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受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不不利因素,比较突出的体现在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抓好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农村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村教师;现状;建设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
(一)比例严重失衡
1、师生比例
国家教育部介绍2018年教育发展情况在谈到教师队伍时,重点介绍了乡村教师。全国中小学及幼儿乡村教师290多万约占同学段教师总数的1/4。据介绍,全国当前的乡村教师是290多万人,不到300万人。现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不含高中阶段以及大学,教师是1131万,290万乡村教师,大概占1/4左右。现在在乡村的老师,就是乡镇级以下只占老师的1/4左右。2016年到2017年,只一年的功夫,全国的乡村学校消失了将近8000所,从接近21万所,减少到20多万所。尽管,和7万多所镇区学校、4万多所城区学校比起来,乡村学校仍然占据最为庞大的基数,但却成为三者中唯一下滑的数据。
很多农村地区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会选择到城市里租房子,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在那里买房子,这种做法也只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就近到城里的学校读书。本身城市里的孩子就比较多,再加上这种人口的流入,每年招收的学生自然大幅增加,原有的教师资源似乎显得有些不够了。所以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学校每年都会招收大量教师,而且受到一些政策的影响,未来这种需求也只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的教师进入城市教学难度就大大降低了,而且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学生数量不足,会缩减班级的数量,可能一个年级只有一两个班,尤其是在偏远的村小,整个学校不足30人,教师有三四个,师生比一比十左右,这无疑是对教师资源的浪费。农村镇里的小学情况不大相同,却也是不容乐观,学生多,班级多,教职工配备不齐。
2、男女教师比例
多名来自于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京对记者表示,农村教师队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在新化县调研发现,全县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男教师占比仅为18%,特别是近三年招聘的教师中,男教师仅占比为12%,选送定向培养师范生中,男生仅占比9.7%。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礼雅小学校长蒙兰凤长期关注这一问题,自己学校120名教师中只有20名男教师,占比不到五分之一,湖南省每年的特岗招聘面试中,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她在各地调研发现,这一问题并非湖南的“专利”,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有的地方男女教师比例接近1:9。农村教师队伍中“阴盛阳衰”持续加剧,让人担忧,这将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男生的性格会在14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期间一直都处在女性包围中,对他的性格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容易女性化、阴柔化,成长过程中缺乏坚毅、勇敢、阳刚等男性气质影响,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来说,其性格养成都容易出现错位,长此以往,对整体国民性格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二)专业不够专业
1、代课老师
现在的乡村学校仍然存在不少未接受过师范教育或相关培训的老师,就是我们所说的代课老师。代课教师指在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无法享受编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这就是“代课教师”。代课教师虽然没有任何“名分”,且没有完全享受教师的待遇,却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不可否认他们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代课老师大部分是临危受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的训练,在教育上显得不那么专业。
2、教非所学
专业不够专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教非所学。美术专业教语文,体育专业教数学,信息技术专业教英语,音乐专业教科学……在乡村,小学老师就是万金油,哪里需要都得上。
在乡镇小学,一位老师能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毕业的情况很少见。像体育美术等学科老师短缺严重,很多老师都是兼职着带多门课程,有些偏远一点的村小还会采取复课教学,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复式班的编制是把几个年级的学生全部编在一个班里,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这里的老师已近乎全科教师,往往身兼多职,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因而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更加复杂。
(三)教师流动性大
随着我国近几年城镇化的不断加快,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在城市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条件;而农村教师也想着继续考或者选调去城里教学,所以在乡村学校,不仅学生在流失,老师也难以留下来。教育部曾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
乡村学校在近几年的发展上,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 进,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和城市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受到整体经济水平发展的影响,所以要改善乡村学校的环境。目前,我国城乡的经济水平都在提高,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导致在学校环境和教学条件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里机会更多,视野更广,教师们想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同时也为了子女有更好的教育环境。
二、建设对策
(一)组织教师培训
