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文化自信的强音——读彬宇先生《平心平天下》(之一)(三)

彬宇先生天透地藏的华夏文化基因知识和智慧,是自幼就很饱满的,所以彬宇先生既很年轻,同时也很年老。他自我浸濡、熏陶传统文化的时间几近三十年,我虽然年龄比彬宇先生大二十八岁,但真正在传统文化上从易经根底下真功夫才二十年,因此在传统文化这座神奇大厦里,彬宇先生比我年老,我还只是一个年轻学生。

彬宇先生的食伤即丙火光芒,从年干开始发亮,同时又藏干在年柱地支寅木当中,说明彬宇先生在年幼生身益智之时,其智识就已经与传统文化合为一体,共生共存,水乳交融。彬宇先生说:“我小时候喜欢读诗,有这样几首诗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对我未来的人生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第3页)可谓“极为重大的影响”,那就说明这种文化构成了表干傲气、自信的基石,是深埋在地支的强劲藏干。

对彬宇先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古诗,第一首是清朝文人吴旦写的《贵山耸秀》:“山因特立方称贵,人能独行始足传。纵使岱宗高万丈,若无孔子亦枉然!”彬宇先生约八九岁时登贵阳黔灵山看到这首诗,受到很深启发,古代教育看重特立独行,他由此认为做人应该具备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思想。这首诗对彬宇先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因为他事实上已经被传统文化塑造成一个特立独行之人。彬宇先生在十八岁退学时,同乡萧锡义先生还赠给他一言——“千古不多独行人”。彬宇先生说:“这样的勉励,是最能从内心打动我、激励我的。只有做到人格的独立,才会有自由的思想。曾国藩说‘自拔于流俗’,当一个人真正独立了也就会有自主的力量了。庸俗带不走我,诱惑迷不倒我。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只有具备这种精神,这个人才可能站得起来,顶天立地。”(第3页)彬宇先生在十八岁时,特立独行的人格已经形成,而这正是天透地藏的食神、伤官,即传统“甲木丙火文化”塑造的。

对彬宇先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二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咏苔》:“白日不到处,青春还自来。苔花虽然小,亦学牡丹开。”这是一首比喻生动自然、非常励志的诗,彬宇先生出生在贵州一个偏远小镇,七岁时读到《咏苔》,就意识到自己是生长在阴暗地域的青苔,缺乏阳光照射,不受重视,但他并不泄气。二十年后彬宇先生写道:“袁子才的这首诗,让我树立了人生的志向。大山之子,也可以学牡丹花开。”贵州的文化土壤相对薄弱,但彬宇先生认为“薄弱并不代表就不能直与天通”,“心性通了,就与天相感通,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以学习中国文化要修心,彬宇先生说:“只要能建立起本心,也就建立了天心。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再荒漠的土地,也受天地日月之恩泽,这是一个人真正的自信。”

我有个“沟通与超人力量交流”的理论,与彬宇先生的“直与天通”说法应是共识。每个人在世界上,真正最富有、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比如空气、阳光、雨露等,均不是任何人能够独占侵吞的;尤其是生生不息的“道”理,当我们为道日损、物欲减少的时候,只要“超越知识”、“直与天通”,就会无限增加“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乾坤天道财富。

对彬宇先生影响重大的第三首诗,是一首清代无名氏诗人的无题诗:“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寻常岂借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彬宇先生认为,该诗“传达的也是一种独立自强的精神”(第5页)。“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彬宇先生借以特指民间人才,他说:“从春秋战国的情况来看,包括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内,诸子百家的种种人物、宗师,都并非公共教育所培养,他们都来自民间。”彬宇先生在书中历数了从汉代到当代许多的通才、大才、伟才、伟人、圣哲,都是来自民间的自学成才者。为什么?彬宇先生说,孔子的千古名句揭示了其中的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真正学问上的“乐之者”,在古板僵化的应试教育中,多半是找不到乐趣的,彬宇先生就是一个鲜明例子。

由此回顾我自己,今天作弄得津津有味、不知疲倦的易经一类,与从前在正规学校学习和工作单位所用的英语、经济管理、中国经济思想史等学科,真是毫无关系,风马牛不相及。自己之所以玩得深透,全在一个“乐”字,最后又归结到一个“信”字——相信与自信。

最后我说,因为彬宇先生的“傲慢”并非无根浮萍,并非飘摇虚空的无端声色,因此“傲慢”一词应该换为“自信”一词。自信不是自信自己,而是自信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文化修养。正因如此,当我们接触“彬宇先生”这个文化符号,做一个拥有传统文化修养的中国人的自豪感,就会成几何级数增长。故此赋偈曰——

天透地藏丙寅桩,叶茂根深强开放。

虚领顶劲与天通,抱一而式道生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