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字画收藏还需文化铺路
傅抱石的小楷书师法唐人写经,在质朴厚重方面有很好的感悟。在1937年他用小楷誊写的著作手稿《刻印概论》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小楷的功夫。此外,他有些重要创作上也会用小楷题上大段的题跋,以明其绘画创作宗旨。《刻印概论》中的小楷工稳而不乏生动,点画精致完 美,字势内敛成一团块状,字距和行距都非常开阔。这更加强了单字独立的感觉,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言,在一个个相同大小的范围内,发生出无限的境界、趣味和新意。仔细推敲其中每个字,都在均衡妥帖中富有动感。如“云”字下部横画的倾斜和三角形结构的右移,使得这个字在生动和稳定之间获得均衡。又如“以”字,一般的写法中间的点比较靠左,与左边第 一笔构成一个部件,和右边两笔的部件之间连接成一平衡整体;但是此“以”字中间点靠近右边部首,使得左边一个单独的笔画和右边三笔构成一个疏密对比强烈的字势,但是分寸感的准确拿捏又使得其整体的稳定性不至于崩溃,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形成强烈的动势,就达到了傅氏自己所说的“趣味”和“新意”。
抱石先生对古人从深切理解达到思想感情的共鸣。笔者曾多次提到,先生“思接千载”(刘勰《文心雕龙》语),屈原、李白、杜甫、石涛等古人,不仅是他研究的对象,还成了挚友。抱石先生以绝代天才与古人息息相通,使他笔下的人物不同于穿古装的现代演员而是真正的古人。
傅抱石作为江苏国画院院长,在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后来傅抱石以《煤都壮观》为代表的社会性题材,在山水融合工业题材方面的努力,已经明示了现代山水画的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规律;以《镜泊飞泉》为代表的自然题材,则是北方山水在傅抱石心灵的震撼和映现。1965年逝世。
傅抱石继承宋画的宏伟章法,取法元人的水墨逸趣,畅写册水之神情。而他的画法也一变传统的各种皴法,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抱石皴”。这种皴法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了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 一法门”。
傅抱石曾经说过,每到一个地方写生,千万不要看到一处风景很动人,马上就坐下来画,把看到的风景如实地搬上画夹,这不是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方式。
傅抱石开始勤习书法,并从高古的《散氏盘》《石鼓文》起步,作品风格稳健古朴。他十分推崇书法在中国艺术中的地位,在他所著的《中国篆刻史述略》一文中开篇就说“中国艺术最基本的源泉是书法,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那么和中国一切艺术可说是绝了因缘”。可见他对书法的深刻感悟。这里有一点让我想不通的是,傅抱石的书法篆刻均为古雅娟秀风格,就是写行草书也清秀端庄,总感到受古法所拘而放不开,似与其大气磅礴、气吞山河般的国画作品风格截然不同。并常在其豪放不羁的画中题上几个工整的铁线篆,与作品整体气质极不协调。如果傅抱石书法学习的是徐谓天马行空般用笔的狂放,篆刻如似齐白石般挥刀直冲而一任自然,那么这才是个完 美的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瑞鳞,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喻。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 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 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