要药,能以其辛温之气味升散水湿,使脾气上归于肺,脾建则湿化。然在脾虚湿积时,肺也不能独建,必失其下输之功能,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聚,又将能发汗利尿之麻黄作配以助肺之宣达,两药同用协作具有升脾宣肺而化湿之功。
并发现两药配伍剂量不同而作用也异。
等量使用,则见发大汗;
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
苍术三倍于麻黄则尿量大增,利尿作用显著;
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尿,则湿邪则自能化。
先贤之论,与我体会确实暗合也。(处方用药仅供参考)
樊正阳闲书于2011年9月18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