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读论语丨沈铖老师:“三人行”讲的是哪三人呢? 2024-05-26 11:47:20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聊一聊《论语》。在前面三次谈话过程中,我们把论语《学而篇》首章做了一个简单、扼要,又有一些深入的梳理,方便大家进入儒家一些基础性理念的认知过程。上一次的梳理首先对一些和我们平时所学的对儒学有误会的地方做了一个简要地甄别;其次对于儒学、夫子、《论语》如何切近己身、真实发用,如何参与到自己的身心、性命、日常的一言一行当中,如何对自己有非常好的生命的进化、身心的修养,对修身活动有所促进做了简要的引导。在《学而篇》首章的解读过程当中,首先拈出了一个“学”字,这个字代表了人之自我进化。我们人生在世无论学什么,千门万要,不论哪一种文化、哪一种宗教、哪一种修行,最为核心的要义都是修身以求自进。通过自己“言”“行”的实践真实地将自己的身心性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让自己的认知有更深的体悟,让自己的行为更好地与天时呼应、互动。随着“学”字的拈发,我们看到“学”是人的生命最为重要、最为内核、最为基础的定义。夫子把人分为“学”与“不学”者,由此而后,以“学”谈自处,再用“学”通向内说,发挥境界,即如何达到与他人相处,与不同的人相处,进而以求自进。在这个自我求进的过程中,又拈出了“说、乐、不愠”这些核心,以及在破关、精进方面非常重要的提点,所以《论语》的首章非常重要。从《学而》的第一篇第一章我们已经得到了生命最重要的内核--学以自进,修身以自进,其余的一切皆是从这一个核心要义发挥出来的。人何以能学?因为自己身居明德。人生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发挥自身的明德,这就是明明德的过程。另外一个部分,我们学了将何有所为?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部分在《大学》当中阐述得非常清楚。为学当以何为要务呢?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为学呢?其实在《论语》中有不同的路径,不同的引导。夫子也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开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强调这一点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所介绍的路径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通过比对、发明的过程让大家能够找寻到自己的路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成功的秘诀和方法,最为关键的在于自省自发,能够找到自身的道路。 从这一点我们谈《论语》,从“学”字往下谈,可以谈孝悌为人之道,还可以谈另外一条路径。我斟酌之下还是决定通过“学”这个字的本位贯彻下去,谈出一条路径来帮助大家串联起对《论语》的一种认知,也帮助大家串联起夫子是如何阐发自己的思想来带给大家启迪的。从“学修身以自进”这个核心概念向下继续延伸就是我们究竟怎么学?如何学?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学”呢?在这里引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师”。说到“师”我们会说到“教学相长”,或者说到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或者孔庙上挂着一块“万世师表”的匾,还有一些情绪激烈一点的人会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个概念的核心其实就说明“师”存在的重要性,因为他以先觉者、先行者的姿态来启迪和启发后学者和后觉者。就好像是一个已经去过的人,回过头来才能够产生向导的作用。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人沉迷,或者完全地跟随老师,而是通过老师的指点能够让自己也达到老师曾经达到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非常重要的“师”的内涵。韩愈的《师说》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要知道“师”不是以传授知识就能够称之为“师”的,也不是传授怎样的技能而称之为“师”的。能够称为“师”在于他能启迪于道,启发于人,使人能够自成其人才足以称为“师”。我们今天对于“师”真正的内核不是很清楚,比较轻易地定义“师”的概念,但其实师生之间、师徒之间真正的内核,最为本质的是生命地相互启发,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相长”。今天有些时候的学习方式很有可能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专门的专家,但是很难做一个通达的智者和践行的仁者。今天我们从《论语》述而篇当中的一句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来讲一讲“师”的概念。这句话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尤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我们有些时候的口头语、日常语,基本上没有人不知道。但事实上要真切地体会这一句话却不容易。这一句我们最为熟悉的《论语》蕴藏了普通人所不能够领会到的意蕴和内涵。我们平常简单的一些思维是没有办法很快地切进《论语》当中深邃的内涵的。比如很简单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释“三人行”呢?该如何翻译“三人行”呢?