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并不是越宽越好
路并不是越宽越好
由于修地铁,小区门前的马路这两年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从今年年初起,又实施整条马路大整修,原来双向四车道要改成双向六车道,于是,因“城市建设需要”,封闭的区域更大了,时而封左道,时而封右道,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经常性地堵车。修路,修宽阔的大马路,自然是好事,小区门前这条路是通往新区的南北向主要通道,每天的车流量巨大,把路修得宽一些、好一些、高大上一些,可以加快通行速度,防止拥堵,利城利民,善莫大焉。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说明,“路”的初始状态,是靠人的双脚走出来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日益更新,人们“走”的方式逐渐变化,先是步行、骑自行车,后来有了助力车、摩托车,现在更是汽车普及,因此,路的设置、形态、质地也在不断地改变之中,人本主义改作车本主义,机动车道越修越宽,慢车道渐渐变窄,有些地方人行道窄到几乎忽略不计。
世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度”,所谓过犹不及,就拿马路来说,也并不是越宽越好。马路宽了,人们过马路的时间会增加,一个红绿灯周期的设置时间就会相应拉长,人们在马路口等候的时间也会因此延长,意图通畅的初衷反而演化成影响便捷的掣肘。经常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个绿灯时段是断断过不了那些宽阔的马路的,跌跌撞撞走到半道,呼啸的车流就蜂拥而至,实在让人看着提心吊胆。于是,有些地方设置了路中央的等待区,让老人妇孺和腿脚不便的人,可以以“分段式”的方式过马路,颇具人性化。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个性特点。香港寸地寸金,车流量极大,但很少有宽阔的马路,不过在其闹市区几乎没有堵车现象。据观察,一是规定车速定得比较高,行人的自我约束观念也比较强,令行禁止,车行绿灯一亮,车子立马风驰电掣冲了出去,路口的通畅率自然就高。二是路边绝对没有胡乱停车的现象,除了停车费贵得令人咋舌之外,对乱停车的处罚更是严厉,因此,司机把人送到目的地,宁可在马路上兜圈子,直到呼唤了再过来接人,也绝不敢随意停车。行车停车的规范,给并不宽阔的马路注入了理性的自觉。当然,最近一个时期人为骚乱造成的堵塞,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澳门城市很小,马路就更窄,那里的风格自然又不同,很少见到大体量的车子,居民们的自备车大都是小排量的,每到夜晚,人们的车子在窄窄如江南弄堂般的马路两边,密密而又整齐地停放,让人觉得别有风情。
说到停车,如今成了大陆城市急遽发展后出现的共性难题。但是,既然明白了问题所在,就应当本着当下倡导的“问题导向”精神去化解。如今居民汽车拥有量猛增且势头不减,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面对车多这一现状,光靠拓宽马路是没有用的,畅通交通是一项综合工程,其他方面不是今天想说的,仅以马路本身而言,如何提高通畅率才是最关键的。
离我家住的小区不远处,前几年刚刚耸立起了一个十分傲骄的楼盘,是皇皇然万科公司打造的,有一个半洋半土的名号“金域缇香”,由于它的出现,连那小区旁的马路也起名为“缇香路”。这没毛病,商业化的威力嘛,鸡生的蛋自然应当叫鸡蛋。但是,马路并不是小区的道路,其功能在于让所有人所有车都可以通畅地行走。然而,人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是,整条马路两边都停满了车,停了一排不算,更多的时候,停上了两排三排,真正留给车行的只剩下一条窄窄的通道,连交会都十分困难。
每每走过,就会自然而然地想:
其一,这些车是哪来的,是小区里的吗?如果说,像我们居住的老小区,当年住户们都没有自备车,因此小区建造时也就自然没有顾及到关于停车的“制度性安排”,但金字招牌的这个小区是刚刚打造的,主管部门审批时,就没有一个规范性的约束,比如必须配套建设足够的停车场地?其二,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马路的设计是有一定的方略的,只要在马路两侧用护栏隔离出慢车道,就完全可以杜绝两边的乱停车,驾车人再怎么脑残,也不至于把车停到快车道中去。
其二,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马路的设计是有一定的方略的,只要在马路两侧用护栏隔离出慢车道,就完全可以杜绝两边的乱停车,驾车人再怎么脑残,也不至于把车停到快车道中去。
其三,马路是人民的马路,我们英勇无比的人民警察和人民城管到哪里去了?他们的管控不是十分的严厉、他们的态度不是十分的果决、他们的手段不是十分的给力、他们的气势不是十分的强大吗?为什么就视若罔闻、不管不顾了呢?有时会觉得好笑,因为就在这一排排肆无忌惮停着的车子的边上,就多处竖立着明令禁止的牌子,上面醒目地警示着:“全天禁停,违停拖曳。”牌子上雷霆万钧,牌子下岁月静好,和谐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