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一)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一)

申锦凤

古民居建筑作为古代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情况,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凝结。皖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历史上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地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闻名于世,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以至仕,众多的官宦富贾在儒家思想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指导下,竞相创建书院、祠堂、府第、宅园,为后人留下一大批古民居建筑。

整个皖南地区的明清古民居存量大,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其存量和布局恰如其分。这些古民居主要分布在安徽省黄山市、江西婺源以及宣城市绩溪、旌德、泾县等地,蕴藏量十分丰富。整个皖南古村落、古民居不下万处。众多数量的古民居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除了自身特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外,有的还与名人相依,有的与历史事件相连,有的与本地经济发展相伴,有的与自然浑成一体,所蕴藏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皖南成片的古民居都是青砖灰瓦,马头墙,一户挨一户,一户连一户。村中石板巷道纵横,古色古香。成片的古民居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示其昔日的辉煌。

皖南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那时皖南流行的是“穿斗式”建筑,发展到宋朝时,建筑技艺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融“穿斗式”与 “抬梁式”于一体,建筑技艺有了较大的提升。到了明代形成了内设“天井”三间五架这种模式的建筑格局,并基本形成固定模式,其建筑传统技艺也基本趋于稳定。

皖南古民居主体建筑往往对称,屋内梁檩等用材硕大,并以天井、院落纵深展开布局,适应生活起居的要求。天井的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寓意是“四水归堂”和“肥水不流外人田”。飞檐翘角的大门楼,精巧的雕刻,气势雄伟、古韵犹存。老房子粉墙黛瓦、翘首长空的山土墙,砖雕的门楼,木雕的天井回廊,显出一种韵律美,和谐美。

皖南古民居是一座座挖掘不尽,用之不完的历史“宝库”,而随之存世的生活用具,也是民居“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那些古老竹木用具也是极具特色的,值得探索和研究的。生活中的竹木用具虽然平凡、通俗,但贴近生活,典雅精美。经过数十年、上百年保存下来的竹用具,出自当地蔑匠之手,其艺术价值令人叹服。木用具也出自当地木匠之手,造型各异,经久耐用。这些竹、木用具在当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有的不可一日不用。

如小小的竹“火熥(见图1)也被上海一位学者称为皖南徽州人家的图腾,现在山区的人们冬天仍在普遍使用。

我们收集、整理这些竹木用具至少有三点意义:第一、这些东西与古民居一样,它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皖南地区的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使用价值;第二、这些东西全是当时工匠(蔑匠、木匠)手工精心制作的,其工艺精湛,造型别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第三、这些东西质地属于竹、木,难以长久保存,现代社会发展,新材料制成的工业产品广泛运用,竹木用具几乎已被完全替代,很少有人再去制作了,所以它又具有不可再生的文物价值。

同时,那些看起来十分普通的竹木用具,就艺术而言与绘画、雕塑一样都可以承载人的思想,表现出深刻的内涵,给人以艺术的震憾与美的享受。但是相比之下,绘画、雕塑作品更偏于纯艺术范畴,属于鉴赏品,而竹木用具不仅可以观赏,还有使用功能,更贴近人,更融入生活,从这一角度着眼,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比纯艺术作品更加现实。

从旧石器时代起,古人类就砍断竹、木用来挖掘植物的根块和捕杀动物,竹、木在人类生活、生产发展过程中与人类联系最为密切。本文所研究的是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生活用具。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用具,引起我重视和感兴趣的是缘于多年前的一次西安考察。虽然我早知道西安是一个文化名城,对文物保护都极其重视,但我没想到他们竟然细致到把原先房前屋后的拴马桩和屋内的小小拴娃石都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方式编辑成书出版传承了。那本书的序言中有资深的专家呼吁:“因为时代的警钟,敲醒了文化人不能眼睛只盯着上层那部分文化艺术去研究,而是要全方位,要上下贯通,要把注意力引向低层民间,在那里有震憾人心的原始艺术宝藏。如果再不去抢救、收集、整理出版,将会遗憾千古的!”这对我的触动很大。

