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明朝那些事儿

题  记

2018年夏,偶遇博兴《重修城隍庙碑记》,提及了一段发生在明朝正德年间博兴军民抗击流民作乱的往事。经查阅《博兴县志》和《明史》,与挚友晓振细细切磋,综合考证,现将这段往事记录如下。

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河南阳武人王光(字德辉),凭自己的才学,考中进士。正德四年(1509年),朝廷任命他为博兴知县。新任知县意气风发,打点行装,奔赴博兴,而等待他的却是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

此时,大明王朝在明武宗朱厚照的统治下,政治腐败,皇室地主、勋戚贵族和官僚凭借政治、经济特权,掀起土地兼并狂潮,许多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为求生存,大批流民结众而反,各地起义不断。

作为一县之主,王光首要的任务当是保境安民。初到博兴,他立即走访调查,了解民情。这一天有南隅乡绅告诉王光,博兴城西北有座城隍庙,可保佑一方平安,当去祭拜。当王知县率领属下前去祭拜的时候,眼前景象令人甚是凄凉。因年久失修,城隍庙早已坍塌,庙中杂草丛生,瓦砾成堆,城隍塑像东倒西歪,一副破败之相。见此情景,王光不由地发出慨叹:“庙宇是神灵的栖身之地,可以严祀典、聚人心。现在庙宇倒塌,神像毁坏,如何让人们祭祀参拜,来报答上天的眷顾呢?”

残破归残破,礼节是不能马虎的。在郑重的祭拜之后,王知县立即打道回府,召集主事,打算重新修缮城隍庙。但时局动荡,民困人饥,财力有限,无奈重修一事,只能搁置一边。

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刘六、刘七在河北率众起义。刘六、刘七出身于农民,因不堪忍受盘剥,曾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时称“河北响马”。初期,起义军得到广大民众的响应,大批流民加入义军。他们攻城略地,杀贪官,惩污吏,抢掠大户,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由于农民义军纪律不严,一些地痞流氓、泼皮无赖也寻机加入。他们打着义军旗号,在山东、河北一带,到一些小城镇和农村烧杀抢掠。地方官吏防御乏力,纷纷逃窜。百姓深受其苦,有的被迫加入抢劫队伍,有的携家出逃。民间私下称义军领袖刘六、刘七为“流里流气”,官府则称之为“畿甸大盗”,诏令各地严加防范,调集官军全力剿灭。

十一月,一支流民军攻入博兴境内,屠掳焚掠,往返蹂躏六七次。王光组织博兴军民加筑城墙,严密防守,誓与博城共存亡。

正德六年(1511年)春,义军会攻霸州,威胁京师,形势危急。王光率领博兴军民加紧防备,在博兴城外建20处启台,通过水路与城内相通,每处建瞭望楼1所,备足军用器械,挑选健壮武士守卫。开挖沟渠,引城南八里之外的小清河水,环卫城郭,在关键之处竖立闸门,调节水位。在护城河的河岸上,密密麻麻地种植枣树、荆棘,树上的针刺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使人不能靠近。同时,加紧训练军队,严明号令,储备钱粮,秣马厉兵,时刻处于战备状态。

八月中旬,博城再次遭到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县城安然无恙。义军见博兴县城有所防备,攻之不下,纷纷散去,博兴军民分道追剿。直到正德七年(1512年)七月,义军方被肃清。

博城安宁后,王光召集属下说:“当初,我们祈求神灵,护佑博城。此战,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贼人未能撼动博城。这既是朝廷的威德所致,也是神灵暗中保佑的结果。现在战事已平,我打算重修城隍庙,以偿夙愿,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城隍庙碑静卧

荒草丛中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征集匠人,平整地基,开工兴建。城隍庙于正德八年(1513年)三月建成,遂立城隍庙碑,由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前山东学政李逊学撰写碑文,博兴儒学廪膳生员王谕书写碑文。

王光因在博兴治理有功,擢升为监察御史,代巡陕西,后出任永平、保定知府,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进阶三品。曾留下《阳武怀古》一诗,字里行间,尽显英雄豪迈之气。

阳武怀古

王光(明)

诸将争雄据此津,

两营杀气暗河滨。

削平绍旅还非操,

销尽良椎尚怨秦。

此日功名千古梦,

百年骨肉一成尘。

弓声遗简今犹在,

常使英雄想旧人。

作者考察城隍庙碑文

重修城隍庙记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前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经延讲官上蔡李逊学撰。

赐进士第征仕郎户科给事中上蔡雷雯篆额。

儒学廪膳生员王谕书。

博兴旧有城隍庙,奠峙西北隅,尝灾日就倾圮。正德己巳秋,阳武进士王君侯光字德辉出宰是邑,拜祠下见此叹曰:“庙所以栖神、严祀典,今敝坏若此,何以安灵揭虔以答体贶。”将图事修葺。值岁侵民困,弗果。甫踰年庚午,偶畿甸大盗崛起,横溃抵山东,屠掳焚掠,凶犷不可制。居民皆狼狈,死徙无虚日,而博兴旬余间,贼往返蹂躏六七数,罹祸尤慘酷。盖辛未春次时,侯方自如觐还,悲愤填臆,即刑牲誓神,额众期相励战守以规殄灭,遂率群勇并昼夜筑城浚池,视往百益。高深不啻,倍延城外,置启台二十,上建楼各一所,设戎具数百,择健夫守之,复竖闸引南八里小清河水环卫城郭,淙淙甚淘涌,池岸密植枣棘各数层,严刺不可近,隐然一险隘也。且严号令,广储蓄,利器械,训兵秣马,若将向敌状,不少逸。至八月中,贼果悉众复攻城,一日弗克,散去,未畿,官军分道追剿,相继诛戮,无遗孽,境土以宁,民始安堵焉。侯迁还群下,谓曰:“始吾要神城守兹,果获显庇,是固朝廷威德所致,而神明阴佑之力自不可诬,盍新庙崇祀,以偿吾志。”遂征百工,拓规度,夷隆基,撤殿堂,门庑庖,湢诸所,次第而作之。飞薨画栋,金碧争辉,较初制愈轩豁不侔。经始于壬申正月辛酉,落成于癸酉三月庚午,因走书丏予记。夫坐明感通之口,固非偶哉。顾当大盗抢掠之秋,所至官吏皆望风而逃焉,而侯忧国恤民,独婴城抗御,屹为东南一保障。神复运机协相,竟底无虞,人以神而懋厥功,神以人而赫著灵,夹要皆一,诚相孚然也。传谓诚能动天地,格鬼神,斯则群醜不足平,固共宁哉。侯复新庙隆报蹇,稽诸祭法,盖能御大菑,悍大患,则祀之,非咸秩无文者比。奔走对越之顷,神将享右,以益阐灵异,以永绥一方,生民以寿,我国家亿万载,景运于无穷,其又可卜哉?若侯清才善政,可书史笔者尚多,兹特其治今事神之一端云,是为记。

赐进士文林郎知博兴县事 阳武王光

县丞 榆社孟端

典史 衡水孙大亨

儒学教谕 抚宁李恕

训道上蔡梁恭

永康李怀

大明正德八年(1513)岁次癸酉春三月初七日立石

作者:孙长军,山东省博兴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