很多人解释“三”就是多的意思,是一种虚指,一种泛指,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古人讲“三生万物”。很多的汉字都是用“三”来表示多的意思,比如:三人成众、三木成森、三水成淼、三土成垚、三金成鑫等等,的确有用“三”来表示多这样的内涵。“三人行”假如只表示多的话,夫子完全可以表达成为:“众人行”“与人行”一样可以表示和不同的人,或很多人在一起。众人行、与人行,或者直接表达人生在世,甚至不用表达是否要怎么样“三人行”,直接说“人皆可我师也”。人人都可以当我的老师,何必去强调“三人行”呢?既然强调了“三人行”,如果他想要表达的意思说人人都可以当我的老师的话,那么可以更为简单地表达成“人皆可我师也”,或者说人当师法于他人等等这样更为简洁的意思。不仅如此,在整个《述而篇》里面,“三”这个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比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行三军则谁与“”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二三子以为我隐乎”等等,这些句子里面都包含了 “三”字,像“三隅”、“三军、“三月”,大部分学者都阐释“三”字为众多、泛指、虚指的含义。但为什么“三”就能够作为虚指和泛指这种含义的代表呢?更何况三隅、三军、三月分明就是具体的数字,“三”的内涵,三月就是三个月,三军就是三军。《论语》中也不缺乏表达多这个意思的字,比如说“泛爱众而亲仁”,分明就有“众”这个字。所以说“三人行”的“三”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指三个或者说三种,特别强调了三这个数字的实际含义,不是模糊的多,就是表达准确的三个人的意思。那么这“三人”是哪三个人呢?具体是怎样的三人呢?这里就涉及到《论语》当中非常需要解释的一个内涵。假如他人身上有我可学之处,这一点普通的道理其实不需要夫子这样一位哲人来专门提出,谁不知道别人身上有优于自己的地方,何必孔子要专门、单独地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专门地去阐述他人身上好的地方要去学习?更何况以夫子的教导来说,我们要成为自我,而不是成为所有人。比如有个铁匠打铁比我好,我是否要去学呢?有个人是搞核导弹的,我是不是要去学呢?有人数学很好,我是不是向他去学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以自我而学,假如这些问题都不搞清楚,只是简单的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身上的东西,这样就变成了一种无条件的、无选择的、无目的的、无认知的,即没有具备对自我清晰认知的一种学习行为。这样的一种思想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有些时候会无限的贬低自己,有些时候会陷入一种茫然的、无涯的求知和求技能的状态中,反而在其中丧失了自己真正应该拥有的生命主宰,变成一种茫然的求索,没有根基,没有根本,失去了自己最初的意志。所以这里的“三人”究竟是哪三个人呢?答案很简单:一个是我自己,另一个是呵护我的人,还剩下一个人是反对我的人。简单来说这三个人就是我,以及认同我和不认同我的人。大家会突然发现这个结构完全就是我们在《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讲到过的一个概念,“学而时习之”是我;“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就是彼此认同的人;“人不知而不愠”就是互相不认同的人。在《论语》学而篇第一句里面就清晰地展现:我、认同于我的、不认同于我的一个结构,恰好能够形成三个人。我们会发现夫子很简单,他把世上的人分为自我和他人,他人当中可以分为认同我的和不认同我的。我们仔细推敲,发现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离开这种结构的。人生在世就是会发现认同我的人和不认同我的人,所谓的“三人行”就是与我同者,与我异者,加上自我,如此为“三”。当我们谈到自我和他人,其实就谈到了“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为恕也。谈到“三人行”就是把他者分为两个部分:与我同者和与我异者。人生在世的行为真相就是一句话“三人行。”如果要深究背后的内涵,它是一个非常深邃的文化基础,就像“三生万物”的概念,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做“三生万物”。其实很简单,“三”是这个世界的基础和真相,有了“三”才有了万物,才成了世界。 用今天的语言来说,我们处于一个三维空间,所有一切物体都是“三”,不可能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看见一个平面,一条直线。在古人的观念中这就是天道,所以一切的物必然是三,比如说一根筷子有两端,有中间,这根筷子就完整了。不能说这根筷子只有两端,还可以分出一个中间,就好像人活在世界上,你可以说有人跟我相同,有人跟我不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我。人的特性也有“三”,如此成“三”就是“三人行”,这是人类这个群体在生命和生活中的真实状况。儒家讲“中道”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讲我与他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什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呢?当你面对一个认同你的人和一个不认同你的人该如何去做呢?我们大部分状况下的本能就是趋同,在趋同的过程当中针对那个不同的人形成了四个字“党同伐异”。纵观人类历史,或者说自己的身心行为,就很难摆脱这四个字。与我同者相亲相近,与我异者相斥相仇,小到为了自己认同的一种审美跟朋友吵架争执一些观点,大到国家之间、宗教之间的意识形态的争斗和争执。