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和殿制”款:“慈禧时代”的少女心
清代同治、光绪时期中国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民族工业从此日益衰退。此时,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较前时更趋萎缩,工艺低下,制作粗糙。
自辛酉政变之后,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封建统治政权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得到暂时的巩固,进入所谓“同光中兴”的历史时期。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一方面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另一方面则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从光绪元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陆续为清代宫廷和东西两陵烧制了数量可观的精美瓷器和祭器,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稍有复苏。
晚清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烧制的官窑器中,光绪时期的瓷器在品种和数量上均居首位。而“体和殿制”款瓷器更是因其保存有完整的清宫画样及鲜明的特点和多姿多彩的纹饰,在晚清瓷器中独树一帜。
慈禧的“体和殿”
体和殿,位于故宫博物院西六宫之一翊坤宫的后殿。光绪九年(1883年)为庆祝慈禧太后五十寿辰,朝廷耗费白银63万辆修缮、改建翊坤宫和储秀宫。清末光绪年的太监王世龢有《造陶庐日录》记:“光绪九年,内廷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四处落地重修,改为一所”。
翊坤宫、储秀宫原为西六宫两座独立的院落,此次改建拆除了储秀宫宫门和宫前院墙,门外原东西横巷西门长泰门与东门大成右门成为院墙门,翊坤宫的后殿添加后檐廊,后檐墙打通,添加隔扇,遂将后殿改为穿堂,添匾曰“体和殿”。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从长春宫移住储秀宫,体和殿即被用作慈禧太后用膳饮茶之处。
清宫旧藏“体和殿制”款瓷器画样
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官样,除了档案记载的各种瓷器实物外,主要就是画在纸上交往九江监督照样生产的画样,画样是内府画工根据皇帝的旨意绘成的、发往御窑厂充当烧造依据的各种瓷器形制及纹样的图案。最大宗主要包括同治大婚用瓷图样、“大雅斋”款瓷器图样、“体和殿制”款瓷器图样和慈禧万寿用瓷等。
除此之外,还有从乾隆到光绪不同时期的各种官样约数十张,就器物类别看,这里面既有卫生用器类的啖盂,也有日常生活用器类的碗、盘,还有陈设类的各式瓶,更有习惯上称为罐而在《皇朝礼器图式》和《钦定满洲祭天祭神典礼》等清代礼书中称为尊的祭礼器等。
“体和殿”款出现的原因
瓷器正是光绪十年(1884年)朝廷为庆祝慈禧太后的五十寿诞专门烧制的瓷器,当时慈禧太后从长春宫移居储秀宫,体和殿成为慈禧用膳饮茶之所。由于当时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又恰逢其五十大寿之时,因此宫廷造办处专门发给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画样,并委派广饶九南道九江关监督监管景德镇御窑厂,为体和殿烧造专用瓷器,即“体和殿制”款瓷器。
器物类型及纹饰特点:
故宫博物院藏“体和殿制”款瓷器数量比较多,既有口径在几厘米之内的玲珑之器,也有口径在40~50厘米的大型器物。主要类型多数以各式花盆和盆奁居多,但其形状各有不同,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八方型。另外还有水仙奁、奓斗、灯笼尊、折沿洗、各种尺寸的圆盒、大钵缸等。
据清宫档案记载:景德镇御窑厂曾为体和殿专门烧制过百只大鱼缸,会同其他器皿约万余件,皆属“体和殿制”款。此类器物基本上是以各种花卉做装饰,究其原因与慈禧太后喜爱花卉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所有花卉中慈禧最喜欢兰花,这也许是此花名与她的乳名兰儿相同。当时不仅皇宫内苑种植了许多兰花,就连她穿的衣服上也经常绣上兰花的图案。
当年在宫中为慈禧太后画像的美国画家卡尔在《清宫见闻杂记》中记载:“太后生平,酷爱鲜花。当时许多王公大臣为了讨好,也常以不经见之名花卉异草贡献太后,冀得其欢心。”
德龄在《清宫禁二年记》一书中也说:“太后除掉权势货财外,花卉也许就是伊最宝贵的嗜好品了,虽还够不上花痴的资格,然而却迷得很深了。”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找到为何“体和殿制”款器物纹饰以花卉图案装饰和器物类型以花盆居多的原因。
釉质、釉色及款识特点:
从故宫博物院所藏“体和殿制”款瓷器来看,其胎釉的精细程度与道光时期著名的“慎德堂制”款瓷器非常相似。这些器物基本上以各种颜色为地,然后在其上绘画粉彩纹饰,如黄地粉彩、黄地墨彩、黄釉暗刻,黄地蓝料彩、紫地粉彩、绿地粉彩、藕荷地粉彩和青花器物。
清光绪 黄地粉彩花卉纹团寿字纹盖盒
其各种釉色品种装饰主要特征:
清光绪 青花折枝绣球花纹盖盒
青花:器物装饰主要是在器物上绘画松树、芭蕉、芍药、牵牛花、水仙、冬青等植物花卉,也常见有蝙蝠纹、“寿”字纹。此类器物造型规整,青花色泽鲜艳,发色纯正,纹饰描绘精细,画意吉祥。
粉彩:器物多以淡黄釉、藕荷色釉、孔雀绿釉作地,衬托粉彩海水江崖、桃树、荷莲、牡丹、冬青、梅花、玉兰、缠枝瓜果、蝴蝶、灵芝、龙、团“寿”字等。此类器物画面结合紧密,各种色釉地上粉彩纹饰色彩鲜艳,釉面饱满莹润。
淡黄釉地墨彩器:其器物主要装饰题材有牡丹、桃树、冬青、荷花、鹭鸶、蝙蝠、祥云、团“寿”字等。墨彩瓷器是清代的传统品种,此时的器物施彩浓淡有致,纹饰层次清晰,但由于此时彩料中已不再掺加玻璃白,因而彩面显得暗涩无光。
颜色釉:此时的器物仅见有淡黄釉器物,其装饰主要是在淡黄釉下暗刻牡丹、菊花、梅花、兰花、芍药、水仙、蝙蝠等。此类器物釉色暗淡无光,胎体厚重,但图案疏密有致,纹饰布局结构合理。“体和殿制”款瓷器的款识基本上都是在器物底部署篆体“体和殿制”四字双行款。
晚清时期瓷器上流行署堂名款,究其原因,就是慈禧太后在当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同治、光绪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瓷器当中,以为慈禧太后专门烧制的瓷器最有特色,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数量大。慈禧要求为她烧制的瓷器上都要署上她曾经居住过的殿堂名。
在故宫博物院藏陶瓷传世品中我们就发现许多署“长春宫制”、“储秀宫制”、“乐寿堂制”、“体和殿制”款识的器物,而这些殿堂正是慈禧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慈禧当年在紫禁城的地位是何等的显赫。综上所述,“体和殿制”款瓷器在清光绪时期官窑瓷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