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含蓄立意一二三

首先,从含蓄立意上,归纳为三种类型。

1、醉翁之意,意在言外

诗词常常借助客观的物象寄兴言志,将诗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得含蓄而深沉。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将思绪定格于一个寂静、空灵的画面,托物言志,借景抒怀,令人叹为观止。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没有一个悲愁字眼,读来令人断肠,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来。古人要表现节操,一般喜欢用松竹梅菊荷等具体事物来代替。为什么呢,如果直接说出人的某些节操,而不使用借物言志这样的方法。这样的诗太直接,很容易写成老干体。

2、王顾左右,意在言他

优秀的诗人也会顾左右而言他,落笔往往不在正面的具体的描写上,而是从侧面、对面迂回地表情达意,务求从虚中见实。

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第三句用衬托手法,落笔对方,不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把思乡之情抒发得婉转、真挚。

以反面衬托的手法来表达含蓄是古人使用的最多的手法。司马相如最出名的长门赋中也使用过这样的手法,不写陈皇后的冷宫凄惨生活,反而写其他地方的欢歌笑语,从而反衬出陈阿娇在长门宫内的凄苦。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反衬手法不仅仅适用在绝句中,其他文学体裁也照样适用。

3、正话反说,意在言深

反笔和正笔相反,是指构思从反面切入,将人的思想情感置于与环境相反的状态,表意曲折而有情致,体现出立竿见影或见影知竿之妙处。

如唐彦谦的《小院》:小院无人夜,烟斜月转明。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此诗抒写离情,前三句层层洪染、蓄势,“不必有离情”却从反面写来,以“反”见“正”,深刻地表现了离情的郁积难遗,妙不可言。

其次,从含蓄造景上,归纳为三种模式。

1、以景启思,半露半藏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诗忌露忌尽。下语三分,话不说完,留有“空白”,自然会引发读者的思索想象,诗也就耐人寻味了。

注意这也是咱们现在写作时最常出现的问题

如元稹《古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人描绘了一幅黯淡而凄凉的图画:美丽的宫女在冷清的行宫中无聊地对着宫花,闲说玄宗遗事。作者只是淡淡地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引而不发,却意在言外,通过一个细小的生活断面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内涵丰富。

唐代有个诗人叫朱庆馀的。曾写了一首“画眉深浅入时无”名扬天下。全唐诗收录他的作品两首,还有一首是宫中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和元稹《古行宫》表达 的效果是一样的。

我们再来看首例诗,如王维的《秋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诗人前两句写景,气氛淡雅凄清、萧条至极,寓情于景而非直抒胸臆,后两句与前两句色调气氛两不同,形成强烈对比,诗人借助色调的变化,反映其情绪的变化,转换灵活自如,朴实无华,浑然天成。

2、层层布景,亦景亦情

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些诗句句写景,但情寓景中,极具含蓄之美。

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着诗由苍茫的暮色至荒漠的山村,最后至依稀的柴扉和清晰的狗叫,一步步展示出诗人顶风冒雪投宿山村的情景。着墨不多,而人物形象鲜明,蓄意丰富,耐人寻味。

如杜牧《秋夕》: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诗写阴云密布,落叶飘飞,片帆孤舟,寒江暮雨,而旅途凄寂之感,寓含景中。有远韵,有余味。

我们再来看首熟悉的作品。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愁情自见

3、拈景结情,余韵余味

“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乐府指迷》)。

诗词以景作结,或以景衬情或情寓景中,可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如元稹《西归(其二)》: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结句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诗人归途中的兴奋喜悦之情,自从景中传出,情韵悠长,神余言外。用景句是作为诗词的结尾句,是古人最常用的方法。用景结很容易做到结的深远,结的有味。

第三,从含蓄炼句上,归纳为三种方法。

1、弃直就曲,引人入胜

常言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含蓄炼句自当求个妙处:明是心愁而眼中泪难止,偏怪风儿往眼里吹;心中有结,而言“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首诗笫三句并未直写怨情,而是通过“玉颜”与“寒鸦”的对比,通过“羡寒鸦”的微妙心理展示出来。无限伤情事,尽在不言中。

2、疑问作结,发人深省

问而不答,构设悬念,供人思索玩味,使诗具有含蓄不尽的韵致,是营造含蓄美的又一手法。如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诗人神往世外桃源,明知不可求而故问,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怅惘,令人叹息之、向往之。

3、避实就虚,顾左言他

特别以梦境、声音作结,创造一种清幽缥缈的境界,也是创造含蓄美的重要手法,古诗词例子很多,自不必多言。

这个就是以虚笔做结的手法。

本文摘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0)

相关推荐

  • 写好诗词,必须掌握这九个方法

    诗词学院 经典文学社 1周前 经典文学网简介 经典文学网,以"树经典文学,创文学经典"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中国诗人.作家培育基地.多年来,已扶持数以千计的诗人.作家加入省.市级作家协 ...