人类错误的行为本质上无非是四个字“党同伐异”。我们本能地去亲近那些认同我们的人,本能地排斥那些反对我们的人。但是我们看夫子是怎么处理的呢?夫子说了一句“必有我师焉”,什么意思呢?面对这个世界,与我相同的人,认同我的人与我相异的人,不认同我的人,不要着急去求同,也不要着急去去异,而是首先称之为“师”。就是说世界上因为有同于我者或者异于我者,这才有我的可学之处,夫子的主张始终都是向人学习,提升自我。夫子从来不听从鬼神,模仿那些奇行异能,或者索隐行怪。夫子的意思就是那些同于我者,可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我就可以从中得到肯定、坚定,可以精益求精,彼此共鸣。对那些不同于我者,我也可以看看别人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他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拥有了一个非我的角度可以开拓视野,打破固化。我们可以看看那些认同我们的人为什么认同我,不认同我们的人为什么不认同我。在这样的过程中彼此的行为得到了比较,就有了真正的“师”和“学”的过程,学以自进的过程。我们求师、求教、求学,其实就是一个自进的过程。什么是真正的师呢?为什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呢?因为我有跟他人的相同之处或者相异之处,别人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之后的路径是怎么样的?会遭遇什么、会成就什么、会失败什么,这一切恰恰是我没有经历的。同,为何同?异,为何异?这才是真正的求师、求学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必有”我师,夫子以如此坚定决断的口吻说“必有”,这个必然性就在于此。很多解释《论语》这句话的解释不出这个“必有”的必然性,只是浮皮潦草地解释说:他人身上必有可学之处。这样模糊让人茫然不知所学。究竟我要从别人身上学什么、为什么而学都没有真切的一个回答。而且就像之前说的,夫子的“学”是从人的本位上去开发人的自信,成就自我,不只是技能和知识。他人的同我之同处、异我之异处便是可学之处,也就有了“为学”的方向,不是简单的趋同和直接的排异,而是先“师之”。“师”就是以别人为参照、印证、检点自我、检点为人。在参照和印证之下就会发现人如何在天地之间有众多不同的路径和命运,自己就有所长进了,这才是真正的“师”。所以只要有弟子之心所有人都是师,如果没有弟子之心,有师也没有用。通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夫子有效地阻止人做简单“党同伐异”的行为,而且能够从“同”和“异”当中见证和发展,看见自身,并足以启发和教育自己的。我们看后半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夫子看来,一味地与他人比较、参照、模仿、对比、印证、求索还是不够的,向别人师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一个实实在在的行为上,我从“同者”和“异者”身上学到了一些东西,得到了一些启发,最终还是要落实和回归到自己的行为。在这种“同”“异”的比较过程当中,我们虽然刹住了简单的“党同伐异”,类似于情绪冲动,但是回归到自身的行为上该如何去做呢?在这个过程中,夫子又立下了一个终极的标准,那就是“善”。我们要知道从别人身上无论看到同还是异,从他们身上所得到的一切虽然足以启发和教育自己,但是人有些时候会认为别人强过于我,我就会认为是对的;别人弱过于我,我就会认为有所不足,甚至是错的。有些时候强大的诡辩会胜过正确的观念,胜利的结果对于自我的影响会超过我们自己要坚持的一些原则。我们在“同者”和“异者”之间学习、求师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导致后续的行为出现错误,所以夫子在这里就建立了一个新的原则,即最终的一切需要以“善”来衡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一切,我们还是自己负责,还是自己做主,不是跟从他人。我们从同者和异者身上得到了启发,不是简单地模仿和跟随,或者任性地从别人的反方向而去。一切外在的观察、学习最终还是要自己内在的“善”来判断是否合乎真的我。“师”指向外在,“善”指向自己的内在。当我们向外看到别人的同与不同时要知道那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外在的现象会给我们巨大的启发。别人做了什么,别人没有做什么;别人做对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其实都是自我在衡量。外人做的事情,有些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让我们不知不觉去盲从、模仿、跟随。有些时候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刺激,让我们有些时候任性地去反叛、抵抗和拒绝。无论哪一种都是受了外在的影响,不是自主的。夫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到最后我们的根基还在于自己内在的良知,内在的善。不是合于我者就要去跟从,也不刻意去跟从异于我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分辨那些同或者异当中的善与不善。当我们做到夫子说的“从之”或者“改之”,我们认定了那是善,就从之;我们认定了那是不善,就改之。这一切是以我当下生命的承担为核心、为基础,不再是向外的。这就意味着我不是受到别人地教唆而是跟从了自己,从世界纷纭的与我相同的东西和与我不同的现象中见到了认为是善的,那就大胆地去实践、去跟从;如果见到了不善的,那就勇敢地去改正。当我们观察他人,看到了很多相同的、不同的才知道这个世界这么大,有自我之外这么大、这么多的现象,才足以打开自己,才不会鄙陋,才不会完全沉溺在一个小我当中。我们还会清晰方向,得到一些省查自身的机会,不只是简单地把“同于我者”认为是善,“异于我者”认为是不善。