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推荐-每天两分钟学中医--第二十五讲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下集)

昨天

温馨提示

扫描进店

物美价廉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脏腑之间的关系,是藏象学说中整体性联系的内容之一。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结构上通过经络而相互沟通,生理功能上既分工又合作,在病理变化上也可互相影响和传变。

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与血之间的相互依存。在生理方面,肺主气,辅心行血,可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而心主血,营养于肺,可维持肺的呼吸功能。由于宗气积聚于胸中,温养心肺两脏,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功能,所以能加强心血运行与肺司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

在病理方面,如肺气虚弱,宜降失常,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心之阳气不足,血行无力,也会导致肺的呼吸功能失常,从而出现咳嗽、气喘、胸闷、心悸等症。

2.心与脾

心与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主血而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而统摄血液循行于脉管,两者互相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二是心血充盈,可营养于脾,心主神明,可调节脾的运化功能;脾运化功能正常,吸收的水谷精微能化生心血并营养心神,两者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当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时可引起脾失健运,脾运失常或脾不统血时亦可导致心的病变,都导致心脾同病,而出现心悸、失眠、食少、便溏等症。

3.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方面。心主血,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肝藏血,是贮藏和调节血液的重要因素。因此,心、肝两脏在血液的运行方面是互相配合的。心主神明,主管人的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也就是说,两者在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上,心血不足与肝血不足的病变可互相影响,导致心肝血虚的病证,出现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等症状。心神失常与肝失疏泄、情志失调也可互相累及,出现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等心肝火旺的症状。

4.心与肾

心与肾之间,首先体现在心之阴阳与肾之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于上焦;肾在五行属水,位于下焦。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以温煦肾阳,使水液不致泛滥;而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养心阴,使心阳不致偏亢。这种阴阳上下交通的关系,就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如果肾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导致心阴虚而心阳偏亢,可出现心烦、失眠、耳鸣、腰膝酸软等症;或心火不能下降,肾水独居于下,导致上热下寒,则表现为心烦、失眠、腰膝以下冷等症状。这两种情形,都叫做"心肾不交"。

其次心主血,肾藏精,精与血之间可以相互化生。故心血不足能引起肾精亏虚,肾精亏虚也能引起心血不足,出现面色无华、心悸、耳鸣、腰膝酸软等精血同病的现象。

5.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一方面,肺与肝在功能上相互协同,参与对气机的调节。其中,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而调节气机;肝主疏泄,促进周身气机的通畅。另一方面,肺与肝通过升与降的相互作用来调节气的运动。肺气以肃降为顺,而肝气以升发为宜,肝升与肺降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作用,能保证全身气机的正常运行,而不致有亢逆或下陷之虞。也就是说,全身气机升降运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肺与肝两脏的密切配合与协调。

此外,肺与肝还可通过病理变化来互相影响。如肝郁化火可以犯肺,导致肺的肃降失常;肺热也可以乘肝,导致肝的疏泄失职。两者都形成肝肺同病,临床可出现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咳嗽、胸胁痛等火热与气逆并见的病症。

6.肺与脾

肺与脾在生理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关系。一是在宗气生成方面。肺通过司呼吸功能吸入自然之清气,脾通过主运化功能吸收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与水谷之精气互相结合,积聚于胸中,才能形成宗气。所以,肺脾两脏功能正常,是保证宗气生成充足的必要条件。二是在津液代谢方面。脾通过主运化功能吸收和转输水液,肺通过土通调水道功能布散水液至全身,两者都是人体津液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脾气虚弱或肺气不足时,如果影响到宗气的生成,可出现气短、懒言、胸闷、食少、便溏等症;如果影响到津液的代谢,可出现咳喘、痰多、水肿、尿少等症。

7.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呼吸运动和津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肾为主水之脏,肺肾配合,共同维持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同时,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肾协作,共同完成人体的呼吸运动,保证体内外气体的充分交换。

在病理上,无论是肺之通调失常,还是肾之气化不利,皆能够互相影响,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产生水肿、尿少等症;肺失宣降与肾不纳气,也可互相传变,导致呼吸运动异常,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动辄喘息等症。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消化功能方面与血液运行方面。肝主疏泄,调畅脾胃气机升降,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濡养于肝,也有利于肝的疏泄。若肝失疏泄,横逆犯脾,易致脾运失健,临床表现为胁痛、腹胀、便溏等症。

9.肝与肾

肝与肾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所以历来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等说法。此处"乙"属木,代表肝;"癸"属水,代表肾。所以"乙癸同源"与"肝肾同源"具有相同含义。

"肝肾同源"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血同源。因为肝藏血,肾藏精,肝血充盈则肾有所藏,肾精充足则肝有所养,所以血与精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二是阴液互通。因为肾属水,肝属木,肾水能资生肝木,肝阴也能下济肾阴,肝阴与肾阴之间息息相通,相互化生,维持着协调与充盛。

在病理情况下,若肝血不足可导致肾精亏损,肾精亏损也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昏、目眩、耳鸣、腰酸等症。若肾阴不足引起肝阴亏虚,或肝阴亏虚日久引起肾阴不足,则导致肝肾阴虚的病证。

10.脾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肾藏先天之精,依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培育,才能不断充盛;脾化生后天之精,依赖于肾精气的激发促进,才能得以运化。

在病理上,如果脾气虚弱,运化不健,水谷精微不能充养于肾,可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腰酸、耳鸣等症;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也虚,则形成脾肾阳虚,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