那时我就在想,皖南文化也是源远流长,虽然皖南的建筑和雕刻研究大有人在,但肯定有一些不被人所关注到的东西。其中就有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这些东西集工艺美术、传统习俗于一身,全是手工制作,造型各异,工艺精美。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的岁月洗礼,“包浆”很厚,古色古香。这些用具独具地方特色和区域传统文化,与当时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它们的式样、纹样别具一格,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过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手工制作水平。在用具上,不管是编制精细的“福、禄、寿、喜”字,还是雕刻精美的龙凤及蝙蝠(取“福”意)等,都表达了那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在当时人们的生活起居、婚丧嫁娶、开张祭祀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曾经特地去寻访一个当年编制过竹制品的老艺人。他说当年编一只竹提篮,少则几天,多则半月,有的则要更长的时间。现在极少有人编制、使用它们了,保存下来的尤其珍贵。竹编从选料、裁料到成为各种精美的用具有12-18道工序。主要有:裁料、开竹、破条、切头、划条、起黄、匀撕、蒸煮、刮蔑、编织、收边、检验,最关键的部分是编织。它不仅要求经纬编排匀称、蔑纹笔直整齐,有的还要把写意图画、动物和“福、禄、寿、喜”编织出来,所以要求编制的匠人懂得画理,能在蔑色搭配上精心构图、合理布局(见图6、图7)。

再说木制小用具,比如小提桶,选料考究,漆色美观大方。就连那些当年送水到田间的木“保温桶”(见图2),内置铜、锡金属类水壶,外表也刻着各种图案,特别是提手有精密开关,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如斛(见图15)、斗、升之类的计量具,有的使用了一百多年,少则几十年,在过去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必备用具。

然而,竹木制品不易保存,目前出土文物中,很少能见到它们踪迹。即使有也多是些碎片。而现在的人又不再去制作这些东西了,有的已经被当今塑料制品代替了,它们成了濒临消失的物品。如果我们不将这些东西收藏整理出来,恐怕以后真的难见到它们的踪影了。有关专家一再呼吁:一种文化的消失和断裂是存在的,留住这些濒危型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

一、竹用具

我国是世界竹资源王国,目前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1 3个省的山区里。现代竹产业在我国兴起,我国也成为世界竹产业的强国,更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和最善于用竹的国家之一。

就竹子编制的用具而言,在我国用途更为普遍而广泛。延续到现在生活中的各种竹制品,如:菜篮、淘米篮、粪篮、草篮、糠篮、茶篮等竹篮;鱼篓、鳝篓、虾篓、猪仔篓等竹篓;各种作坊里如:  豆腐坊的淘箩、榨篮、臭水篮;砻坊(脱稻壳的作坊)的晃筛、拉筛;糕点坊的大眼筛、小眼筛、芝麻筛、扎口筛、蓬头盖;酱坊的爪箩;糖坊、油坊的蒸挎、靠缸;孵坊的缸箩、火床、苗篮;还有厨房里的竹碗柜、竹筷筒、竹筷子、竹蒸笼、洗锅碗的竹刷子。日常生活中的竹席、竹枕、竹椅、竹凳、儿童座车、摇篮、书架、斗笠、竹伞,猪笼、鸡笼,  以及农田收割庄家的稻箩(也叫箩筐)、晒垫、扁担、畚箕、笆箕、旋条(圈堆稻谷用的也叫围席),等等。

以上大部分生活用具都用黄篾(最低等的篾)编制出来的,相比之下显得粗糙、简陋。而本书记载的则是清明时期皖南比较精美的竹用具。如皖南山区读书人用的考篮(盛放文房四宝及书籍的竹提篮)(见图3),祭祀、婚嫁用的礼篮、食盒、提篮(见图4-图7),虽然现在不使用了,但其精美、古朴、典雅的外形,沧桑而古朴,演绎的是智慧,积蓄的是文化。据《屯溪地方志》记载:清代,民间编制的礼篮、考篮等竹制品,其篾薄如纸、细如发丝,编制时每寸排篾128根,细致牢固,编织精密,且与竹雕(提手处)、绘画(盖和边)相结合,古朴典雅,色彩绚丽,人物鸟兽造型逼真,呼之欲出,兼有欣赏和实用价值,闻名遐迩。民国时期,竹编工艺品市场日趋没落,手工艺人只能改行回家务农。一直到1951年10月才组成竹工生产合作社,文革期间又停止生产,1 979年重新恢复生产。现在企业改制后,从事竹编的人又寥寥无几了。所以现存的蔑制品更显得十分稀少了。

