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榭园:清风一榭隔尘氛
一榭园:清风一榭隔尘氛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从来都是寺在山中,而虎丘却被说成山在寺中,即便这样说也没人敢小看虎丘这个海拔三十多米的小山,是被称为“吴中第一山”。山虽不高却也有奇峭处,走近剑池,绝壁深潭如临遗世深山。
游虎丘基本是冲着云岩寺斜塔和剑池,这一带总是拥挤的人群。而虎丘其实也是欣赏园林的好地方,这里荟萃了拥翠山庄、万景山庄、西溪环翠和一榭园,都有着名士雅集的旧事。大部分人忽略这些园子,人少正好可以深度欣赏。从虎丘北门进入,正面远处就是云岩寺斜塔,大部分人直奔斜塔方向登山,进门左手的一榭园被人不经意甩在身后。
“清风一榭隔尘氛,槛外荷花漾水云”,清吴周钤的这句诗刻在“清风一榭”前的大石上,据说这就是“一榭园”名字的由来。
一榭园在乾隆年间是薛雪别业,薛雪是和叶天士齐名的吴门医派名医。嘉庆朝,太守任兆炯购得园子,增设了一些屋舍和园景。任兆炯之后,兵圣孙子的七十五世孙孙星衍从常州到苏州,与名士宴集于虎丘,希望在虎丘建先祖孙武的祠,以垂永久。他请常州同乡的叠石高手戈裕良筑园叠山。戈裕良有多个流传于世的名园作品,被当时的著名学者洪亮吉赞为:“奇石胸中百万堆,时时出手见心裁”。经过孙星衍和戈裕良的精心营建,一榭园成为虎丘一胜景。园子曾被孙星衍名为“忆啸园”,也称呼为“隐啸园”,始终与 “一榭”近音,孙星衍自己也以“一榭园”为别号。
现在提起一榭园更多让人想到孙星衍,一则是因为他对园子有过大规模的增建,也因为他的名气。除了是孙子后裔,他是乾隆朝探花、乾嘉古文经学的重要人物。那时期,常州学派人才济济,另一位在苏州江枫洲一枝园内潜心著述的段玉裁,完成了《说文解字注》,也是出自常州的一位经学大家。《清史稿》载孙星衍“不欲以诗名,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皆必通其义”。被随园主人袁枚称为“天下奇才”,并与他结为忘年交。孙星衍的夫人王采薇也是一位有才情的诗人,诗棋书画皆通。她的诗句“一院露光团做雨,四山花影下如潮”,袁枚的《随园诗话》中即有摘录,后世诗人也多有袭用。可惜红颜才人多薄命,死于青春绽放的二十四岁,死后袁枚撰《墓志铭》,遗诗结集《长离阁诗集》,学者洪亮吉为序。这样的身世人物,为一榭园增加了文化的浓度。
一榭园在虎丘环山河的外面,基本上是四面临水,抬头即是虎丘古树枝影和云岩寺塔。入园门是一小的庭院,迎面显目的是一方高大的顺陵碑。顺陵是武则天母亲的陵墓,看碑文开篇可见由武三思撰文,睿宗李旦(时为太子)书碑,内容中用了武则天所创十六个新字。当时石碑如何从陕西辗转至此,不得而知,主人特在碑旁建有“宝顺斋”,足见珍视。侧面的授书堂是主人讲学宣道的地方,顺着授书堂往东的长廊即可绕湖大半圈,那个园子主题建筑的清风一榭即在湖的北面。水占了一榭园一大半的面积,园子自然就阔朗,不再需要通常的曲径通幽。虎丘山影、树影、塔影印在湖水中,别是一种味道。清风一榭的确是园子的最佳处,站在这里往南看湖中风物,抬头虎丘塔在丛林中露出塔尖。转身北向,假山石上那句点题的诗句:清风一榭隔尘氛,槛外荷花漾水云,蓝色的字钤在石上,正是吴昌硕“书中有画印”的风格。山石背后露出“壶天小阁”的一角,从阁楼二楼的楹联即可见“壶天小阁”是远观虎丘胜景的好位置:塔影藏园,几人同登福地;溪声漱玉,千载共享清音。匾额上的“岱岳一佐”就是指前方的千年虎丘塔。
孙星衍起意是为先祖孙武建祖祠,在北宋朝孙武 被追封为沪渎侯,如今一榭园门对面即是沪渎侯祠。看完了山下一圈的几处园林和半山的拥翠山庄,再登虎丘看斜塔,在剑池一带开阔地站一会儿,想象一下当年复社的集会、昆曲的虎丘曲会,可以大致感受出阊门,七里山塘迤逦到虎丘的姑苏生活。