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传承与创新在哪里?

美国中医学院院长巩昌镇博士

前言:现代医学在世界各国的强大优势使得中医大夫们在与他们交流时必须使用他们的语言,否则即使我们花很大的气力也等于对牛弹琴。
中医在近代也是创新不断:曲焕章的云南白药、郑钦安的火神扶阳、丁甘仁的寒温汇通、承淡安的针灸复兴、陈可冀的活血化瘀、夏桂成的周期疗法、屠呦呦的青蒿治疟、张颖清的生物全息、王琦的体质学说、王永炎的通腑化痰等。
一、中医的历史
除了中医之外,很少有一门应用学科与历史的联系如此紧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教科书,1800年前的《伤寒杂病论》是临床必读。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朱丹溪的“大补阴丸”、张景岳的“左归丸、“右归丸”、吴鞠通的“银翘散”、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都与一个学派、一个医家、一本重要的医著相联系,它们都在一个一脉相承的历史框架里。
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就如同英语系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神学院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圣经》《忏悔录》一般。
、中医的传承
在中医的教育问题上,现在强调最多的莫过于传承了。跟师是传统的传承方式,研读经典是中医药传承的基础,中医经典构成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内涵。中医经典是医学理论体系、临证诊断体系、方药治疗体系的代表,体现了理、法、方、药的贯通。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大诊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理法方药是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要素。可以说,中医药治疗疾病,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显然,在中医知识体系中,从望神到切脉再到“得气”,从诊断到辨证再到处方,医生的感觉及主观判断始终都处于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这与西医的设备感知及数据主导的治疗,有本质不同。因为治疗一旦被数据主导,医生的主观思维难免碎片化、模式化,从而阻碍了对生命整体的关照。因此,人,是中医诊疗的关键因素;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中国的传统中医教育反复强调熟读经典是夯实中医基本功的有效途径,但中医经典著作浩若烟海,对现代学生来说,认真研读不易,我们必须让学生尝到“甜头”,才能让他们自觉地把阅读经典著作作为使命。
、中医的创新
创新是人类连绵不断的、从古到今的一种活动,在中国,全民创新、大众创新正成为潮流。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创新,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也是创新。
中医的历史充满着创新的历史。就以针灸为例,古代的针灸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扁鹊的奇经八脉、王叔和的针脉相通、皇甫谧的理方穴术、孙思邈的以痛为腧、王焘的以经统穴、何若愚的子午流注、窦汉卿的八脉交会、徐风的飞经走气、王国瑞的透穴针刺、韩贻风的太乙神针等。
近半个世纪来的针灸创新也是俯拾皆是:石学敏的醒脑开窍、贺普仁的贺氏三通、尹慧珠的针刺麻醉、唐由之的金针拔障、韩济生的止痛机理等。
中医理论中,创新的例子也很多: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刘完素的寒凉攻邪、李东垣的升阳益气、朱丹溪的滋阴降火、成无己的医方义理、张介宾的命门火衰、叶天士的卫气营血、吴鞠通的温病三焦、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王泰林的治肝诸法、唐宗海的血症治疗、王怀隐的五轮学说等。
中医在近代也是创新不断:曲焕章的云南白药、郑钦安的火神扶阳、丁甘仁的寒温汇通、承淡安的针灸复兴、陈可冀的活血化瘀、夏桂成的周期疗法、屠呦呦的青蒿治疟、张颖清的生物全息、王琦的体质学说、王永炎的通腑化痰等。

把理论、方法、技术放在创新的框架里,让学生参与讨论,会让学生增加与时俱进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