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里的回忆
炎热的六月里下起了大雨,给酷暑中的人们带来了阵阵凉意。雨越下越大,望着窗外,我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1992年农历6月19——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母亲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虽然母亲去世已经26年了,但当时的情景,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那一天,早晨起来,我一直守护在病危母亲的床边,母亲躺着,艰难地低声问我,一些家务事做完了没有。我告诉她,我都做好了。早晨吃饭,母亲一滴水都没有喝,我听着母亲的喘息越来越快,呼吸越来越困难。母亲紧闭着双眼,再也说不出话。我急忙把爸爸叫来。我跪在母亲身边,双手扶着她的胸部帮她呼吸,母亲的心跳越来越弱,后来几乎感觉不到了。我紧张地抓着母亲的手,嘴里不停地哭喊着:“娘,娘,你醒醒。”喊着,喊着,只听见母亲的喉咙里“咕隆”响了一下,父亲说:“孩子,你娘走了。”顿时,我眼前一黑,扑在母亲身上放声大哭。性格坚强很少流泪的父亲,此时双眼也挂满了泪花。我恨人间有生死离别,彻底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万分难过与伤心。
母亲的一生是劳累的一生。我们全家六口人,我有三个哥哥。我记得和哥哥小的时候,也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人口多,劳力少,收入低。父亲在村子里负责,整天在外面忙。家里的一切都由母亲支撑着,尽管母亲身体不好。母亲总是晚睡早起,没有空闲休息。母亲的双手,冬天上面是一道道裂开的口子,那是在凉水里洗菜洗衣服冻的;夏天上面是一层层厚厚的茧子,那是织布纺线磨的。
晚上,有时我一觉醒来,还发现母亲在微弱的煤油灯下,摇着纺车。“吱扭”“吱扭”的纺车声像一首催眠曲,又把我带进了梦乡。母亲纺好线,经过几道工序,用织机织成布,然后再一针一线做成一件件衣服给我们穿。母亲做的衣服虽然不如商店里卖的衣服好看,但是穿在身上觉得很合适、舒服,夏天凉快,冬天暖和。至今,我还保留着母亲给我做的一件棉袄。母亲给我们做件件衣服穿,可她一辈子也没有穿上件像样的衣服。整天穿的就是几件洗了又洗,补了又补,褪了色的衣服。
家里生活难,很难吃上一顿好饭。有一次我和哥哥都病了,母亲狠了狠心,杀了一只鸡。那只鸡本来是母亲准备拿到集上换钱的。我和哥哥吃着平时很少吃的鸡肉,是那样的好吃,似乎我们虚弱的身体强壮了很多。看到母亲的碗里一块肉也没有,我问:“娘,你的碗里怎么没有肉?”母亲笑笑说:“我吃过了,你们吃吧。”那时,小小的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长大了有了钱,给母亲买很多好吃的。
初中毕业,我进了县城上了高中。星期天回家,母亲总是尽量做些好吃的,我觉得家里的饭特别好吃。每次回家,母亲总是坐在我身边问长问短,嘱咐我们不要乱花钱,也不要太节约了,钱不够了回家要,别太为难自己,要团结同学好好学习,路上要注意安全。有一次,我是星期天晚上回家的,说天太冷了,回来拿棉鞋早晨还要走,可是原来的棉鞋已经小得不能再穿了,母亲说:“不能穿,不要紧,我今天晚上给你做一双好了。”早晨我早早起床了,准备走的时候,母亲给我拿来一双新棉鞋,这是母亲一夜没合眼一针一针给我做出来的。看着母亲熬红的眼睛,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
母亲慈祥,和蔼可亲,在我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和别人吵过嘴,更没有打骂过我们,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现在,步入中年的我,已经有两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感觉到母爱的伟大,越发怀念我的母亲。我有时候想,假如我的母亲现在活着该多好啊。现在我们家已经过上了好日子,我和哥哥生意很好,都盖了楼,买上了汽车、现代家电,手中也有了钱,遗憾的是母亲再也不能看到了,她劳碌、辛苦了一辈子,也没有享受到一点好日子的幸福快乐。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的祭日,我还会像往年一样到母亲的坟上,祭拜母亲。
窗外,雨停了,可这份回忆会永远留在我心中,将伴我一生......
作者:吕青河,滨州经济开发区里则办事处王安村人,现供职于魏桥铝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