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旧作讲析:母校5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序

470
class

    【写在前面】

为避免被删文,我决定推出一个新栏目——旧作讲析。

这个栏目,主要是把我前些年写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翻”出来,采用自我评析的方式,讲一讲写作思路。说实话,尽管与过去相比,我的文字功力见长,但在不同的岗位上,关注点不一样;在不同的年龄段,心境也有所不同。之前写的一些文章,现在的我未必写得出来。回过头来看,这些文章还是挺有意思的,既是对“三好公文课”教学内容的丰富,也是对我在写作中成长的一种记录和还原。

今天推送的文章,和上一篇写于同一时段,都是16年前的旧作。上一篇是我应母校校庆征文所写的,这一篇则是为校庆纪念文集所写的。

母校5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序

成  文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对一所学校而言,历史就是对办学足迹的追寻。前人的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后人的继承创新、矢志不渝,串接形成的既是一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生命旅程,更是几代人开拓进取、接续奋斗的风雨历程。

对广大师生来说,历史就是对校园生活的追忆。熟悉的一楼一宇、一草一木,感念的一人一事、一情一景,凝聚渗透的既是一种久而弥笃、日愈醇厚的绵长情谊,更是几代人同担责任、共赴使命的不竭动力。

50年的朝朝暮暮,50年的风风雨雨,在GX中医学院的校史册上刻下了多少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笔迹,又留给GX中医学院人多少情牵梦萦、无法忘却的回忆!我们把教职员工对事业的追求与向往、莘莘学子对母校的感恩与眷恋、广大校友共同的期冀与祝福,一一借助文字的形式予以记录和珍藏。于是,就有了这部纪念文集。

与以往校庆活动中编辑的文集相比,这部文集具有3个突出特点:

一是内容全。全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旧貌新颜”,收录的是从整体上介绍GX中医学院改革和建设成就的文章;第二部分“如歌岁月”,选载的是回顾不同历史阶段学院发展历程的文章;第三部分“满园春色”,概要介绍各二级学院、附属单位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情系杏林”,选登部分校友介绍个人成长经历的回忆性文章。全书约130万字,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学院的发展变化。无论文字的数量还是内容的全面程度,均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校庆文集。

二是材料新。不仅采用大量最新情况和统计数据,如实呈现学院近年来的新变化新成就,而且有不少老领导、老专家、老教授在文章中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经历。

三是形式活。从文章体裁来看,文集中收录的有诗歌也有散文,有回忆录也有新闻特写;从写作角度来看,既有各类校友以其切身经历娓娓道来的征文,也有学生记者或旁观总结、或采访记录形成的稿件。这些文章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都凝聚着作者对母校的一片真情,展示出故事的主人公对中医药事业的满腔赤诚,凸显了“我与学校共成长”的鲜明主题。

作为本书的编辑,我们希望它能够在以往校庆文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我们更希望集子中所记载的各种资料,能够成为对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进行爱国爱校、爱岗爱专业教育的鲜活素材,常编常新、永无止境。(914字,写于2006年9月)

【写作讲析】序,也称作“序文”或“叙文”,就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编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

我写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每一篇都紧密联系书作和作者实际,量体裁衣式地定制。这一篇也不例外。

全文只有900多字,篇幅虽短,信息量不小,也有较强的新颖性和思想性。在这篇小稿中,“两性”是融为一体的,集中体现在开篇部分: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把这句话单独作为一段,用来打头,既凸显了主旨,也为全文定下了主基调。

接下来,我用两个自然段,分别从学校和师生的角度,对“历史”二字作出诠释,写的是自己的理解,也是校友的共识,力求写出“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文字。其中,“追寻”和“追忆”这两个词,用得精准、传神而贴切。

第一段是“总”,第二、第三段是“分”,第四段又是“总”,既是感情的升华,也说明了文集的由来。

之后,很自然地带出了文集的3个特点,又是由“总”到“分”。这部分,采用了粗线条勾勒的速写笔法,着墨不多,但对特点的呈现是鲜明且到位的。

最后一段既是“总”也是“收”,所写的“两个希望”是递进式的,既符合编者的身份,又凸显了编书的意图。

总的来看,这篇文章写得比较精炼,既把该说的说清楚、说到位了,又没有什么赘笔冗余,文章清爽、文字干净,算得上是“言少意多”之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