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红 绘画作品展
无论古今,无论中西,美术的产生都是源于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从内蒙古古老的阴山岩画,到古埃及金字塔中璧刻,都是在记录中带有向往的意境。由此说明,美术的产生除了在美观的框架外,赋予着人性思考的意义。
这点在世界美术上,都有着不同的体现。在中国,北宋以前的画还是以布局为主,不讲究画的意境。而到了北宋,在苏轼、米芾等人的推动下,中国画开始讲究画外有物,以画言情言志的调子,从而把国画推上了艺术的高峰。而在国外,将思想与哲学融进美术作品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古希腊壁画中马人的濒死,就是阐述兽性若在人身上全部灭绝,人也无法生存下去。后来的达芬奇,梵高都在这方面做出了伟大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丰收》
十八世纪末期,随着相机的产生,给绘画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艺术家们的深层思考。因为这种照搬照抄的东西虽然逼真,但它毕竟不属于创造,它属于技术层面的掠夺,不属于人类的荣耀。于是莫奈应运而生,朦胧画派名扬世界。
近些年来,世界上的各种画派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都凸显在技法与色彩上,而在画的内容和意境上突破并不大。无论国内国外,更多的画家还在与相机较劲,更加深入的进行写实再写实。这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无疑是个死胡同,不会走出太远,不久就可能被智能机器人所干掉。而应对这种形势最有前景也是最有希望的办法是让美术回归人性的思考,才能保持住艺术家最后的阵地,即是创造的本能。
《岁月之殇》色粉
画家李景红的这组画,就做了很好的尝试。在《岁月之殇》和《最后的救赎中》,她利用羊的鲜血和成堆的动物骨头成功的塑造了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又用开启的门和托举的婴儿象征着人类的希望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警示意义。而在《疫情下的中国女人中》,她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少女的无忧无虑,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心态跃然画上,生动逼真。青年女孩的忧惧祈祷,则摄动人心,那一层黑色的阴影笼罩的不是她一个人,而是每一个阅读者的灵魂,而她手里的烛光却使人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让人力量倍争。中年妇女的担忧与老年的妇女的淡定从容,无不拿捏掌握得恰到好处。整组画看下来,给人的感觉是行走深邃的历史时空里,在思考,嗟叹,震惊,之余,我们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那就是忏悔与希望。与其说是一组画,不如说成是一组内容深刻长诗则更为贴切,它有旋律,有发生发展高潮和诱发人无数思考的结局。
《救赎》色粉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人性的思考都必然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激发人类的思考,如何面对世界的变化而使人类更为长久的存在是每一个有灵魂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的责任,美术家也不应该缺席。
作者:孟扬(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
李景红作品欣赏
《拍照喽》色粉
《爱》色粉
《从娃娃做起》色粉
《未来中国梦》色粉
《我的中国心 一》色粉
《我的中国心 二》色粉
《我的中国心 三》色粉
《我的中国心 三》色粉
《盼曙光》色粉
《祈佑安康》色粉
《点燃希望》色粉
《关注实事热点》色粉
《山》色粉
《宠物》色粉
《萌宠》色粉
《看 春的消息》国画
《牵挂》国画
《嬉戏》国画
《春天来了》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