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温病条辨》中自创方研究

《温病条辨》全书共载方剂208首。除吴鞠通师承前贤外,另自创方剂64首。其中化裁经方15首,变通叶方11首,仿诸家名方制新方7首,用治温热类病证之方共18首,用治湿热类温病方剂为6首,寒湿及凉燥用方7首,可见其独创方中以温热类方剂为最多,本文仅就其独创方创制思路进行研究。

  创治温方  为后学典范

  在温热类方剂中,银翘散、桑菊饮是辛凉解表法的代表。吴氏强调“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认为太阴温病“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故创辛凉平剂银翘散及辛凉轻剂桑菊饮以治疗温病初起。银翘汤由辛凉解表药配养阴生津药组成,吴氏认为“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故主以银翘汤,增液为作汗之具。”温病表证的治疗,经方中无一涉及。而温病大家叶桂虽然提出过相关治法,但又无现成方剂以借鉴,银翘散类方剂的创制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

  黄连黄芩汤以其清宣郁热之功用治中焦气分证。仲景治疗阳明热证以辛寒法及酸苦法为主,叶桂在温热病的治疗中也沿用此法,而吴氏黄连黄芩汤之苦寒微辛法的出现使阳明热证的治法得以丰富。其所创安宫牛黄丸较原有凉开之紫雪丹、至宝丹之清热解毒之力更胜一筹,从而使后学者可据证灵活选用“凉开三宝”。另外,吴氏于治温毒外肿一证治中,尚创制水仙膏、三黄二香散二方以外用,该外敷法可补东垣温毒之治。

  雪梨浆、五汁饮、益胃汤、增液汤、清燥汤、冬地三黄汤、一甲煎、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专翕大生膏等为吴氏所创养阴之方。《伤寒论》中单纯养阴之方仅以甘润平补之猪肤汤为代表,而养阴与温法相配则更为多见,如扶阳益阴之芍药甘草附子汤及通阳复脉、滋阴补血之炙甘草汤。叶氏之养阴法较仲景更加丰富,他曾提出过养阴益胃法,如他在《温热论》中云:“胃津亡也……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在临证中,叶氏也遵循这一原则,常在养阴方中配伍梨汁、蔗浆,以治疗阴虚。

  吴氏还创甘苦合化阴气之冬地三黄汤治阴伤邪热尚存之证,此法既苦寒泻火,又甘寒养阴,苦寒甘寒合用不必虑其苦寒化燥伤阴。其创立的一甲煎仅单用牡蛎一味,此与仲景及叶桂均有不同。仲景用牡蛎在于镇惊,叶氏用牡蛎还在于熄风,而吴氏用牡蛎则有其独到之处,他认为救阴之药多滑润,“若以复脉滑润,是以存阴之品,反为泻阴之用。”而牡蛎一药兼存阴、涩大便、清在里之余热等三用,正宜于阴虚伴便溏的治疗。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方均以滋补真阴见长。三方均以加减复脉汤为基础,二甲复脉汤于加减复脉汤加牡蛎、鳖甲潜阳,可防阴虚痉厥;三甲复脉汤则再增龟板以应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之候,此二方在养肾阴同时,兼具潜肝阳及滋心阴之功。大定风珠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交合上下。吴氏在自注中指出,只有阴得安其位,阳才可立根基,从而使阴阳不致绝脱。

  吴氏治温源自仲景、叶桂等医家,但吴氏认为仲景“论温、论暑、论湿,偶一及之也”,而“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故此,吴氏独创诸方用治温热类温病。其辛凉解表方、清宣郁热方、凉开方、养阴益胃方、增液润肠方及滋阴潜阳诸方的创制,可谓后学之典范。

  创治湿方  以补弥前贤

  吴氏除为温热类温病创方外,还创立了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等。

  四方为吴氏在银翘散基础上进退而得,用治太阴伏暑。伏暑之发病系新感引动伏邪所致,故应表里同治。吴氏治表仍以银翘散为主方,治里再辨病位及虚实。如湿重则邪在气分,宜佐宣肺利湿;热重则邪在血分,宜配清热凉血;表虚则弃银翘散方中解表药特别是辛温解表药,以防其表散太过。

