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0.“温和”元素重组的可能性
4510.“温和”元素重组的可能性
2021.8.21
通过宇宙射线成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外太空环境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一般的小行星都是由第一周期元素组成的冰球。并且,宇宙射线中的氢元素几乎全部是质子,纯质子是不能形成高端核素的。所以,类似地球的多元素星球必定经过元素重组。
我们知道太阳系有两个小行星带,水星和太阳之间是否存在第三个小行星带,我们还不知道。
小行星带是对偶星球形成的过渡阶段,不是星球碰撞的产物。所以,成分主要是第一周期元素。
地球等星球火山喷发时,有可能抛射部分岩石等成分进入太空,成为小行星带的物质成分,外太空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能是第一周期元素。
分析高端核素结构,质子没有独立存在的,全部以质子、中子对结构存在。而大气层和外太空,质子几乎是独立存在的,有中子结合的几乎都转化为氦结构,“氘”、“氚”结构的氢元素几乎为零。特别是“氚”结构的氢元素,极为罕见。而高端核素内部,“氚”结构有递增趋势。原子量与元素序号倍数的余数,就是元素中“氚”结构的数量。“氘”结构由1个质子、1个中子组成;“氚”结构由1个质子、2个中子组成。
小行星带凝聚成为一个,或若干个独立星球以后,伴随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会转化为气体星球,达到燃点发生爆炸,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不同周期的化学元素,重新凝聚为多元素星球。这一过程,我称之为星球的元素重组,或超新星爆发。
不发生爆炸的元素重组,我称为“温和”的元素重组过程,是气体星球压力差作用下产生质子、中子对和不同周期的化学元素。至于是否可以避免爆炸发生,我不清楚,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超新星爆发会损失大量物质,显著改变星系环境,带来星系文明和生物的周期性毁灭和星球的周期性“疯长”,地震和火山的活跃。“温和”元素重组可能避免这种现象,问题是能否实现?
对偶星球理论是我关于星系形成的认识,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认为:星系的形成不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不同偏电荷正反物质星球的对偶聚集;不是一般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不是万有引力的相互吸引,而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星系形态可以反映星球层次结构,类似核外电子构型反映元素结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