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读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剑:乡村生活的细节已经融入到血液里
辽沈晚报:您的写作习惯是怎样的?是随想随写还是有固定时间?
曾剑:我每天早晨起来就开始写作。我是这么想的,如果白天谁找我,或者有点什么事,一天也就过去了,所以早晨时间得抓住。有时候会从早晨写到上午,有人来个电话或者发个信息,我再一处理,就觉得这一天过得挺快的。早起写作已经形成习惯了,现在到五点钟就睡不着,超过五点自己就醒了,再睡就得焦虑了。
辽沈晚报:您是怎么想到要写这本书的,从构思到出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曾剑:我是一个写生活的人,从来不懂写作技巧、写作理论,就是写长篇也不会列提纲,我的所有书写都是自发的。十年前就想写这部作品,但我克制自己,不轻易动笔,我怕写坏了,因为一个作家的写作资源,往往是有限的,需要耐心细致地使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终于不能自已。我思乡心切,要用文字留住内心深处那份美丽的乡愁。
辽沈晚报:您家是世代从军,能说说您家族的从军经历吗?
曾剑:我大哥也是一个军人,我家几个侄子都当兵了,现在还有两三个在部队,一个在乌鲁木齐,一个在云南边防,真是四代人当兵。我们那边是这样的,也就是两条路,考大学和当兵。在我们那个年代,当兵比考大学还吃香,为什么?当兵有荣耀,而且还是非常光荣的。
辽沈晚报:您小说里面的许多人物好像都姓杨,是巧合吗?还是您就想让他们姓杨?
曾剑:我家弟兄六个,我们村里人就说你家真的像杨家将,我行四,我哥哥和老五他们喜欢练练武,我们感觉杨家将是忠良,所以特别自豪。对于这本书,我北师大的同学问我,为什么要让主人公姓杨,杨向阳有点拗口,叫张向阳、李向阳、王向阳不是更好吗?我说不行,因为我骨子里好像有杨家将那种情结,所以我还是坚持让他姓杨。
辽沈晚报:您是军旅作家,但是感觉您又像一位乡土作家。您心目中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定位,更倾向于这两个中的哪一个呢?
曾剑: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我举两个例子,在我写军旅中短篇小说之后,曾经跟谢有鄞老师探讨交流过,他特别喜欢。比如《岸》,最后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写一个人当逃兵,逃到黑夜河流里面特别恐惧,又想回到部队的过程。他觉得我这个小说有俄罗斯那种风格,受到俄罗斯小说的影响,他喜欢我写军旅小说,乡土这块弱一点。反过来,对我成长有很大帮助的中夙主任,他看我写乡土这块特别喜欢。
从这一点我发现,一个作品要有一定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谢老师没当过兵,他对我写军旅题材感到新鲜,而老主任就觉得我写乡土比较好,他父亲原是军队的团级干部,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我描写军人的东西没有新鲜感,对我写乡村却特别有新鲜感。
所以回到《向阳生长》,这是一种综合,既写到大的背景,也写到几代人当兵,乡村生活也在描写。对我来说,乡村生活的一些细节是融入到血液里的。(作者单位:辽沈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