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的诗歌地标:营田黄陵山 花落黄陵庙里啼
这两年中随着屈原管理区营田东古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好转,水绿草清,去年上千只白天鹅在此过冬,今年又是上千只白鹭光临此地。东古湖成了“网红”之地。
对东古湖的白鹭,我记得曾经游历此地、并将营田旧名土山寨的历史留传下来的张舜民,同时他也记载下了汨罗渊北有忠浩侯屈原庙,汨罗渊离磊石山龙渥(窝)十里许。他有一诗写的就是白鹭,名《东湖晚眺》此东湖是不是此东湖不重要,但此诗也可反映东古湖的白鹭景观:“白鹭双飞过女墙,两行高柳正斜阳。荷花满眼都无主,闇里风飘入袖香。”
实际上写白鹭诗最有名的诗人是唐诗人张志和,这位把洞庭湖第一词书写在青草湖的诗人,他的《渔父歌》:“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就把白鹭写在了我的记忆中,我读到此时是高中一年级,是从同学王世和的手抄本上抄下来的。那时反复哼唱,韵味无穷。
张志和到过青草湖,但这次我要说的诗人是把青草湖的鸟写成了晚唐诗风的郑谷,就是他的成名之作《鹧鸪》,为什么在东古湖想起这位有郑鹧鸪之称的晚唐诗人呢?因为他的这首诗正是写在屈原管理区境的营田黄陵山南的黄陵庙(庙在今湘阴三塘);营田黄陵山因为相传黄帝在湘阴鼎湖乘龙升天,后归葬黄陵山而名。在青草湖之中,黄陵庙实为舜帝与二妃庙,至今不远的湘阴境内还有虞公(舜帝)庙香火旺盛,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座二妃庙就是此地的黄陵庙。
营田,汉时名白沙驿又名黄陵,汉贾谊曾第二次携《鹏鸟赋》到此汨罗江南岸土星港吊屈原,《梦赋》东汉辞赋家王延寿20多岁时,沉溺于黄陵庙前;杜甫曾在此写《宿白沙驿》《湘妃祠(黄陵庙)》;宋代曾名土山赛,苏轼于此作《过土山寨》;岳飞洞庭之战后,本地人纪念岳飞屯兵此地垦田解决饥荒,更名营田。可见营田自古是名胜之地。
营田旧在青草湖东,屈原管理区全境有洞庭东汊、东湖之称,就是青草湖之东的意思;郑谷的《鹧鸪》中所写青草湖、黄陵庙正在这个地方。说明郑谷是到了这个地方的。
屈原管理区这个地方是古罗城这个湖南东北地区首府所在地,控制岳阳平江湘阴(含今汨罗、屈原区)的时间曾达1100多年,所以唐宋之前屈原区不是个简单的地方。除了曾经的三湘七泽第一胜迹黄陵庙在此,同时有屈原的沉江地汨罗、汨罗江就在其境内的屈原潭(河泊潭),境内磊石山上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屈原庙就是磊石庙,传为楚人所立;而屈原潭北汉代始至新中国时代均有纪念屈原的屈原庙在此地的汨罗山上,屈原墓也在此山(非疑冢)。磊石山是洞庭湖的中心之山,《拾遗记》名此洞庭山,《山海经》记有祠祭山神,自古有龙神庙在此山下,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座洞庭庙也在此地。屈原在此作《山鬼》,云此“石磊磊兮葛曼曼”,后人据黄帝在此乘龙升天,先名万岁山,龙寿山;又传黄帝在此运矿石到汨罗神鼎山铸鼎,矿石在此累起,故名累(垒)石山,再据《山鬼》更名磊石山。
正是因为屈原和屈原的《湘君》《湘夫人》才将黄陵庙的湘水之神二妃捧成了湖南文化的第一高标。汉至清的顶尖文人纷纷朝圣的地方就是磊石山、黄陵山、汨罗山上的三大湖湘文化精典。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炎黄文化、龙神文化、屈原文化。
晚唐诗人郑谷,来汨罗江青草湖黄陵庙拜祭二妃,写下《鹧鸪》一诗,想不到却因此功成名就。郑谷如今存世的诗作有三百余首,大多鲜为人知。但他的《鹧鸪》堪称唐诗之最,曾脍炙人口,吸粉无数。他还因此成了我们湖南晚唐大诗人齐己的“一字之师”,如今也是少有人知了。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此诗一出,因其脍炙人口,即风靡晚唐诗坛。郑谷是唐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存《云台编》。
湖南诗人齐己慕名携诗《早梅》前来拜访,郑谷读至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句,便说:“数枝非早也,末若一枝佳。”齐己深感点评精妙,当即跪下拜师说:“我一字师也”。从此,郑谷这个“一字师”的盛名便在士大夫中广为传扬,有关史籍也先后载入,一直流传至今。
鹧鸪是一种羽色斑斓美丽的鸟,形如雌雉,体大似鸠,分布于南方。其“鸣云'钩辀格磔’是也”,俗称极象“行不得也哥哥”。古人常借鹧鸪的啼鸣来抒写迁客孤寂愁苦之状,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鹧鸪》一诗得到后人广泛好评。许浑《韶州夜宴》诗云:“鹳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听美人歌。”《听歌鹧鸪辞》云:“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又有《听吹鹧鸪》一绝,知其为当时新声,而未知其所以。及观……郑谷亦有“佳人才唱翠眉低”之句,而继之以“相呼相应湘江阔”,则知《鹧鸪曲》效鹧鸪之声,故能使鸟相呼矣。
郑谷家乡宜春对这位晚唐著名诗人一向非常尊崇,曾将郑谷与袁京、韩愈等排在一起,称作“袁州六先生”。宋“韩文公(愈)祠”中,曾将郑谷的象画在东墙上,以供后人观瞻。旧时,宜春城南曾有一条街道名曰“鹧鸪路”。在2004年建成的袁山公园内,又以“郑鹧鸪”之名建起了一个“鹧鸪亭”。游客至此,“一卷云台刚读罢”,“耳边疑听鹧鸪声”。
韩愈是作《黄陵庙记》的作者,他还出私钱重修黄陵庙。郑谷肯定是读过此记的,也许心向往之多年,才特意来黄陵庙。
其实屈原管理区黄陵山上也应该建一座鹧鸪亭来回想郑谷的这首《鹧鸪》诗。它不但能唤醒黄陵山的文化记忆,更能把生态的文化之张的名片打响。
因为黄陵庙、青草湖虽然成就了郑谷诗名,但他同时也把青草湖的鹧鸪就是屈原管理区境内的鸟儿和黄陵庙唱成了一个晚唐亮丽的诗空。而用黄陵山名片引领了一个晚唐诗空的诗人,是不是更值得我们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