  独创凉燥治方

  《温病条辨》中除涉及温热类、湿热类温病的证治外,尚列凉燥以与温病相对应。以杏苏散、霹雳散、化癥回生丹、复亨丹等4方治凉燥。

  凉燥证治中,燥邪袭表治以杏苏散;燥传中焦未成腑实用霹雳散;燥延下焦如与血搏而成癥瘕用化癥回生丹,如不与血搏则治以复亨丹。前人较少论及凉燥,仅沈目南在《医征》中有相关论述,其议论虽通达正大,但间存偏胜不圆之处,且有论无方。有鉴于此,吴氏为补前人之不足而创以上四方。

  综上所述,吴氏“历取诸贤精妙”,“远追踪乎仲景”、近学叶桂,博采各家之名方为己所用。吴氏独创上述方剂,不仅可补前人方剂之欠缺,也可弥前人治法之不足,对先贤立方不当之处,吴氏又创制新方予以纠正。其识新证,创新方的精神值得后世学习。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金寿山:何谓辛凉轻剂?

    叶氏在<温热论>中有"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之语.后人遂以为叶氏治温病用药专尚轻淡,温病学派中自己也有这样看法.其实不然.银翘散(☜点击查看)一方虽然 ...

  • 『古方新解』药中之宝,安宫牛黄丸

    近两年,安宫牛黄丸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都知道它是急救药,对中药不能治急病的误会也开始慢慢解除了.可是同时,又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误导了.比如前段时间就有朋友向我打听安宫牛黄丸,说是想要买来在惊蛰时 ...

  • 『古方新解』左金丸中黄连泻肝?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火>:"左金丸,治肝火.一名回令丸.黄连六两(一本作芩).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 左 ...

  • 『古方新解』保和丸中为何使用连翘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读<丹溪心法>,笔者注意到保和丸出自"积聚痞块"门中,而"伤食"门中没有提到保和丸. 试问:保和丸治疗"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中的人参

    关于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于"上品"第一位,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之功,有"久服轻身延年&quo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中柴胡的用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早年实习时,曾跟一位治疗肝病的老师抄方.老师几乎每方都用柴胡,且柴胡恒用30克.问及为何如此频用.重用,老师的回答是:这是我的临床体验.慢性肝病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中的柴胡

    小柴胡汤以柴胡为名,很显然,柴胡为君,原方中柴胡用量最重,为半斤. 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先辈论此汤,转旋在柴.芩二味,以柴胡清表热,黄芩清里热也.卢氏以柴胡. ...

  • 『古方新解』桂枝汤及桂枝汤类方析

    桂枝汤乃<伤寒论>中群方之冠,具有解表发汗,调和荣卫之功效,此方升中寓降,热中有寒,泻中兼补,为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之第一方也.本文主要浅述了表证及汗法的一些本质性问题,认为表证乃正邪交争于 ...

  • 『古方新解』焦老胃痛方 使我终生受用

    25年前,曾读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老先生<用药心得十讲>一书,在百合一药中焦树德老先生曾云:"我常用百合30克,乌药9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草豆蔻9克,高良姜9克, ...

  • 『古方新解』白僵蚕新用七方

    白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燥体,属息风止痉药,其主要功能是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治疗惊痫抽搐.口眼歪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痰核和瘰疬等.常用量5 ...

  • 『古方新解』甲乙归藏汤方解

    来源:河北省沙河市中医院 作者:李彦坤 甲乙归藏汤出自晚清名医费伯雄.甲乙归藏汤组成:珍珠母25克,青龙齿6克,醋炒柴胡3克,薄荷3克,生地18克,当归身6克,酒炒白芍5克,丹参6克,柏子仁6克,合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