  •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小结

    一.题材类别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流连与热爱.其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田园诗主要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 ...

  • 透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看诗词创作中物象与意象的关系

    冯乔生 "借景生情""情以景合"是写诗填词最基本最普遍方法之一,并为古今诗词理论家所称道.所共识.景,乃物象:情,乃意象.这是无可辩驳事实和真理. 因此,我们结 ...

  • 诗词贵含蓄

    诗词贵含蓄.首先,从含蓄立意上有三种类: 第一,醉翁之意,意在言外.诗词常常借助客观的物象寄兴言志,将诗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得含蓄深沉.如王维<山居秋暝>,诗人将思绪定格于一个寂静.空灵的画面 ...

  • 诗词创作如何立意谋篇?

    诗词格律与写作 作者:王步高 诗词创作书坊 - 诗词格律浅浅说 作者:靳欣 1. 立意谋篇 立意的境界,取决于诗人的修养,诗人的阅历,诗人的感悟,诗人的品德和襟怀.所以,古人说,诗品即是人品,不无道理 ...

  • 诗词格律与创作八讲/第六课:例说诗词的立意

    关于诗词之立意 李 海 涛 品味与评价一首诗词作品,往往首先看其诗意如何,这里所说的诗意,指的是诗词的意境.创作一首诗词,则应把立意放在首位."立意"和"意境" ...

  • 诗词的立意

    广告 <诗词格律三十三讲> 作者:申忠信 当当 广告 小学诗词格律读本 作者:周建忠,徐乃为,王业强 编著 当当 一.什么是立意 那"意"又是什么呢?意就是思想,就是诗 ...

  • 古典诗词的立意

    古典诗词的立意 立意,又称命意,是指诗人在构思过程中,根据想要表现的情思.景致.事物.事件等题材,确立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或所要揭示的真谛.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作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一.一诗一意 ...

  • 诗词含蓄九法

    诗词贵含蓄,但如何做到含蓄? 第一,从含蓄的立意上可归纳以下三种类型: 1.醉翁之意,意在言外 诗词常常借助客观的物象寄兴言志,将诗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得含蓄而深沉.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

  • 诗词课堂—浅谈诗词写作立意与谋篇

    温馨提示  浅谈诗词写作立意与谋篇   本期主编:小溪 本期作者:子城 我们在写作一首诗词的时候,当确定了主题以后,首先就应该考虑如何布局谋篇.比如说,我们该从何处起笔至何处收尾?比如说,一首写景的诗 ...

  • 谈谈诗词的立意

    一.立意的重要性. 写好一首诗(词)的关键是情.意境和立意.尹俊认为,"情是诗的基础和支柱,情乃诗之魂,无魂则是僵尸;意乃诗之骨,无骨则不成体态".注意这里的诗包涵词.情是诗之根, ...

  • 【诗词解读】谭木头 || 一醉不起的诗词——赏析王成立老师诗词二三首

    ▲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一醉不起的诗词 --赏析王成立老师诗词二三首 新疆:谭木头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之南,有一位痴迷中华传统诗词的粉丝 ...

  • 诗词的含蓄

    我们在欣赏诗词时,大概都有过这样的体会: 有的诗,我们读了一遍,就觉得索然无味: 有的诗,却百读不厌,越读越觉得有滋味.其中的原因是与诗的境界有关.前者太直.太露,诗人将要讲的都讲完,没有给读者留下任 ...

  • 【诗词活动】诗咏虞山获奖作品集(诗部之一二三等奖)

    "诗咏虞山"诗词比赛顺利结束了,本着选出最佳作品的宗旨,评委们进行了多轮认真的评审,但普遍认为,质量都很高,难分伯仲.为此,主办方特意增设了多个获奖名额,最终虽甲乙次第,却仍不无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