精美竹编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一)篾丝流程:1、选料2、打枝3、车节4、破竹5、分坯(破八层粗坯)6、去刺7、撕篾8、刮篾9、分丝10、过刀门11、下槽刀刮圆1 2、热处理 1 3、染色(根据需要)。(二)编制流程: 1、制作模具2、起头3、下三丝(要求压紧插花编织)4、编织5、油漆。 (三)编制技法:模具做好后,篾工要把不到一寸宽的竹片分成10一1 40根略粗于头发丝细的篾条。有的软如丝棉,细似发丝,有的还增加了烫金、烫花、贴花、染篾、漂白和防霉、防蛀等工艺。竹编的色彩,大致有黑色和本色两种,有的还增加红、黄、蓝、绿、紫等多种颜色,运用编花、透空、夹筋等手工编制手段,使竹编制品更美观。

竹编制品的原材料主要采用毛竹、水竹、紫竹等。一般选用竹节平直、表面呈美丽的淡黄色或天然花纹,生长在阴背山,成长期3年左右的老竹。青毛竹为“菜黄竹”,即油菜花开放时砍伐的毛竹,此竹极易生蛀虫,不能使用。而黄毛竹皮为“老来青”,属于秋后砍伐的毛竹,此竹加工的竹器百年都不会生蛀虫。加工竹编制品的工具有主刀、刮刀、刀门、分丝机、台式机床等。

有人说,世上没有什么不会老去的,但是不尽其然。比如竹子就不会老,虽然它会开花,会一夜之间变得枯萎,可是它做成竹制品以后,却好像一直活着,只要使用一段时间,就觉得它越活越精神。竹子是有灵性的,先密黄如玉,然后会慢慢变色,能由黄变红,变得棕红,再变紫色。当变得殷红的玛瑙色时,说明东西已经用了几十年或上百年了。本书记载的竹用具,都已经历了多年岁月的沧桑,变成殷红色了,年代更久的变成灰黑色的了。东西越老越显得古朴、典雅。

(作者系安徽省考古学会理事、安徽省收藏家协会理事)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制作:童达清

(0)

相关推荐

  • 皖南西递村古建筑群(摄影)

      导读:西递村和宏村,相距不远,这里的古建筑群,2000年11月30日,即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和宏村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5月18日,随同郑州天鹅湖老年公 ...

  • “来龙去脉”浅释

    真龙取势,裕后光前循理气: 正脉弘文,钟灵毓秀博诗书.

  • 皖南古民居对联赏读

    到过皖南古民居,学建筑的可能关注它的供排水系统,学美术的可能去写生临模研究它的雕刻,研究民俗的学者自然会去关注它的风土人情,搞教育的我们还要注意一个史实,中国最早的新式职业教育也产生在宏村,有图片为证 ...

  • 西递——皖南游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古村落,别称西溪.西川,位于黟县东部,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西递古村落的整 ...

  •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申锦凤 二.木用具 相对竹子而言,木材的使用更为广泛.自古以来,木材除了建筑房屋,制造车.船,架设桥梁等大处使用以外,小型生活用具制作使用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各种各样 ...

  • 皖南古民居~宏村

    宏村 --- 位於安徽省.黃山山腳下,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藍天白雲.湖光倒影,任誰瞧見這依山傍水的皖南古村落都不免讚嘆吧! 粉牆黛瓦.高低錯落層層昂起的馬頭牆,展現著徽派建築的特 ...

  • 浅谈徽州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徽州,简称"徽",历史地理名称,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 ...

  • 顺德乐从沙滘(三)低地坊内祠堂与西村古民居

    走到西村,问''低地坊'',竟没人知道.不知这个坊名是古名还是新名,我们是在''沙滘古村''文字介绍上看到的信息.最后还是问了间快递公司,也是只知''低地大街'',而不知''低地坊'',还算是有''低 ...

  • 走进皖南古村落

     ○走进皖南古村落 在细雨的皖南 走进如画的村烟 还有黑瓦白墙的小巷 还有我扔出凉拖鞋的两声脆响 光着脚丫子踩着泥鳅唧水的声音 提起一张虾网,提起湿漉漉的村庄 村头泼墨的大树下,一个老人立成一座牌坊 ...

  • 古民居是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尽相同,我国的民居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结合自然,气候,地形,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经验产生了众多 ...

  • 【案例抄绘】三百年徽派古宅改造 | 天净沙古民居驿站

    婺源天净沙古民居驿站,原身为一座近300年的徽派老式建筑,文化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令建筑本身蕴含优雅风韵,加上设计师的现代思维和精致改造,令其完成了一次贯穿古今的华丽转身,释放出自然舒适又平易近人的低调 ...

  • 徽州第一进士村!独有韵味的皖南古村落

    许村,以古民居.古牌坊.古祠堂.古桥.古亭为主要特色,历史古韵深厚.今存有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近200座.村落布局仍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态势,建筑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