教师队伍存在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教师数量偏少,教师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现象在县区学校大量存在,不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素质储备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进程等等诸多问题,这对教育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必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
教育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不能集中培训时,还有研训网络平台,支持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发展,推动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跨学段研讨培训。深入实施国培计划,国培计划中,要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和国贫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素质提升。
每次培训,都要选择合适的理论、聘请合适的专家、打磨相应的课型。仅仅一次培训,一堂课,一场沙龙肯定不能彻底改变教师的思想,提升教师的技能,但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带给他们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这份职业的光荣,帮助应对职业倦怠,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如同那句话:我守望麦田,却不是为了收获,我只是欣赏那一种天地的杰作,乐于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
(二)物质精神保障
一位教师离开不一定仅仅是被城市的发展所吸引,背后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甚至不宜向外人诉说的因素。而这背后的因素恰恰可能是决定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有家庭因素,也可能是学校环境所致,甚至是当地文化生态、社会风气的问题。教育落后的地区,常常是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滞后、教师成才不易且成才后也不易留住。这些固然是客观的制约因素,但这些地区也可以办出优质教育,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教师留不住,跟农村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低、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等有关系,这一职业对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男性显然吸引力不足。
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要提高全社会对农村教师职业价值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同时,完善教师招考聘用制度,完善改革师范生培养制度,引导更多优秀的男生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抓乡村教师待遇方面的改善和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对于我们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抓荣誉表彰,进一步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职称的评审,也应该向乡村教师倾斜,不少地方对工作到一定年限的乡村教师晋升上一级的职称,条件放得比较宽,有些地方工作满25年以上的,都可以不受岗位名额的限制,直接评聘高一级的岗位。例如湖南对在乡村学校从教累计满30年的男教师、满25年的女教师,且申报当年年底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目前还是中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与标准的乡村教师,直接评聘为基层高级教师。
(三)完善管理机制
1、更新办学理念
一些农村学校既不能对学校发展准确定位,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师生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因缺乏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以致于学校下发和上报文件格式不符要求,文字运用不规范;分工不明确,用人不合理,造成人才浪费;课程改革推进不力,高效课堂进展缓慢,研究课成为“做秀场”等,自然就导致了学校发展的茫然和滞后。
2、加大执行力度
实现学校规范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分析历年教育督导评估情况可知,多数农村学校均制定了系列制度,或还编印成册,或张贴墙上,但大多制度处于“休眠”状态。造成制度执行效力低下的原因,既有校长和管理者对制度作用的轻视,更因为学校制度制定的不合理,多为校长和学校精英的产品;有的执行制度以人制事,有亲疏,致使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自然大打折扣。
3、提高管理艺术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学校的规范管理,尤其需要艺术的方法。而当前农村学校领导的管理方法多表现为:决策软民主,“长官”意志浓;处理事情环节不透明,过程不公开,结果难服众;个别校长只求两眼向上,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常常跟着感觉走。领导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和领导力必然十分微弱。
4、创新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励和引领师生蓬勃向前。从当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来看,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市场策划和运作,大有跟风快上之嫌;有的学校文化核心要素表述不清,环境文化倚重物质;师生参与认同度低;加之经费的缺少和专业人才的匮乏,致使校园里标语口号多,硬件建设多,装饰花样多,形式和内容不能协调统一,难以形成本校特有文化。
5、改进管理方法
规范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第一,决策民主化。“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决策应充分论证,广泛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消除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隔膜和误会。
第二,管理科学化。积极运用层级管理和扁平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要让管理方法适合学校大多数事务和人群。适应师生中个性鲜明性格突出的个体,制一以服万。加强问题诊断,强化监督检查,做好意见收集、整理和反馈,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种矛盾。要特别注意发挥校长和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尊重教师,善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三、总结
乡村地区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促进整个教育的公平以的同时,还要关注农村教师,目前农村教师是我们的一个短板,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