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琴溪古宣州窑址调查报告(上)
泾县琴溪古宣州窑址
调查报告
陈亮
陈 亮
泾县琴溪镇东北约4.5公里的陶窑村,是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四周群山环绕、溪水长流。村庄依势北靠虎形山,南引龙山,东连白云山,西迎凤凰山,东北斜卧青龙山,西南平架窑笔山,可谓龙盘虎踞,风光秀丽。见图一:陶窑村一角,村庄前的龙山、溪流和民房。村里现居住有500余人,至今仍有村民以陶为业。
1984年6月,省文物局专家李广宁先生来陶窑实地调查后发现,这里古窑遗址堆积点多,堆积层很厚。从遗址瓷器标本的烧瓷方法来看,可以推测这里是一处五代至北宋时代的古民窑窑址群,主要烧造日用青瓷器,在窑址采集到的标本中,发现了刻有“宣”字的窑具。泾县自古属宣州所辖,应属于有史料记载的古“宣州窑”。鉴于当时发现,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7月将琴溪古窑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没有进行系统发掘,标本都是采集于地面,难以了解更全面的窑址和产品信息。
2015年底的隆冬时节,受琴溪镇党委政府邀请和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指派,笔者先后多次来到古琴溪窑堆积层集中的陶窑村,进行古窑址野外相关遗存调查。在当地村领导和村民行家的大力协助下,调查工作顺利展开。本次调查距李光宁先生八十年代的调查过去了三十多年,地形地貌在雨水的冲刷和村民生产生活作业等的影响下已有所改变,原裸露的遗存也有所变化,故而本次调查成效颇丰,有较多的新发现。为了能直观的介绍这些值得重视的新发现,试选取下列图片加以初步探讨。
先来看青龙山西南坡脚下碗冲堆积层。该堆积层裸露和半裸露堆积面积达数千平方米,厚度不明。这些当年烧坏的废弃物,以五代青瓷碗、盏、盘、执壶、罐、洗、盒、窑具、窑砖碎块为主,种类繁杂、精粗不一。粗者如叠烧的大碗,见图二(1):五代琴溪窑青瓷碗叠烧状态标本。
这种口大底小的碗,坯件可以重叠,通过逐层叠装入窑,碗与碗之间用若干耐火泥丸相隔,以增加装烧量,降低成本,所以器底较厚,便于承受重压。这摞塌粘在一起的碗,有可能是碗坯的配料性软筋骨不够,也有可能是烧窑时升温过快所致。古时窑工装窑后,拜神点火,升火后先排湿升温,要慢升到800度以上才能排完水份,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升温过快的话,胎里的水气受挤压不均就会鼓包、变形,严重的就破裂。为防止急骤升温造成坯体变形,古代多数采用烧成温度较低,保温较长的做法。合格品内外底应均留有泥丸支烧痕迹,釉面常带有窜烟或窑粘等缺陷。由于这类大路货价低量大又实用,使用对象主要为广大普通百姓。
有趣的是同样品种的碗,窑址中也发现了精致一些的标本,见图二(2):唐末--五代琴溪窑青瓷花口碗标本。口径17.5公分,底径9.6公分,高6.5公分,五瓣花口,碗壁较薄,胎色浅灰,釉色青绿,部分剥落,宽圈足。唐代碗足多为玉璧底,愈晚璧圈愈窄,到唐末五代演变成宽圈足。
还采集到更精致的花口碗标本,见图二(3):五代琴溪窑青瓷花口碗标本。原料精淘细练,深灰色胎,胎质紧密,气孔率较小;碗足修胎精工细作、一丝不苟,碗壁胎较薄,与一元硬币厚度相当,釉面青绿匀净,如一泓清漪的湖色,晶莹滋润,会让人联想起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句“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由于受瓷土条件的限制,五代以前器胎都不易做薄。大凡能烧成的薄器都是精彩之物,档次自然不低。
荷叶型器盖也很精致,见图三(1):五代琴溪窑青瓷荷叶型器盖。在堆积物中数量较多,器盖边缘起伏,顶面坦张,顶端塑有叶梗弯曲贴于叶背,酷似一张碧青色荷叶,生动传神。釉面虽经地下千年侵蚀仍露精光。“荷”谐音“和”,盖需与器身合起来才完美,故有“和合为美”之意。
图三(2):五代琴溪窑青瓷四系瓜楞盖罐,高17.8公分,口径12.8公分,底径8.5公分,直颈,唇口,颈肩部位布有四系,腹部为瓜楞状,器型饱满,胎灰色,釉青翠,部分剥落。应为荷叶型盖罐的罐体,遗憾的是此罐与图三(1)的荷叶型盖尺寸不符,难以“合美”。
精者又如瓜楞执壶,见图四(1):晚唐--五代琴溪窑青瓷瓜楞注子。高20公分,口径与底径均为8公分,应是酒器,当时称它“注子”和“偏提”。直流两系,直颈口收,宽带状执柄上端贴颈,下端连腹,饱满的腹部等距离间隔压有4条凹直线,使壶身成瓜楞状,端庄雅正,有晚唐同类器型之余风。这种胎体轻薄、釉面光洁、型正色美的器物,冠以“类冰似玉”及“千峰翠色”的比拟,实不为过。与同时代的越窑精品放到一起相比,也会毫不逊色。
年代稍晚的青瓷执壶还发现了多种类型,如图四(2):五代琴溪窑青瓷直流注子,这两件执壶,尺寸高在14--16公分之间,口径均为8公分。直流,直颈粗壮,盘口已内收,比颈略大。
又如图四(3):五代-北宋琴溪窑青瓷盘口注子标本,外口沿刻有两条平行线纹,壶釉呈色有差异,图上部执壶釉色偏灰不透明,腹部釉有泪流痕;图下部执壶釉色青翠滋润,且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尺寸与图四(2)两壶相近。
还发现有明显北宋风格的青瓷注子,见图四(4):北宋琴溪窑青瓷注子和图四(5):北宋琴溪窑青瓷注子标本,这两件执壶,口与颈已演变成漂亮的大喇叭形,壶嘴、壶柄比例都延长,整体看上去身材修长,线条优美。青绿纯正的釉色,如“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在没有进行本次调查之前,若遇到这类精美的青瓷执壶,我会不假思索的认为是北宋时期越窑的上品器物。
图四(4)
图四(5)
窑址堆积层中还采集到青瓷加白线四出筋和六出筋工艺执壶,图五(1):五代琴溪窑青瓷白线四出筋注子标本,高14.5公分,口径与底径均7公分,胎薄釉润;图五(2):北宋琴溪窑青瓷白线六出筋执注子标本,器型年代晚一些,釉更润一些。两壶标本的特点是在青瓷工艺的基础上,腹部加有四条或六条白线釉出筋,白线釉与青釉在同一平面,显然不是青釉上简单加白釉工艺,难度明显增大,据笔者所知,这种五代就能采用白线釉出筋工艺的青瓷注壶标本,应该是迄今最早的发现。
图五(1)
图五(2)
堆积层中同时还发现有文房类青瓷洗和炉标本,笔洗,见图六:五代-北宋琴溪窑青瓷洗,高8公分,口径15.5公分,底径8公分,唇口板沿,胎体薄而细腻,釉有秘色瓷味道,档次不低;炉见图七:晚唐--五代琴溪窑青瓷杯式炉,高6.3公分,口径8.7公分,底径4.5公分。杯式,高足平底,底与炉内均无釉。
图六
图七
(作者系宣州区纪委派驻区教体局纪检监察组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公众号Id:xclswh999
制作:童达清
联系微信号:ltsr2718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