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拳需要遵守这“两项”原则!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随着时代在发展,人们对太极拳的热情仍然很高。在日常生活中,太极拳是一种极为简单的运动方式,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太极拳的动作和姿势是有讲究。
选择明师: 对于每一位想学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来说,没有比选择一位明师再重要不过的事了。由于是明师,他会懂得什么是太极拳和怎样传授太极拳。而现在很多中老年人在开始学习太极拳时随便找个人就跟着比划,结果是时间没少花,技术没学到,还使错误动作定了型。
刻苦训练: 太极拳学会很容易,学好非常难。为什么?因为太极拳不是广播体操,而属内家拳,练的是动静两功,内外双求,性命双修,以心引气为法则,以内外双修为宗旨,通过开合、动静、虚实、松紧、升降、吐纳、收入、蓄发、伸屈、长短、刚柔、进退、顺逆、卷展运动体现太极阴阳的变化。可以说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中最难学的,要学好,非下一番功夫不可。那种一曝十寒、一年只练几个月、到了冬天就猫冬的做法是学不好太极拳的。
研究理论:许多太极拳界的前辈都告诫后来的学拳人:“研究拳理,比练架势更重要。”太极拳理论是前辈们在行拳的实践中,高度概括总结出的要领、要求、规范、规则,是学拳者必须遵循的。对于每个想学太极拳的人来说,一定要在学拳之初,把太极拳理论的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习太极拳理论能帮助我们少走或不走弯路。
1、动作协调,刚柔相济,柔中寓刚。
一般来说,动作的终点,定势为“实”,动作的转变过程为“虚”。实的动作和做动作的部位,用力要求沉着、充实,各动作体现出松沉、稳定、有力;虚的动作和做动作的部位,要求轻灵、含蓄。太极拳的锻炼要点体现在“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柔刚相济”。柔与刚始终贯穿在各式太极拳的运动之中,也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
2、动作连贯,柔和缠绕,劲力完整。
太极拳要求手、脚、头、眼神配合一气,保持上下相随,节节贯穿,连续圆活,轻松自然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在每一个动作的转换过程中不能有停顿和断续的感觉。似停而非停,在似停的一瞬间,动作表现得极缓,但仍要保持所有的动作能缠绕不断地进行。整个一套太极拳的劲力配合也较讲究,自始至终尽力均匀。动作的速度须保持大致相等,不能妄动拙力,要快均快,慢均慢。尤其是初学者开始速度要慢,反复练熟后,再逐渐加快。
3、呼吸配合,意念集中,以意导动。
太极拳在准备开始时,首先要调整呼吸,初练时用自然呼吸,循序渐进后用腹式呼吸。练习中呼吸应配合动作。一般呼气时间稍短,此时动作均在推、展等末段部分;吸气时间稍长,此时动作处于收、提等动作的开始阶段。
4、保持体位,以身带臂,自如舒展。
起势后,架式的高低根据练习者的身体条件和掌握程度决定。初学者可略高点,熟练后可把身体逐渐放低,越低运动量越大。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腰用力得当,可加强发力,提高发力的速度。腰部须竖直,才能坚强有力。
对人体各部位姿势,太极拳有如下要求:
1、头要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2、颈要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要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3、肘要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要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4、胸要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要舒展伸拔,不可弓驼;腰要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5、脊要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要向内微敛,不可外突;
6、胯要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7、腿要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当然完全做到这些也非一时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可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