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造像:从平城至洛阳交通线上的石窟遗迹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建兴郡改为建州,领高都、长平、安平、泰宁四郡,今高平市称长平郡,隶属于建州,领泫氏、高平2县,高平之名始于此。
高平位于晋东南太行山西麓,北与长子、长治相连,南与晋城接壤,东与陵川毗邻。高平是从平城至洛阳交通线上非常重要的一站,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开凿石窟亦蔚然成风,而在这条交通线上有相当多的石窟遗迹为为我们还原了曾经两京之间,行色匆匆的人们,和虔诚的礼佛者。
在这些诸多的石窟造像遗迹中,以【羊头山石窟】最为出色。而在其附近还有更多的石窟遗迹,也颇具一观。本文就精选其中四处造像遗迹给大家介绍一番,同时为了文物保护和叙述方便,我姑且将其称为:建州造像。
建州造像A:
石窟较多地保留了北朝晚期的时代特征。在洞窟形制方面,石窟为平面方形,弯窿顶,三壁前设低坛式。这种形制出现并流行于北魏晚期。
建州造像B:
在洞窟形制方面,B窟第1、3窟均平面横长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式,四壁微内倾,壁前设低坛。这种形制与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云冈第三期石窟很相似,如云冈第24、25、28以及32-12等石窟均为横长方形,四壁内倾。石窟的窟门作圆拱龛形,楣面多饰三叶一组的单列忍冬纹、门外雕二力士像的作法与云冈第三期第35、39窟一致。北魏孝明帝后期开凿的巩县第4、5窟窟门也为类似样式。尤其是足踏一蹲狮的力士像也见于巩县第5窟。这种作法在晋东南地区北魏石窟中较为流行,如高平羊头山石窟北魏诸窟。在造像特点方面,佛像面相清瘦,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是北魏晚期流行的样式。
建州造像C:
此窟位于定林寺之侧。洞内一佛二菩萨造像,整体风格面容清秀、神态祥和、服饰华美,其中佛陀的造型为站立式,头部为桃尖形,双肩齐挺,里穿僧祗衣,外披通肩式袈裟,腹部系带,大袖长衫,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高举,施大无畏印;二菩萨的造型亦为站立式,头戴宝冠,上身披帔帛饰项圈和短璎珞,下身着长裙。窟头部修补痕迹较重。
此窟风格较为接近龙门。
建州造像D:
此即非常著名的千佛造像碑。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镌刻,碑首为半圆形,碑身四面皆雕佛像,约有1600尊。碑的正面下部为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碑的阴面同正面相同,保存完好。碑为砂质岩四面造像碑。
公元494年,北魏王朝带着对中原文化的仰慕神往,毅然迁都洛阳。自此建州长平郡,作为联系北魏南北两京(北者大同、南者洛阳)的交通要道,在两京开凿石窟之风的引领下,高平地区也相继开凿了一些石窟,以便于信士礼佛、宣扬佛法。
这是无与伦比的石窟之路,是一代北魏王朝在路上永恒的身影。
回望翻山越岭的来时路。王朝早已渐行渐远,信仰早已慢慢淡去,人们在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来时路,忘记了前行的方向。有些东西,终不能遗忘。当我在前人走过的路上,仔细的追寻,追寻那些残存的遗迹。就像是触摸到温情的历史与过往的先辈。
那一刻,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