我们要在这种对照的过程中逐渐地、不断地去启发自己内在本有的善。关于这个问题有人会说:我内在的“善”与“不善”完全依赖于我自己的判断吗?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没有理解前面那句话。我们对于善的追求永远是践行不息的,而不是给“善”下一个绝对的标准,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地去了解外在,因此我们要不断的“三人行”。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善”究竟如何表现,所以我们才要不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对那些纷纭的自己认同的和自己不认同的分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在努力提升就是“善”最好的实现方式。认识一点善就从之,认到错误的部分就改之意味着世上岂有绝对的善?世上岂有可以下定义的善?如果有,像夫子这样的圣人直接下一个定义,立一个规矩就是了。我们要的是在每一个人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处境之中不断地提升和发扬我们本有的“善”。“善”不是要去找到一种固有的、绝对正确的行为,“善”是内心的一颗种子,要不断地给它阳光雨露,不断地去除草,不断地去呵护,使它长养起来。能够在不断地磨砺过程中以一个非常好的态度去判断出自己当下该做出怎样的行为,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样一个求善的过程也是从此能够真正生长,有了自我生命力的一个过程,这也是真正的自我前进之道。所以要明白,从“学”到“如何去学”的核心就是“师”。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话要明白真正的“师”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断从同与不同的原因、现象过程中去省查自己,不断地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以“善”为规,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才是真正以“学”求“师”之道,以“学”自进之道。真正的“师”就在天地之间,在我们自己的“三人行“当中。这样他人才能够真正化为我们的老师,化为教导我们的人、启发我们的人。否则只是盲目的去学习别人身上的那些技能、知识和习惯就非常难以切入真正的修身之道。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核心要点就是要摆脱简单的“党同伐异”,在同与不同之间,第一不要着急去认同或者排异,而是要看到可师之处;第二既已有师,有了观察和学习,反过来就要以善为规才是真的实践。今天跟大家的一个简单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当中一些认同你的,或者对冲你的,能够在自身减少一情绪化的行为,多一些内在的自省,这样就是一个真正的师法之道,这样才能够说:一切众生,一切他人皆是我们的老师。感谢大家。 赞 (0) 相关推荐 知难不难迎难上——《论语》悟读【363】 知难不难,迎难而上. <论语>第十四篇第三十七章: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 子路在 ... 来读论语丨沈铖老师:身在言行,忠信孝悌 诸位好! 很高兴今天又和大家一起分享<论语>.我们上一次通过借一点醋说到乞醯贪善,由此讲到儒家认为的真正的"直",并简单概括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什么是真正的" ... 唯有好学方明理——《论语》悟读【432】 博览群书交益友,精致悟读明事理. <论语>第十七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 ... 照顾好你身边的人,便是践行夫子的仁了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儒学是生活里的学问, 做到比知道更重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 好学何其如此难——《论语》悟读【25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论语>第十一篇第六章: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三人行必有我师” [原文]7.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 夫子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他们身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就跟着 ... 正言正行惟君子——《论语》悟读【330】 行为自有苍天鉴, 念想岂无神鬼知? <论语>第十四篇第四章: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正直)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通"逊")." [译文] ... 君子似变实无变——《论语》悟读【470】 有限人生须进取:无边事业总耕耘. <论语>第十九篇第九章: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 ... 论语使用手册1.9 论语使用手册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慎终追远与民德归 ... 好学亦有天壤别——《论语》悟读【466】 不怨不尤德配地,下学上达道同天. <论语>第十九篇第五章: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